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储能系统及冷却调节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11-06 14:37:29
本技术涉及浸没式储能,特别是涉及一种浸没式储能系统及冷却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储能领域,浸没式冷却液技术因散热高效、散热稳定性高及散热成本低等特点得以广泛应用,常规的浸没式冷却液储能手段中,通常采用冷却组件搭配冷却液的方式,引导冷却液在电池包内的进出液口之间循环流动,以实现电池降温,例如液冷板或者液冷管路等。
2、目前,在进行电池包内冷却液的流动过程中,冷却液在经由进液口进入电池包箱体后,固定设置的冷却组件引导箱体内浸没的冷却液自然流动,最终经由出液口排出,但是,由于电池包箱体内冷却液浸没面积大,导致冷却液在箱体内缓慢流动时不同冷却液浸没区间的冷却液温差较大,进而使得易在冷却液回流或堵塞区域出现流动死区的情况,所以,当前进行电池包冷却调节的调节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提升进行电池包冷却调节的调节效果的浸没式储能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浸没式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安装于电池包的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多个电池模组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隔离组件,所述箱体和所述隔离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箱体内间隔排布,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浸没各所述电池模组的冷却液;其中,
3、所述箱体的同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箱体由所述隔离组件隔离为第一箱体腔和第二箱体腔,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腔,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箱体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具有流道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通过所述流道孔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液流道由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循环流动;
4、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温度;
5、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确定各所述电芯温度中存在大于预设电芯温度阈值的目标电芯温度的情况下,为所述调节单元匹配各所述电芯温度共同指示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控制所述调节单元处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6、所述调节单元,用于以所述当前工作模式调节在所述冷却液流道进行循环流动的所述冷却液。
7、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浸没式储能方法,应用于浸没式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安装于电池包的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多个电池模组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隔离组件,所述箱体和所述隔离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箱体内间隔排布,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浸没各所述电池模组的冷却液;其中,
8、所述箱体的同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箱体由所述隔离组件隔离为第一箱体腔和第二箱体腔,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腔,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箱体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具有流道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通过所述流道孔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液流道由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循环流动;所述方法包括:
9、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温度;
10、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各所述电芯温度中存在大于预设电芯温度阈值的目标电芯温度的情况下,为所述调节单元匹配各所述电芯温度共同指示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控制所述调节单元处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
11、通过所述调节单元以所述当前工作模式调节在所述冷却液流道进行循环流动的所述冷却液。
12、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应用于浸没式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安装于电池包的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多个电池模组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隔离组件,所述箱体和所述隔离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箱体内间隔排布,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浸没各所述电池模组的冷却液;其中,所述箱体的同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箱体由所述隔离组件隔离为第一箱体腔和第二箱体腔,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腔,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箱体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具有流道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通过所述流道孔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液流道由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循环流动;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13、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温度;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各所述电芯温度中存在大于预设电芯温度阈值的目标电芯温度的情况下,为所述调节单元匹配各所述电芯温度共同指示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控制所述调节单元处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通过所述调节单元以所述当前工作模式调节在所述冷却液流道进行循环流动的所述冷却液。
14、第四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应用于浸没式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安装于电池包的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多个电池模组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隔离组件,所述箱体和所述隔离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箱体内间隔排布,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浸没各所述电池模组的冷却液;其中,所述箱体的同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箱体由所述隔离组件隔离为第一箱体腔和第二箱体腔,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腔,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箱体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具有流道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通过所述流道孔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液流道由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循环流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15、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温度;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各所述电芯温度中存在大于预设电芯温度阈值的目标电芯温度的情况下,为所述调节单元匹配各所述电芯温度共同指示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控制所述调节单元处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通过所述调节单元以所述当前工作模式调节在所述冷却液流道进行循环流动的所述冷却液。
16、第五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应用于浸没式储能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安装于电池包的调节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调节单元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电池包包括箱体、多个电池模组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隔离组件,所述箱体和所述隔离组件固定连接,各所述电池模组在所述箱体内间隔排布,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浸没各所述电池模组的冷却液;其中,所述箱体的同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箱体由所述隔离组件隔离为第一箱体腔和第二箱体腔,所述进液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腔,所述出液口位于所述第二箱体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具有流道孔,所述第一箱体腔和所述第二箱体腔之间通过所述流道孔形成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沿所述冷却液流道由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出液口循环流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17、通过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各所述电池模组的电芯温度;通过所述控制单元在确定各所述电芯温度中存在大于预设电芯温度阈值的目标电芯温度的情况下,为所述调节单元匹配各所述电芯温度共同指示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控制所述调节单元处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通过所述调节单元以所述当前工作模式调节在所述冷却液流道进行循环流动的所述冷却液。
18、上述浸没式储能系统及冷却调节方法,在浸没式储能系统中部署有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和安装于电池包的调节单元,其中,温度检测单元用于获取箱体内多个电池模组的电芯温度,控制单元用于在在确定各电芯温度中存在大于预设电芯温度阈值的目标电芯温度的情况下,为所述调节单元匹配各电芯温度共同指示的当前工作模式,以及控制调节单元处于当前工作模式,调节单元用于以当前工作模式调节在冷却液流道进行循环流动的冷却液,由于控制单元能够根据电池包箱体内电池模组的实时电芯温度控制调节单元以相应的工作模式进行工作,而电池包箱体由隔离组件隔离为了第一箱体腔和第二箱体腔,且第一箱体腔和第二箱体腔之间具有流道孔,进而能够在通过对电池包箱体的空间设计使得位于电池包箱体同一侧壁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之间在箱体内形成了具有指向性的冷却液流道,从而进液口注入的冷却液可依据该冷却液流道在电池包箱体内自然流动,与此同时,电池包内的冷却液可在调节单元的调节下以强于自然流动的流动能力由电池包的进液口循环流动至出液口,即可实现通过强化冷却液的湍流强度,缓解电池包内不同区域间的冷却液温差的目的,进一步地,由于电池模组在箱体内间隔排布,确保了电池包内电池电芯表面能够得到充分浸润,所以,冷却液能够在调节单元的调节下通过指定的冷却液流道进行充分换热,进而能够克服由于电池包箱体内冷却液浸没面积大,导致冷却液在箱体内缓慢流动时不同冷却液浸没区间的冷却液温差较大,进而使得易在冷却液回流或堵塞区域出现流动死区的情况的技术缺陷,所以,提升了进行电池包冷却调节的调节效果。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106/3231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