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90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23:04: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90
°
转向抽芯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90
°
转向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2.通常在塑料制品的模具生产,制造和加工过程中,为更好满足产品装配与使用要求,会设计一些倒、凹凸结构;而当产品有倒扣时、凹凸等复杂结构时,则需要采用抽芯结构,来用于解决顺利脱模的问题。储油桶内设有拉环式螺纹油嘴,需要使用抽芯机构进行抽芯,现有的模具抽芯机构在抽芯时容易损坏油嘴螺纹结构,抽芯的效果和塑件的质量较为一般。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抽芯机构及模具[申请号:202010800978.1],抽芯机构包括第一模座、第一滑移组件和第二滑移组件,第一滑移组件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模座上,第一滑移组件形成有一避让空间,第一滑移组件用于与模具的型芯配合以形成待注塑产品的第一侧面,第二滑移组件包括可移动地设置在第一滑移组件上的滑块座和容置于避让空间内的抽芯块,抽芯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滑块座的安装斜面上,抽芯块远离滑块座的一端用于与型芯配合,以形成第一侧面上的斜孔,滑块座用于依次带动抽芯块和第一滑移组件移动,以使抽芯块和第一滑移组件分别远离待注塑产品。本发明可以取代斜导柱进行抽芯操作的技术方案,从而可以避免斜导柱在完成整个抽芯操作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断裂的现象。但是该方案不适用于储油桶油嘴抽芯,在抽芯时仍然容易损坏油嘴螺纹结构,存在抽芯的效果和塑件的质量较为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90
°
转向抽芯机构。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包括注塑板,所述的注塑板下方设有注塑上模和注塑下模,所述的注塑下模内设有油嘴贯穿对应孔,所述的注塑上模内设有油嘴成型腔,所述的油嘴成型腔与油嘴贯穿对应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下模下方设有多方位塑件顶出件和油嘴转向抽芯组件,所述的油嘴转向抽芯组件与油嘴贯穿对应孔的位置相对应。
[0007]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油嘴转向抽芯组件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下方的固定外套筒,所述的固定外套筒内设有油嘴旋转抽芯杆,所述的油嘴旋转抽芯杆与油嘴贯穿对应孔的位置相对应。
[0008]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固定外套筒贯穿通过油嘴贯穿对应孔且固定外套筒与油嘴贯穿对应孔相滑动配合,所述的油嘴旋转抽芯杆
顶部设有螺纹。
[0009]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油嘴旋转抽芯杆的直径小于固定外套筒的直径,所述的固定外套筒底部设有连接底杆。
[0010]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多方位塑件顶出件包括若干设置于注塑下模底部的顶出直杆,所述的顶出直杆与注塑下模相滑动配合。
[0011]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若干顶出直杆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顶出直杆的中心线与油嘴旋转抽芯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的注塑下模底部设有若干直杆限位套,所述的顶出直杆贯穿通过直杆限位套且顶出直杆与直杆限位套相滑动配合。
[0012]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注塑板下方还设有下模固定拼接件,所述的下模固定拼接件与注塑下模相抵接配合。
[0013]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下模固定拼接件包括若干设置于注塑板下方的下模侧部固定块,所述的下模侧部固定块与注塑下模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下模侧部固定块上设有合模对位部,所述的合模对位部与注塑板相卡接配合。
[0014]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合模对位部包括设置于下模侧部固定块上的合模对位侧条,所述的合模对位侧条与下模侧部固定块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
[0015]
在上述的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
°
转向抽芯机构中,所述的注塑板底部设有若干沿注塑板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对称侧槽,所述的合模对位侧条与对称侧槽相卡接配合。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油嘴转向抽芯组件,在完成注塑后,先通过转动油嘴转向抽芯组件,使得油嘴转向抽芯组件转动90度,与油嘴成型的螺纹部位脱离后进行滑动,避免抽芯后损坏油嘴螺纹结构,提高了抽芯的效果和塑件的质量,再通过多方位塑件顶出件将塑件进行多方位顶出,顶出效果较好。
[0018]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顶出直杆的中心线与油嘴旋转抽芯杆的中心线相互平行设置,抽芯和顶出互不干涉,直杆限位套对顶出直杆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顶出直杆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提高了顶出直杆顶出的精确度果。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爆炸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及示意图。
[0023]
图4是油嘴转向抽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中:注塑板1、注塑上模2、注塑下模3、油嘴贯穿对应孔4、油嘴成型腔5、多方位塑件顶出件6、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固定外套筒8、油嘴旋转抽芯杆9、连接底杆10、顶出直杆11、直杆限位套12、下模固定拼接件13、下模侧部固定块14、合模对位部15、合模对位侧条
16、对称侧槽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6]
如图1

4所示,一种塑料储油桶盖体拉环式油嘴90
°
