逆变器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10-21 14:21:04
本案涉及一种电子组装结构,尤指一种逆变器组装结构,利用弹性组件推抵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形成抵接,以有效降低逆变器组装结构的组装成本,同时避免使用中震动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
背景技术:
1、车用马达的牵引逆变器(traction inverter),通常包括三个高功率模块排列形成一狭长型结构。由于逆变器所使用高效率的功率模块常伴随高热量的生成,必须结合水冷式散热模块,以达到有效的散热的效果。因此,高功率模块结合水冷式散热模块会形成的重量较重组装结构。使用时,逆变器的组装结构需以ac输出端与马达的ac输入端形成电性连接。
2、传统逆变器的ac输出端铜排需通过螺丝(screw)锁付或是铆钉(rivet)结合至马达ac输入端铜排。然而通过螺丝或是铆钉方式连接时,逆变器的ac输出端铜排与马达ac输入端铜排上的螺丝孔或铆钉孔要能对齐,因此必须精准控制铜排尺寸公差以及逆变器与马达的组装公差,因而也造成制造或组装的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尺寸公差造成组装后的应力问题,可能也会造成铜排结构的损坏,或于使用中震动松脱而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
3、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逆变器组装结构,利用弹性组件推抵输出铜排与负载的接触端子形成抵接,以有效降低逆变器组装结构与负载的组装成本,避免使用中震动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同时解决现有技术的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组装结构,利用弹性组件推抵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形成抵接,以有效降低逆变器组装结构的组装成本,避免使用中震动造成接触不良的问题。另一方面,弹性组件除了受力提供恢复力,用以推抵输出铜排抵接至接触端子而达成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的电气连接,弹性组件并不直接与接触端子接触,因此弹性组件本身设计不需考虑电气阻抗,这使得弹性组件的结构、材质设计限制较少,同时也有利绝缘的设计。
2、本案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变器组装结构。其中逆变器组装结构的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可通过对接动作实现电源与逆变器之间的dc电性连接或逆变器与负载之间的ac电性连接,毋需另行使用螺丝起子其他工具实现彼此的电性连接。再者,逆变器组装结构的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的抵接通过模块化弹性组件的作用,可避免对接时的组装公差造成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的接触不良。由于弹性组件模块化的组装位置配合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的对应位置以及逆变器组装结构的组装,有助于简化弹性组件的结构设计,降低组装成本,并提升弹性组件的模块共用性。再者,弹性组件设置于输出铜排下方,不影响与接触端子的对接。弹性组件上更可设置一对间隔柱对应输出铜排的输出端部,简化组装对位需求。如此,通过弹性组件受力提供的恢复力抵顶输出铜排的输出端部趋向接触端子,可确保输出铜排的输出端部与接触端子的接抵持续维持接触。另一方面,逆变器对接电池或负载进行使用时,组装结构的输出铜排与接触端子之间亦不因震动产生应力影响而造成接触不良。弹性组件受压缩产生的恢复力足够维持输出铜排的输出端部与接触端子的接续稳定接触。由于进行电池或负载对接时,接触端子相对输出铜排的输出端部滑动的位移距离可设定,则输出铜排的输出端部推抵弹性组件产生的恢复力可对应控制调整于一特定范围,稳定维持输出铜排的输出端部与接触端子的电性接触,实现模块化电性连接的应用。
3、为达前述目的,本案提供一种逆变器组装结构,包括基座、接触端子、输出铜排以及弹性组件。输出铜排设置于基座上,且电连接至电力源,其中输出铜排包括一输出端部,于空间上相对于该基座,且组配与接触端子形成电连接。弹性组件设置于该基座上,且包括抵顶件、弹性件以及容置座,其中容置座设置于基座上,抵顶件通过弹性件沿轴向连接至容置座,弹性件于抵顶件沿轴向受力时提供一恢复力,且抵顶件于空间上相对输出端部,其中基座与接触端子对接时,弹性组件中的抵顶件抵顶输出端部贴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通过输出端部推抵抵顶件与弹性件,弹性件提供的恢复力使输出端部维持抵接至接触端子。
