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与流程

2022-04-24 20:45: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随着光电显示技术和半导体制造技术的发展,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凭借其轻薄、节能、显示品质高以及制作工艺成熟稳定等优势,已经成为显示面板的主流。tft-lcd主要包括阵列(array)基板和彩膜基板(color filter,cf),以及配置于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之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lc)。
3.tft-lcd常用的一种液晶显示模式是垂直配向模式(vertically alignment,va),作为va显示的共性,不同视野角下的色偏(colorshift)现象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为了改善va显示的色偏,通常是在像素中额外植入凸起物,以使凸起物两侧的液晶取向不同,从而实现多畴显示。
4.然而,由于植入的凸起物不透光,会导致像素的开口率下降,继而会造成显示面板的穿透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彩膜基板以及显示面板,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像素上的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并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凸起部,能够解决额外植入凸起导致的穿透率下降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基板,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黑矩阵;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设置色阻层,色阻层上形成有多个色阻,多个色阻分别被黑矩阵隔开;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7.其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8.其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的对角线区域形成四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9.其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获取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利用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
阻的设定图案区域形成多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10.其中,设定图案区域包括菱形区域;菱形区域由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上两两相邻的侧边的中点连线所形成。
11.其中,色阻层包括多个红色色阻、多个绿色色阻以及多个蓝色色阻;显示面板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红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一掩膜板对每一个红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红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绿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二掩膜板对每一个绿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绿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蓝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三掩膜板对每一个蓝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蓝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12.其中,显示面板制备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均进行配向膜涂布,以形成第一配向膜与第二配向膜;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注入液晶,并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对盒,以形成显示面板。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彩膜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以及色阻层,色阻层被黑矩阵分隔成多个色阻,每个色阻均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14.其中,每个色阻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液晶层,液晶层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第一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以及色阻层,色阻层被黑矩阵分隔成多个色阻,每个色阻均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以及显示面板,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像素上的多个色阻进行曝光,并在每一个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凸起部,能够避免额外植入不透光的突起物,从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进一步地,由于色阻整体形成了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还能够保证液晶分子在像素上的各个位置均具有预倾角,从而缩短响应时间。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技术彩膜基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彩膜基板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
20.图3是本技术彩膜基板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情况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
21.图4是本技术彩膜基板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情况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
22.图5是本技术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技术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24.图7是图6中步骤s63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25.图8是图7中步骤s72中形成凸起部的流程示意图;
26.图9是图6中步骤s63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27.图10是图6中步骤s63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00-彩膜基板;11-玻璃基板;12-黑矩阵;13-色阻;
30.22-黑矩阵;23-色阻;32-黑矩阵;33-色阻;
31.200-显示面板;10-第一基板;20-第二基板;30-液晶层;101-玻璃基板;102-黑矩阵;103-色阻;105-第一配向膜;205-第二配向膜;801-掩膜板;83-色阻。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但是不排除包含至少一种的情况。
34.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5.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他任何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6.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彩膜基板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彩膜基板100的玻璃基板11上形成有黑矩阵(black matrix,bm)12以及色阻层,色阻层被黑矩阵12分隔成多个色阻13,每个色阻13均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38.其中,彩膜基板100的色阻层包括红色色阻(red resist,rr)、绿色色阻(green resist,gr)和蓝色色阻(blue resist,br)。