转向抽芯机构,包括注塑板1,所述的注塑板1下方设有注塑上模2和注塑下模3,所述的注塑下模3内设有油嘴贯穿对应孔4,所述的注塑上模2内设有油嘴成型腔5,所述的油嘴成型腔5与油嘴贯穿对应孔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注塑下模3下方设有多方位塑件顶出件6和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所述的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与油嘴贯穿对应孔4的位置相对应。
[0027]
在本实施例中,在生产时,将注塑上模2和注塑下模3相互靠近形成型腔,熔融物料通过注塑板1注入型腔内,通过油嘴成型腔5辅助成型塑件油嘴部位,完成注塑后,先通过转动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使得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转动90度,与油嘴成型的螺纹部位脱离后进行滑动,避免抽芯后损坏油嘴螺纹结构,提高了抽芯的效果和塑件的质量,再通过多方位塑件顶出件6将塑件进行多方位顶出,顶出效果较好。
[0028]
结合图1、图3所示,所述的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包括设置于注塑下模3下方的固定外套筒8,所述的固定外套筒8内设有油嘴旋转抽芯杆9,所述的油嘴旋转抽芯杆9与油嘴贯穿对应孔4的位置相对应。
[0029]
具体地说,固定外套筒8用以固定连接油嘴旋转抽芯杆9,在完成注塑后,先通过转动固定外套筒8,使得油嘴旋转抽芯杆9转动90度,与油嘴成型的螺纹部位脱离后进行滑动,避免抽芯后损坏油嘴螺纹结构,提高了抽芯的效果和塑件的质量。
[0030]
结合图3、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外套筒8贯穿通过油嘴贯穿对应孔4且固定外套筒8与油嘴贯穿对应孔4相滑动配合,所述的油嘴旋转抽芯杆9顶部设有螺纹。
[0031]
本实施例中,油嘴旋转抽芯杆9顶部设有螺纹,用以成型油嘴螺纹部位,固定外套筒8贯穿通过油嘴贯穿对应孔4且固定外套筒8与油嘴贯穿对应孔4相滑动配合,可方便固定外套筒8进行转动以及移动。
[0032]
所述的油嘴旋转抽芯杆9的直径小于固定外套筒8的直径,所述的固定外套筒8底部设有连接底杆10。
[0033]
本实施例中,连接底杆10便于转动以及移动固定外套筒8,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0034]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多方位塑件顶出件6包括若干设置于注塑下模3底部的顶出直杆11,所述的顶出直杆11与注塑下模3相滑动配合。
[0035]
本实施例中,完成油嘴抽芯后,移动顶出直杆11,通过顶出直杆11将成型后的塑件进行多方位顶出,顶出效果较好。
[0036]
所述的若干顶出直杆11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顶出直杆11的中心线与油嘴旋转抽芯杆9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所述的注塑下模3底部设有若干直杆限位套12,所述的顶出直杆11贯穿通过直杆限位套12且顶出直杆11与直杆限位套12相滑动配合。
[0037]
本实施例中,顶出直杆11的中心线与油嘴旋转抽芯杆9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抽芯和顶出互不干涉,直杆限位套12对顶出直杆1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顶出直杆1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提高了顶出直杆11顶出的精确度。
[0038]
所述的注塑板1下方还设有下模固定拼接件13,所述的下模固定拼接件13与注塑下模3相抵接配合。
[0039]
本实施例中,下模固定拼接件13用以抵接固定注塑下模3,固定效果较好。
[0040]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下模固定拼接件13包括若干设置于注塑板1下方的下模侧部固定块14,所述的下模侧部固定块14与注塑下模3相抵接配合,所述的下模侧部固定块14上设有合模对位部15,所述的合模对位部15与注塑板1相卡接配合。
[0041]
本实施例中,下模侧部固定块14用以抵接固定注塑下模3,固定效果较好,合模对位部15在合模时起到精确定位的目的,合模精度高。
[0042]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合模对位部15包括设置于下模侧部固定块14上的合模对位侧条16,所述的合模对位侧条16与下模侧部固定块14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
[0043]
本实施例中,合模对位侧条16与下模侧部固定块14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安装简单方便,在合模时,通过合模对位侧条16与注塑板1之间的卡接配合,在合模时起到精确定位的目的,合模精度高。
[0044]
结合图2所示,所述的注塑板1底部设有若干沿注塑板1中心点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对称侧槽17,所述的合模对位侧条16与对称侧槽17相卡接配合。
[0045]
本实施例中,在合模时,通过合模对位侧条16与对称侧槽17之间的卡接配合,在合模时起到精确定位的目的,合模精度高。
[0046]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7]
在生产时,将注塑上模2和注塑下模3相互靠近形成型腔,合模对位侧条16与下模侧部固定块14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安装简单方便,在合模时,通过合模对位侧条16与注塑板1之间的卡接配合,在合模时起到精确定位的目的,合模精度高,熔融物料通过注塑板1注入型腔内,通过油嘴成型腔5辅助成型塑件油嘴部位,油嘴旋转抽芯杆9顶部设有螺纹,用以成型油嘴螺纹部位,完成注塑后,先通过转动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使得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转动90度,与油嘴成型的螺纹部位脱离后进行滑动,避免抽芯后损坏油嘴螺纹结构,提高了抽芯的效果和塑件的质量,再通过顶出直杆11将塑件进行多方位顶出,顶出效果较好,
[0048]
顶出直杆11的中心线与油嘴旋转抽芯杆9的中心线相互平行,抽芯和顶出互不干涉,直杆限位套12对顶出直杆11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顶出直杆11在移动过程中发生角度偏移,提高了顶出直杆11顶出的精确度。
[0049]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0050]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注塑板1、注塑上模2、注塑下模3、油嘴贯穿对应孔4、油嘴成型腔5、多方位塑件顶出件6、油嘴转向抽芯组件7、固定外套筒8、油嘴旋转抽芯杆9、连接底杆10、顶出直杆11、直杆限位套12、下模固定拼接件13、下模侧部固定块14、合模对位部15、合模对位侧条16、对称侧槽1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