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1 08:26: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


背景技术:

2.燃气轮机转子上安装有压气机和透平叶片,结构复杂、重量大,目前燃气轮机转子的装配主要靠起吊设备直接起吊转子,并通过人工操作把转子落入气缸中,还没有针对燃气轮机转子吊装的导入装置。对于转子这种复杂结构,在落入气缸时很难控制其相对气缸的位置,容易造成转子上叶片和气缸内壁磕碰划伤,也给燃机的后续运行造成隐患,而如何做到转子在吊装过程中快速准确导入气缸,又不磕碰划伤转子和气缸且要满足整体工艺性能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适且安全的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辅助转子在吊装过程中快速落入气缸,保证转子落入气缸中相对位置准确,减少转子在落入气缸的过程发生磕碰伤的概率。
4.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和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上的前端导轨和后端导轨;所述前端导轨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可拆卸地相连,后端导轨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前端导轨和后端导轨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两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所述前端导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的端面上,前端导轨的外侧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后端导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的端面上,后端导轨的外侧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
5.所述前端导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相同,均部分包括前横梁、前支撑架和前导轨,前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横梁上部,前导轨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横梁和前支撑架的侧面,前横梁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端面可拆卸地连接;前导轨为前端导轨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
6.所述前支撑架通过第一螺栓、第一平垫圈、第一螺母连接在前横梁上部;前导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前横梁和前支撑架的侧面。
7.所述后端导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相同,均部分包括后横梁、后支撑架和后导轨,后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后横梁上部,后导轨可拆卸地连接在后横梁和后支撑架的侧面,后横梁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端面可拆卸地连接;后导轨为后端导轨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另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
8.所述后导轨的横截面为l型。
9.所述后支撑架通过第二螺栓、第二平垫圈、第二螺母连接在后横梁上部;后导轨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后横梁和后支撑架的侧面。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可以辅助燃气轮机转子在吊装过程中快速落入气缸且相对位置准确。
12.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方便装配工人操作,能够节约转子导入气缸的装配调整时间。
13.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减少转子在落入气缸的过程中发生磕碰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前端导轨的示意图;
16.图3为前端导轨中前横梁的示意图;
17.图4为前端导轨中前支撑架的示意图;
18.图5为前端导轨中前导轨的示意图(其中图(a)为主视图,图(b)为俯视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后端导轨的示意图;
20.图7为后端导轨中后横梁的示意图;
21.图8为后端导轨中后支撑架的示意图;
22.图9为后端导轨中后导轨的示意图(其中图(a)为主视图,图(b)为俯视图);
23.其中,
24.1-前端导轨,2-后端导轨,3-进气气缸下半缸体,4-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5-转子,101-前横梁,102-第一螺栓,105-前支撑架,106-前导轨,201-后横梁,202-第二螺栓, 205-后支撑架,206-后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效果作详细描述。
26.如图1所示,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和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上的前端导轨1和后端导轨2;所述前端导轨1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可拆卸地相连,本实施例中前端导轨1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后端导轨2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可拆卸地相连,本实施例中后端导轨2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前端导轨1和后端导轨2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5两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所述前端导轨1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的端面上,所述前端导轨1的外侧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所述后端导轨2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的端面上,后端导轨2的外侧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
27.如图2-5所示,所述前端导轨1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相同,均部分包括前横梁101、前支撑架105和前导轨106,前支撑架105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横梁101上部,前导轨106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横梁101和前支撑架105的侧面,前横梁101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端面可拆卸地连接;前导轨106为前端导轨1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5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在转子5导入过程中前导轨106与转子5一端的安装边相贴合。
28.本实施例中,所述前支撑架105通过第一螺栓102、第一平垫圈、第一螺母连接在前横梁101上部;前导轨106通过第一螺栓102连接在前横梁101和前支撑架105的侧面。
29.如图6-9所示,所述后端导轨2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相同,均部分包括后横梁201、后支撑架205和后导轨206,后支撑架205可拆卸地连接在后横梁201上部,后导轨206可拆卸地连接在后横梁201和后支撑架205的侧面,后横梁201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端面可拆卸地连接;后导轨206为后端导轨2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5另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在转子5导入过程中后导轨206与转子5另一端的安装边相贴合。
30.所述后导轨206的横截面为l型。
31.本实施例中,所述后支撑架205通过第二螺栓202、第二平垫圈、第二螺母连接在后横梁201上部;后导轨206通过第二螺栓202连接在后横梁201和后支撑架205的侧面。
32.在转子5吊装导入气缸过程中,将前端导轨1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安装边外端面对齐,后端导轨2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安装边外端面对齐,导入前前端导轨1中的前导轨106要与转子5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后端导轨2中的后导轨206要与转子5另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从而限制固定转子5相对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和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的导入位置;然后利用前端导轨1和后端导轨2将转子5逐渐导入进气气缸下半缸体3和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4内,从而保证在转子5落入气缸过程中相对位置准确。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连接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和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上的前端导轨和后端导轨;所述前端导轨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可拆卸地相连,后端导轨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前端导轨和后端导轨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两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所述前端导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的端面上,前端导轨的外侧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后端导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的端面上,后端导轨的外侧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导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相同,均部分包括前横梁、前支撑架和前导轨,前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横梁上部,前导轨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横梁和前支撑架的侧面,前横梁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端面可拆卸地连接;前导轨为前端导轨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架通过第一螺栓、第一平垫圈、第一螺母连接在前横梁上部;前导轨通过第一螺栓连接在前横梁和前支撑架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导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结构相同,均部分包括后横梁、后支撑架和后导轨,后支撑架可拆卸地连接在后横梁上部,后导轨可拆卸地连接在后横梁和后支撑架的侧面,后横梁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端面可拆卸地连接;后导轨为后端导轨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另一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轨的横截面为l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架通过第二螺栓、第二平垫圈、第二螺母连接在后横梁上部;后导轨通过第二螺栓连接在后横梁和后支撑架的侧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包括分别连接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和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上的前端导轨和后端导轨;所述前端导轨和后端导轨的内侧与待装配的燃气轮机转子两端的安装边内侧相贴合;所述前端导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的端面上,前端导轨的外侧与进气气缸下半缸体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后端导轨包括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对称安装在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的端面上,后端导轨的外侧与透平后气缸下半缸体的安装边外端面对齐。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适且安全的燃气轮机转子吊装导入装置,辅助转子在吊装过程中快速落入气缸,保证转子落入气缸中相对位置准确,减少转子在落入气缸的过程发生磕碰伤的概率。程发生磕碰伤的概率。程发生磕碰伤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 宋宇 关迪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发燃气轮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0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