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PU冷却系统
- 国知局
- 2024-12-06 12:27:49
- 61
本申请涉及芯片冷却,具体地,涉及一种cpu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央处理器(cpu)的性能不断提升,计算能力和处理速度显著提高。然而,随着cpu性能的提升,其功耗和发热量也随之增加。高性能cpu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能有效散热,将导致cpu过热,影响其稳定性和寿命,甚至可能导致系统崩溃。因此,如何有效地散热成为了cpu设计和应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传统的散热方法主要包括风冷和液冷两种。风冷散热器通过风扇将热量从cpu表面带走,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散热效率有限,难以满足高性能cpu的散热需求。液冷散热器通过冷却液循环带走热量,散热效率较高,但结构复杂,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cpu冷却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2、本申请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cpu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cpu本体、通道区域、进出液歧管;所述cpu本体的表面具有三个所述通道区域,依次是第一通道区域、第二通道区域和第三通道区域,所述通道区域是指所述cpu本体嵌入微通道的区域,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包括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且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平行,所述第二通道区域包括一个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和两个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所述进出液歧管连接于所述通道区域,以使目标液体流入和流出所述通道区域。
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出液歧管包括一个进液歧管和两个出液歧管,所述进液歧管与所述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连接,所述两个出液歧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和所述第三通道区域。
4、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歧管与所述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以第一预设连接方式连接,以使所述目标液体通过所述进液歧管流入所述cpu本体,并从所述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流入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的宽度均为第三预设宽度。
5、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出液歧管包括第一出液歧管和第二出液歧管,所述第一出液歧管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以第二预设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歧管与所述第三通道区域以所述第二预设连接方式连接。
6、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微通道均是基于预设版图通过机械划片的方式直接加工所述cpu本体得到的。
7、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连接方式为采用环氧树脂的低温结合方式。
8、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微通道的深度均为100微米。
9、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和第三通道区域均包括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多个凸台,所述多个凸台与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微通道间隔设置。
10、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装有所述目标液体,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进液歧管通过螺纹部件连接。
11、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针对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进液歧管通过螺纹部件连接形成的连接处,使用预设密封圈进行密封。
12、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3、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所述cpu冷却系统,包括cpu本体、通道区域、进出液歧管;所述cpu本体的表面具有三个所述通道区域,依次是第一通道区域、第二通道区域和第三通道区域,所述通道区域是指所述cpu本体嵌入微通道的区域,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包括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且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平行,所述第二通道区域包括一个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和两个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所述进出液歧管连接于所述通道区域,以使目标液体流入和流出所述通道区域;如此,通过优化微通道设计和液体流动路径,显著提升了cpu的散热效率;通过微通道的嵌入式设计、合理的连接方式和材料选择,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为高性能计算提供了有力保障。
14、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1.一种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cpu本体、通道区域、进出液歧管;所述cpu本体的表面具有三个所述通道区域,依次是第一通道区域、第二通道区域和第三通道区域,所述通道区域是指所述cpu本体嵌入微通道的区域,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包括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且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平行,所述第二通道区域包括一个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和两个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所述进出液歧管连接于所述通道区域,以使目标液体流入和流出所述通道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液歧管包括一个进液歧管和两个出液歧管,所述进液歧管与所述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连接,所述两个出液歧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和所述第三通道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歧管与所述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以第一预设连接方式连接,以使所述目标液体通过所述进液歧管流入所述cpu本体,并从所述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流入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的宽度均为第三预设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出液歧管包括第一出液歧管和第二出液歧管,所述第一出液歧管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以第二预设连接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出液歧管与所述第三通道区域以所述第二预设连接方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微通道均是基于预设版图通过机械划片的方式直接加工所述cpu本体得到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连接方式为采用环氧树脂的低温结合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和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微通道的深度均为100微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和第三通道区域均包括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多个凸台,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多个凸台与所述第三预设宽度的微通道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供液装置,所述供液装置装有所述目标液体,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进液歧管通过螺纹部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cpu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针对所述供液装置与所述进液歧管通过螺纹部件连接形成的连接处,使用预设密封圈进行密封。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CPU冷却系统。所述系统包括CPU本体、通道区域、进出液歧管;所述CPU本体的表面具有三个所述通道区域,依次是第一通道区域、第二通道区域和第三通道区域,所述通道区域是指所述CPU本体嵌入微通道的区域,所述第一通道区域包括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区域包括所述第一数量个相互平行的微通道,且所述第三通道区域的微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域的微通道平行,所述第二通道区域包括一个第一预设宽度的凸台和两个第二预设宽度的微通道;所述进出液歧管连接于所述通道区域,以使目标液体流入和流出所述通道区域。本申请通过优化微通道设计和液体流动路径,显著提升了CPU的散热效率。技术研发人员:王玮,曹汇权,杨舟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2/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1204/34152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泥石流图像识别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