39.本实施方式中,色阻13整体为一个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且凸起部的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40.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2是图1彩膜基板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色阻13中颜色越深的区域厚度越大,色阻13的中间区域c的颜色较深,左右两侧区域a、b的颜色较浅,且颜色是由深逐渐变浅的,表明中间区域c的厚度大于左右两侧区域a、b的厚度,且厚度是由中间区域c逐渐向两侧区域a、b降低的,故能够使凸起部a、b两侧的液晶初始取向不同,
从而形成多畴显示并有效改善色偏。
41.可以理解地,由于色阻13上形成有凸起部,故无需在像素开口区额外植入不透光的凸起物,能够有效避免像素的开口率下降。
42.可以理解地,由于色阻13整体为一个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故后续注入液晶后,液晶分子在像素的任意位置均具有预倾角,当有外加电压时,凸起部表面的液晶分子能够迅速响应,从而降低响应时间。
43.本实施方式中,色阻13上仅形成有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能够使液晶共获得2个方向的取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色阻上还可以形成有4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液晶可以获得4个方向的取向。
44.具体地,请参阅图3与图4,图3是本技术彩膜基板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种情况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彩膜基板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种情况中单个像素的俯视图。
45.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色阻23之间被黑矩阵22分隔开,色阻23中颜色越深的区域厚度越大,色阻23中对角线区域的颜色较深,其余区域的颜色较浅,且颜色是由深逐渐变浅的,表明对角线区域的厚度大于其余区域的厚度,且厚度是由对角线区域逐渐向其余区域降低的。
46.本实施例中,色阻23被划分成区域201、区域202、区域203以及区域204等共4个区域,且4个区域分别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此处以色阻23左上方的区域201为例进行说明,区域201中对角线区域的厚度大于对角线两侧区域d1、g1的厚度,即该凸起部的中间区域为对角线区域,两侧区域分别为区域d1与区域g1。
47.本实施例中,区域201与区域204的凸起部的中间区域是同一个对角线,且区域201中的区域d1与区域204中的区域d2均位于该对角线的右上侧,而区域201中的区域g1与区域204中的区域g2均位于该对角线的左下侧,故区域d1与区域d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区域g1与区域g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
48.进一步地,区域202与区域203的凸起部的中间区域是同一个对角线,且区域202中的区域e1与区域203中的区域e2均位于该对角线的左上侧,而区域202中的区域f1与区域203中的区域f2均位于该对角线的右下侧,故区域e1与区域e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区域f1与区域f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
49.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在注入液晶后,液晶分子可以获得4个方向的取向。
50.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色阻33之间被黑矩阵32分隔开,色阻33中颜色越深的区域厚度越大,色阻33中菱形区域的颜色较深,其余区域的颜色较浅,且颜色是由深逐渐变浅的,表明菱形区域的厚度大于其余区域的厚度,且厚度是由菱形区域逐渐向其余区域降低的。
51.其中,菱形区域由色阻33上两两相邻的侧边的中点连线所形成。
52.本实施例中,色阻33被划分成区域301、区域302、区域303以及区域304等共4个区域,且4个区域分别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此处以色阻33左上方的区域301为例进行说明,区域301中菱形区域的厚度大于菱形区域两侧区域h1、k1的厚度,即该凸起部的中间区域为菱形区域,两侧区域分别为区域h1与区域k1。
53.本实施例中,区域301与区域304的凸起部的中间区域是菱形区域平行的两条对边,且区域301中的区域h1与区域304中的区域h2均位于两条对边的左上侧,而区域301中的
区域k1与区域304中的区域k2均位于两条对边的右下侧,故区域h1与区域h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区域k1与区域k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
54.进一步地,区域302与区域303的凸起部的中间区域是菱形区域平行的另外两条对边,且区域302中的区域m1与区域303中的区域m2均位于两条对边的右上侧,而区域302中的区域n1与区域303中的区域n2均位于两条对边的左下侧,故区域m1与区域m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区域n1与区域n2里的液晶分子为相同取向。
55.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在注入液晶后,液晶分子可以获得4个方向的取向。
56.对应地,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
57.请参阅图5,图5是本技术显示面板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第二基板20以及液晶层30,液晶层30位于第一基板10与第二基板20之间。第一基板10的玻璃基板101上形成有黑矩阵102以及色阻层,色阻层被黑矩阵102分隔成多个色阻103,每个色阻103均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58.其中,第一基板10上形成有第一配向膜105,第二基板20上形成有第二配向膜205。
59.其中,第一基板10为彩膜基板,第二基板20为阵列基板。
60.本实施方式中,色阻103整体为一个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且凸起部的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61.可以理解地,由于色阻103上形成有凸起部,故无需在像素开口区额外植入不透光的凸起物,能够有效避免像素的开口率下降,从而提升显示面板200的穿透率。
62.可以理解地,由于色阻103整体为一个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故液晶层30中的液晶分子在像素的任意位置均具有预倾角,当有外加电压时,凸起部表面的液晶分子能够迅速响应,从而降低响应时间。
63.对应地,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
64.请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显示面板制备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方法包括:
65.s61:获取第一基板,基板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黑矩阵。
66.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基板为彩膜基板。
67.s62: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设置色阻层,色阻层上形成有多个色阻,多个色阻分别被黑矩阵隔开。
68.s63: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69.由于不同颜色的色阻曝光所需的能量不同,故需要分别对三种颜色的色阻进行曝光,所使用的掩膜板也是不同的。
70.具体地,优先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涂布形成多个红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一掩膜板对每一个红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红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接着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绿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二掩膜板对每一个绿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绿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最后在第一基板设置有黑矩阵的一侧表面上形成多个蓝色色阻,利用透过率渐变的第三掩膜板对每一个蓝色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蓝色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
