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18 02: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训练 体育 登高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育训练装置,涉及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2.体育训练是为使人增强体质、锻炼勇敢坚韧精神的实用技能而进行的训练,为了增强体质,其中一项需要进行体育登高训练。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3.1、现有的训练装置的高度是固定的,在训练时,个子较矮的训练者难以攀登训练装置,导致训练装置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
4.2、在训练的过程中,经常有训练者从训练装置上摔落,导致摔伤并无法训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可以调节训练装置的高度,解决现有的训练装置的高度是固定的,在训练时,个子较矮的训练者难以攀登训练装置,导致训练装置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在训练的过程中,经常有训练者从训练装置上摔落,导致摔伤并无法训练的问题,以达到保护训练者安全训练,提高了训练时的安全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摔装置,所述防摔装置包括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柱的底部,所述固定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有电动升缩杆,所述电动升缩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柱内壁的顶部。
8.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橡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海绵垫,所述一号海绵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固定箱,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海绵垫,所述二号海绵垫固定套接在固定箱的内部,所述固定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
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动升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动升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两侧搭接在固定柱内壁的两侧,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攀爬梯。
10.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杆的底部远离攀爬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所述拉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内壁开设有防滑纹。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固定块均匀地分布在固定柱的一侧。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簧,所
述压簧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箱的顶部,所述压簧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号海绵垫的底部。
1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柱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云梯,所述云梯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通过采用电动升缩杆、移动杆、攀爬梯、固定杆、拉环和橡胶块的组合设置,启动电动升缩杆,同时带动移动杆、攀爬梯、固定杆、拉环和橡胶块移动,使得可以调节训练装置的高度,避免了现有的训练装置的高度是固定的,在训练时,个子较矮的人难以攀登训练装置,导致训练装置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使得提高了训练装置的实用性。
16.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通过采用橡胶板、一号海绵垫、活动杆、压簧、固定箱、二号海绵垫和底座的组合设置,当训练时不慎掉落,会摔落在橡胶板上,橡胶板向下挤压一号海绵垫、活动杆和压簧,使得活动杆在固定箱的内部向下挤压二号海绵垫,同时压簧向下压缩,减缓人摔落时的冲击力,避免了训练的过程中,经常有训练者从训练装置上摔落,导致摔伤并无法训练的问题,以达到保护训练者安全训练,提高了训练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拉环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云梯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攀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固定柱;2、防摔装置;3、升降装置;4、云梯;5、固定块;
24.21、橡胶板;22、一号海绵垫;23、活动杆;24、压簧;25、固定箱;26、二号海绵垫;27、底座;
25.31、电动升缩杆;32、移动杆;33、攀爬梯;34、固定杆;341、拉环;342、橡胶块;
26.41、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1
29.如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包括固定柱1,固定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摔装置2,防摔装置2包括有橡胶板21,橡胶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柱1的底部,固定柱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装置3,升降装置3包括有电动升缩杆31,电动升缩杆31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固定柱1内壁的顶部,电动升缩杆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电动升缩杆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移动杆32,移动杆32的两侧搭接在固定柱1内壁的两侧,移动杆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攀爬梯33。
30.在本实施例中,启动电动升缩杆31,同时带动移动杆32、攀爬梯33、固定杆34、拉环
341和橡胶块342移动,使得可以调节训练装置的高度,避免了现有的训练装置的高度是固定的,在训练时,个子较矮的人难以攀登训练装置,导致训练装置的实用性较差的问题,使得提高了训练装置的实用性。
31.如图1

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移动杆32的底部远离攀爬梯33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4,固定杆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拉环341,拉环3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块342,橡胶块342的内壁开设有防滑纹,拉环341内部的橡胶块342可以增加训练者的手与拉环34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训练者训练时更加的安全。
32.实施例2
33.如图1

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橡胶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海绵垫22,一号海绵垫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杆23,活动杆23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固定箱25,活动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海绵垫26,二号海绵垫26固定套接在固定箱25的内部,固定箱2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27,活动杆23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簧24,压簧2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固定箱25的顶部,压簧24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一号海绵垫22的底部,当训练时不慎掉落,会摔落在橡胶板21上,橡胶板21向下挤压一号海绵垫22、活动杆23和压簧24,使得活动杆23在固定箱25的内部向下挤压二号海绵垫26,同时压簧24向下压缩,减缓人摔落时的冲击力,避免了训练的过程中,经常有训练者从训练装置上摔落,导致摔伤并无法训练的问题,以达到保护训练者安全训练,提高了训练时的安全性。
34.实施例3
35.如图1

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固定柱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固定块5均匀地分布在固定柱1的一侧,固定柱1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云梯4,云梯4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1,训练者通过攀爬固定块5,可以对全身的力量进行训练,再通过云梯4可以对上半身的力量进行训练,使得训练者更加快捷的提升自身的力量。
36.下面具体说一下该一种体育登高训练装置的工作原理。
37.如图1

6所示,使用时,启动电动升缩杆31,同时带动移动杆32、攀爬梯33、固定杆34、拉环341和橡胶块342移动,使得可以调节训练装置的高度,调节高度之后,利用攀爬梯33可以登高,锻炼腿部的力量,然后利用拉环341可以进行力量训练,同时拉环341内部的橡胶块342可以增加训练者的手与拉环341之间的摩擦力,使得训练者训练时更加的安全,当训练时不慎掉落,会摔落在橡胶板21上,橡胶板21向下挤压一号海绵垫22、活动杆23和压簧24,使得活动杆23在固定箱25的内部向下挤压二号海绵垫26,同时压簧24向下压缩,减缓训练者摔落时的冲击力,使得保护训练者安全训练,提高了训练时的安全性。
38.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