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悬置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6:31: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悬置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由于国内商用车市场车辆可靠性及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动力系统在车辆中的安装方式,会对整车的舒适度造成影响;主要是安装在车架上的发动机及变速箱,其运行的振动传递给车架便会造成整车抖动幅度以及噪声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现有动力系统在车架上的安装形式导致整车抖动幅度以及噪声较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悬置固定结构。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悬置固定结构,包括发动机和变速箱,所述发动机及变速箱分别通过悬置安装于车架上;其中,所述变速箱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部通过悬置与车架相接。相较于传统变速箱靠近发动机一端与悬置连接,改为变速箱远离发动机的一端与悬置连接,实现了发动机与变速箱上的悬置跨距增加,降低悬置受到发动机及变速箱向其传递的振动强度,同时加上悬置自身作为隔振部件降低发动机及变速箱组成的动力系统向整车传递振动强度,从而达到降低整车抖动幅度及产生噪声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变速箱的壳体为铝材质。铝材质的变速箱壳体有效降低了变速箱的整体重量,降低对悬置的重力负荷。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变速箱的壳体通过依次远离所述发动机的前壳、中壳及后壳组合而成;所述后壳与悬置相接。变速箱壳体由三部分组成,提高对变速箱内部部件的装配便利,同时后壳与悬置相接,有效增加了该悬置与连接发动机悬置之间的跨距,降低将悬置与后壳实现连接的技术难度。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中壳分别通过螺栓与前壳及后壳相连接。分别通过螺栓将中壳与前壳和中壳与后壳的连接装配。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中壳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提高该中壳与所述前壳及后壳对接精度的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实现前壳和后壳分别与中壳装配的定位精度导向。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后壳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悬置安装部,两所述悬置安装部的安装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所述发动机上的两悬置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悬置安装部的安装端面上开设有至少两个悬置安装孔。通过后壳两侧的悬置安装部弥补到相邻悬置的距离,提高对现有悬置部件与后壳实现连接的通用性。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悬置安装部与后壳为一体铸造成型。以提高悬置安装部与后壳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有效降低对现有变速箱壳体改动的成本。
12.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传统变速箱靠近发动机一端与悬置连接,改为变速箱远离发动机的一端与悬置连接,实现了发动机与变速箱上的悬置跨距增加,优化了悬置系统的布置形式,降低悬置受到发动机及变速箱向其传递的振动强度,同时加上悬置自身作为隔振部件降低发动机及变速箱组成的动力系统向整车传递振动强度,从而达到降低整车抖动幅度及产生噪声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现有技术中动力系统悬置布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现有技术中变速箱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动力系统悬置布置形式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变速箱壳体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变速箱后壳与悬置的组合示意图。
19.附图中:1、发动机,2、变速箱,21、前壳,22、中壳,23、后壳,24、悬置安装部,25、悬置安装孔,26、螺栓,27、定位销,3、车架,4、悬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
21.如附图所示,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悬置固定结构,包括发动机1和变速箱2,所述发动机1及变速箱2分别通过悬置4安装于车架3上;其中,所述变速箱2远离所述发动机1的一端部通过悬置4与车架3相接。相较于传统变速箱2靠近发动机1一端与悬置4连接,改为变速箱2远离发动机1的一端与悬置4连接,实现了发动机1与变速箱2上的悬置4跨距增加,优化了悬置4系统的布置形式,降低悬置4受到发动机1及变速箱2向其传递的振动强度。所述变速箱2的壳体为铝材质。铝材质的变速箱2壳体有效降低了变速箱2的整体重量,降低对悬置4的重力负荷;同时变速箱2的振动幅度也随着整体重量的降低而减小。所述变速箱2的壳体通过依次远离所述发动机1的前壳21、中壳22及后壳23组合而成;所述后壳23与悬置4相接。变速箱2壳体由三部分组成,提高对变速箱2内部部件的装配便利,同时后壳23与悬置4相接,有效增加了该悬置4与连接发动机1悬置4之间的跨距,降低将悬置4与后壳23实现连接的技术难度。所述中壳22分别通过螺栓26与前壳21及后壳23相连接,且所述中壳2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提高该中壳22与所述前壳21及后壳23对接精度的定位销27。分别通过螺栓26将中壳22与前壳21和中壳22与后壳23的连接装配;通过定位销27实现前壳21和后壳23分别与中壳22装配的定位精度导向。
22.所述后壳2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体铸造成型的悬置安装部24,两所述悬置安装
部24的安装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所述发动机1上的两悬置4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悬置安装部24的安装端面上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悬置安装孔25。以提高悬置安装部24与后壳23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有效降低对现有变速箱2壳体改动的成本。通过后壳23两侧的悬置安装部24弥补到相邻悬置4的距离,提高对现有悬置4部件与后壳23实现连接的通用性。
23.将变速箱2上的悬置安装部4改动到后壳23上后,为最大程度对现有汽车零部件适应,在变速箱2的后壳23两侧设置的悬置安装部24可能并不处于同一高度,因此,选择与车架3合适的悬置4即可。
24.综上所述本装置在使用时,将变速箱2的后壳23通过悬置4与车架3连接,相对于传统的悬置4布置形式来说进行了优化,延长了发动机1及变速箱2之间的悬置4跨距,降低悬置4受到发动机1及变速箱2向其传递的振动强度。铝材质的变速箱2壳体有效降低了变速箱2的整体重量,降低对悬置4的重力负荷;同时变速箱2的振动幅度也随着整体重量的降低而减小。通过后壳23两侧的悬置安装部24弥补到相邻悬置4的距离,提高对现有悬置4部件与后壳23实现连接的通用性。
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及变速箱的悬置固定结构,相较于传统变速箱靠近发动机一端与悬置连接,改为变速箱远离发动机的一端与悬置连接,实现了发动机与变速箱上的悬置跨距增加,优化了悬置系统的布置形式,降低悬置受到发动机及变速箱向其传递的振动强度,同时加上悬置自身作为隔振部件降低发动机及变速箱组成的动力系统向整车传递振动强度,从而达到降低整车抖动幅度及产生噪声大的问题。
26.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27.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上”、“下”、“外侧”“内侧”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位置上的相对关系,而不必给予定性。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28.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