71.本实施方式中,需要预先计算红色色阻形成凸起部所需的第一曝光能量、绿色色阻形成凸起部所需的第二曝光能量以及蓝色色阻形成凸起部所需的第三曝光能量,并基于第一曝光能量、第二曝光能量以及第三曝光能量制备第一掩膜板、第二掩膜板以及第三掩膜板。
72.其中,第一掩膜板、第二掩膜板以及第三掩膜板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确保利用所形成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后,可以在色阻上形成至少一个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即可,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73.下文以如何在红色色阻上形成凸起部为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74.请参阅图7,图7是图6中步骤s63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
75.s71:获取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
76.本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从100%逐渐降低至50%。
7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还可以根据需要降低至其他数值,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78.s72:利用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79.本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表明色阻的中间区域接收的紫外光能量大于两侧区域接收的紫外光能量,且紫外光能量是从中间区域逐渐向两侧区域降低的,即色阻的中间区域的曝光程度最大,两侧区域的曝光程度最小,且曝光程度是从中间区域向两侧区域逐渐降低的,而曝光程度越小的区域越易溶于显影液,因此,经过后续的显影以及烘烤工序后,色阻上所形成的凸起部具有渐变角度,且凸起部的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
80.具体地,请参阅图8,图8是图7中步骤s72中形成凸起部的流程示意图。
81.如图8所示,掩膜板801中颜色越深的地方透过率越低,掩膜板801的中部颜色较浅,两侧区域的颜色较深,且颜色是由浅逐渐变深的,表明掩膜板801的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使用透过率从中部向两侧逐渐降低的掩膜板801对色阻进行曝光,并进行显影以及烘烤后续后,所形成的色阻83为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82.可以理解地,通过控制掩膜板的透过率,能够控制所形成的凸起部各个位置上的凸起弧度,从而为液晶分子提供所需的预倾角。
83.本实施方式中,预倾角的角度从凸起部的中间到两侧控制在90
°
至85
°
之间。
84.可以理解地,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像素上的多个色阻进行曝光,能够避免额外植入不透光的突起物,从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进一步地,由于色阻整体形成了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还能够保证液晶分子在像素上的各个位置均具有预倾角,从而缩短响应时间。
85.进一步地,由于不用额外植入凸起物,还能够降低制备成本。
86.本实施方式中,色阻上仅形成有一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在注入液晶以及对盒后,液晶可以获得2个方向的取向,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色阻上还可以形成有4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液晶可以获得4个方向的
取向。
87.请参阅图9,图9是图6中步骤s63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
88.s91:获取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
89.本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从100%逐渐降低至50%。
9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还可以根据需要降低至其他数值,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91.s92:利用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的对角线区域形成四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92.本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表明色阻的对角线区域接收的紫外光能量大于其余区域接收的紫外光能量,且紫外光能量是从对角线区域逐渐向其余区域降低的,即色阻的对角线区域的曝光程度最大,其余区域的曝光程度最小,且曝光程度是从对角线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而曝光程度越小的区域越易溶于显影液,因此,经过后续的显影以及烘烤工序后,色阻上能够形成4个凸起部,且凸起部的中间区域均为对角线区域。
93.本实施方式中,在注入液晶以及对盒后,液晶分子可以获得4个方向的取向。
94.请参阅图10,图10是图6中步骤s63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每一个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的步骤具体包括:
95.s101:获取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
96.本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从100%逐渐降低至50%。
9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还可以根据需要降低至其他数值,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
98.s102:利用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对色阻进行曝光,以在色阻的设定图案区域形成多个具有渐变角度且中间厚度大于两侧厚度的凸起部。
99.其中,设定图案区域包括菱形区域。菱形区域由透过率从设定图案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掩膜板上两两相邻的侧边的中点连线所形成。
100.本实施方式中,掩膜板的透过率从菱形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表明色阻的菱形区域接收的紫外光能量大于其余区域接收的紫外光能量,且紫外光能量是从菱形区域逐渐向其余区域降低的,即色阻的菱形区域的曝光程度最大,其余区域的曝光程度最小,且曝光程度是从菱形区域向其余区域逐渐降低的,而曝光程度越小的区域越易溶于显影液,因此,经过后续的显影以及烘烤工序后,色阻上能够形成4个凸起部,且凸起部的中间区域均为菱形区域。
101.本实施方式中,在注入液晶以及对盒后,液晶分子可以获得4个方向的取向。
102.进一步地,获取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上均进行配向膜涂布,以形成第一配向膜与第二配向膜,之后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注入液晶,并对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进行对盒,以形成显示面板。
103.其中,第二基板为阵列基板。
104.可以理解地,由于第一基板上的色阻形成有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故无需在像素开口区额外植入不透光的凸起物,能够有效避免像素的开口率下降,继而有效提升所形成的显示面板的穿透率。
105.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利用透过率渐变的掩膜板对像素上的多个色阻进行曝光,并在每一个色阻上形成具有渐变角度凸起部,能够避免额外植入不透光的突起物,以有效避免像素的开口率下降,从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穿透率。进一步地,由于色阻整体形成了具有渐变角度的凸起部,还能够保证液晶分子在像素上的各个位置均具有预倾角,从而缩短响应时间。此外,由于不用额外植入凸起物,还能够降低制备成本。
10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