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镜头及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5-01-10 13:20:45
本发明属于光学,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镜头及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1、红外成像技术通过探测目标与背景的温差来识别目标并获得目标的图像信息,由于红外系统具有识别伪装能力强、昼夜无间断、被动成像、不易受干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反伪装遮蔽、空间遥感、医学诊断以及安防系统等许多方面。
2、现有的成像装置为了实现一个镜头看清远近景,通常会采用变倍镜头,但是变倍镜头需要设置较多的镜片,成本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采用变倍镜头看清远近景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能够看清远近景的红外镜头及成像装置。
2、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红外镜头,有效焦距为35mm,所述红外镜头包括沿光轴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弯月正透镜,且凸面均朝向物侧;
4、其中,所述第二透镜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6.79~27.09mm。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4mm,物侧面曲率半径为34.2mm,像侧面曲率半径为40.63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mm,物侧面曲率半径为62mm,像侧面曲率半径为106.05mm。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均为非球面,并满足非球面公式:
7、
8、其中,z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r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1/r;r为镜面的近轴曲率拟合半径;k为圆锥系数;a,b,c,d,e为高次非球面系数。
9、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镜头的工作波段为8μm~12μm,f数为1.0。
10、进一步地,所述红外镜头的水平视场角范围为12.52°。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表面均镀有类金刚石碳膜。
12、一种成像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红外镜头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红外镜头所成像的探测器。
13、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窗口和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保护窗口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11~9.41mm,所述保护窗口和所述探测器焦平面阵列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21mm。
14、进一步地,所述探测器为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且分辨率为640×512,像元大小为12μm。
15、进一步地,所述成像装置的光学系统总长为45.5mm,最大口径为40mm。
16、采用上述的红外镜头,可以通过沿光轴方向调节第二透镜的位置,实现对不同距离成像,而且仅设置两个透镜,结构简单,成本更低。另外,第二透镜的移动行程为0.3mm,移动行程适中,方便采用旋钮方式进行调节。
技术特征:1.一种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有效焦距为35mm,所述红外镜头包括沿光轴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均为弯月正透镜,且凸面均朝向物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为4mm,物侧面曲率半径为34.2mm,像侧面曲率半径为40.63mm,所述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为3mm,物侧面曲率半径为62mm,像侧面曲率半径为106.0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均为非球面,并满足非球面公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镜头的工作波段为8μm~12μm,f数为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镜头的水平视场角范围为12.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的表面均镀有类金刚石碳膜。
7.一种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红外镜头以及用于接收所述红外镜头所成像的探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包括依次设置的保护窗口和探测器焦平面阵列,所述第二透镜与所述保护窗口之间的空气间隔为9.11~9.41mm,所述保护窗口和所述探测器焦平面阵列之间的空气间隔为10.21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为非制冷型红外探测器,且分辨率为640×512,像元大小为12μ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装置的光学系统总长为45.5mm,最大口径为40mm。
技术总结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包括红外镜头以及用于接收该红外镜头所成像的探测器。该红外镜头的有效焦距为35mm,包括沿光轴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及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弯月正透镜,且凸面均朝向物侧。第二透镜能够沿光轴方向移动,且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之间的空气间隔为26.79~27.09mm。采用上述的红外镜头,可以通过沿光轴方向调节第二透镜的位置,实现对不同距离成像,而且仅设置两个透镜,结构简单,成本更低。另外,第二透镜的移动行程为0.3mm,移动行程适中,方便采用旋钮方式进行调节。技术研发人员:汪明富,邹旗,肖成云,席培文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晶品夜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5/1/6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50110/35254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