4、于一实施例中,输出铜排为dc输出铜排并连接至一电力源,电力源为一电池产生的一dc电源,接触端子连接至一逆变器模块,当基座与接触端子对接时,弹性组件中的抵顶件抵顶输出端部贴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通过输出端部推抵抵顶件与弹性件,弹性件提供的恢复力使输出端部维持抵接接触端子,电力源可通过输出铜排供给dc电源予逆变器模块。
5、于一实施例中,接触端子连接至一电力源,电力源为一电池产生的一dc电源,输出铜排连接至一逆变器模块,输出铜排为一dc输出铜排,当基座与接触端子对接时,弹性组件中的抵顶件抵顶输出端部贴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通过输出端部推抵抵顶件与弹性件,弹性件提供的恢复力使输出端部维持抵接接触端子,电力源可通过输出铜排供给dc电源予逆变器模块。
6、于一实施例中,接触端子连接至一电力源,电力源为一逆变器模块提供的一ac电源,输出铜排为一ac输出铜排并连接一负载,当基座与该接触端子对接时,弹性组件中的抵顶件抵顶输出端部贴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通过输出端部推抵抵顶件与弹性件,弹性件提供的恢复力使该输出端部维持抵接接触端子,逆变器模块提供ac电源且电力源可通过输出铜排供给ac电源予负载。
7、于一实施例中,输出铜排为一ac输出铜排并连接一电力源,电力源为一逆变器模块提供的一ac电源,负载包括该接触端子,当基座与该接触端子对接时,弹性组件中的抵顶件抵顶输出端部贴附接触端子,接触端子通过输出端部推抵抵顶件与弹性件,弹性件提供的恢复力使该输出端部维持抵接接触端子,逆变器模块提供ac电源且电力源可通过输出铜排供给ac电源予负载。
8、于一实施例中,基座包括一安装面,组配沿一对接方向与负载对接时贴近负载的接触端子,逆变器模块包括功率模块设置于基座上,且电连接至输出铜排,其中当基座与负载对接时,安装面带动弹性组件和输出端部贴近接触端子,接触端子通过输出端部推抵抵顶件与弹性件,弹性件于抵顶件沿轴向受力时提供的恢复力使输出端部维持抵接该接触端子,其中接触端子未接触输出端部时,抵顶件与输出端部维持干涉。
9、于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包括3n个该抵顶件,n为整数,且n≧1。
10、于一实施例中,输出端部于对接方向的视向上与抵顶件至少部分重叠,且与接触端子至少部分重叠。
11、于一实施例中,于对接方向的视向上输出端部的面积大于抵顶件的面积,且大于接触端子的面积。
12、于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还包括一套筒,嵌设于容置座上,该套筒包括顶部开口、底部以及穿孔,穿孔设置于底部,且与顶部开口连通,弹性件通过顶部开口容置于套筒内,且弹性件连接于抵顶件和底部之间。
13、于一实施例中,抵顶件部分容置于套筒内,弹性件为一伸缩弹簧,通过顶部开口容置于套筒内,且连接于抵顶件与套筒的底部之间。
14、于一实施例中,抵顶件包括抵顶部以及套合部,于对接方向的视向上抵顶部的面积大于套合部的面积。
15、于一实施例中,套合部的顶端连接抵顶部,套合部的一底端穿过套筒的穿孔,允许抵顶件于对接方向上相对套筒滑动,并压抵弹性件以提供恢复力。
16、于一实施例中,弹性件环设于套合部的外周缘,且连接于抵顶部以及套筒的底部之间,套合部包括一卡槽,设置于套合部的底端,弹性组件还包括一扣环,套合部的底端通过穿孔贯穿套筒的底部,且扣环与卡槽彼此啮合,以组配限制抵顶件脱离套筒。
17、于一实施例中,基座与负载对接时,接触端子接触输出端部并朝向安装面移动一第一位移距离,接触端子通过输出端部推抵抵顶件时,抵顶件朝向安装面移动一第二位移距离,其中第一位移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二位移距离。
18、于一实施例中,输出端部于对接方向的视向上具有一厚度,其中第二位移距离大于或等于厚度。
19、于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还包括一对间隔柱,设置于容置座上,于空间上相对于输出端部,且位于套筒的两旁侧,该对间隔柱相对容置座的高度大于抵顶件于一初始位置相对容置座的高度,形成一断差距离,其中断差距离小于输出端部的一厚度。
20、于一实施例中,该对间隔柱之间形成一第一宽度,输出端部具有一第二宽度,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
21、于一实施例中,输出铜排由一软铜材质所构成,容置座由一绝缘材质所制成,抵顶件由一金属材质所制成,其中金属材质的硬度大于软铜材质的硬度。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021/31782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