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方法及排水系统与流程

2022-05-06 10:24: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公开一般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方法及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2.一般情况下长大隧道所处的水文环境错综复杂,导致施工困难。尤其为富水段衬砌仰拱混凝土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仰拱浇筑前的抽排水效果直接影响二衬混凝土浇筑质量。中条山隧道3#斜井正洞出口方向坡度为上行5.1

,涌水从掌子面流向二衬仰拱施工段,地下水发育,呈现淋雨状至涌水状,简单抽排水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满足现场施工需求,提高二衬仰拱混凝土浇筑质量,减少抽排水时间的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施工方法。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测量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
6.s2: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大于等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执行s3;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执行s5;
7.s3:通过拦水坝将水拦截在第一集水坑中;
8.s4:由第一水泵和第一排水管抽排所述第一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未施工隧道;
9.s5:若为反坡排水,执行s6,若为顺坡排水,执行s8;
10.s6:由仰拱施工段的第二集水坑集水;
11.s7:由第二水泵和第二排水管抽排第二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预设位置,再执行s9;
12.s8:仰拱施工段积水顺流排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预设位置;
13.s9:实时检测当前抽排水水量值;
14.若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大于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则执行s2;
15.若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则抽排水水量值达标,开始浇筑砼;
16.所述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小于所述抽排水水量阈值。
17.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仰拱施工隧道的预设位置包括:若为反坡排水,所述仰拱施工隧道的预设位置为边墙污水管;若为顺坡排水,所述仰拱施工隧道的预设位置为仰拱水沟。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排水施工前,检测施工段的水电、护栏以及警示标识的安全性;若检测合格,则执行s1至s9;若检测不合格,则重新设置施工段的水电、护
栏以及警示标识。
19.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施工方法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包括:仰拱施工隧道和仰拱未施工隧道,且二者之间通过横通道连通;所述仰拱施工隧道具有依次设置的已浇筑仰拱段和仰拱施工段,且所述仰拱施工段靠近所述横通道设置;所述仰拱施工段设有栈桥;所述排水系统包括:
20.拦水坝与第一集水坑,依次设置在所述横通道道口处,且所述第一集水坑相对所述拦水坝远离所述栈桥设置;
21.第一排水管,铺设于所述第一集水坑与所述仰拱未施工隧道中,所述第一排水管与所述第一集水坑和所述仰拱未施工隧道连通;
22.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一排水管连通设置,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排水管将所述第一集水坑中的积水抽送到所述仰拱未施工隧道;
23.第二集水坑,设置在所述栈桥与所述拦水坝之间;
24.仰拱水沟,开设在所述已浇筑仰拱段边缘,且与所述仰拱施工段连通;
25.边墙污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已浇筑仰拱段边缘;
26.第二排水管,设置在栈桥底部且与所述第二集水坑和所述边墙污水管连通;
27.第二水泵,其与所述第二排水管连通,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排水管将所述第二集水坑的积水抽送到所述边墙污水管。
2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引桥,所述引桥设于所述栈桥与所述第二集水坑之间,且与所述栈桥搭接设置。
2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排水管为橡胶软管,其直径为200mm。
3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排水管为钢管,其直径为300mm。
31.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方法的具体流程,本技术通过设置拦水坝将水拦截在第一集水坑中;由第一水泵和第一排水管抽排第一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未施工隧道,以实现双洞单线左右线倒水;然后确定若为反坡排水,由仰拱施工段的第二集水坑集水;由第二水泵和第二排水管抽排第二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边墙污水管,以实现水管和边墙污水管结合排水;若为顺坡排水,仰拱施工段积水顺流排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仰拱水沟,以实现仰拱水沟直接排水;实时检测当前抽排水水量值,若抽排水水量值达标,开始浇筑砼。
32.此方式通过双洞单线左右线倒水,反坡时水管和边墙污水管结合排水,顺坡时仰拱水沟直排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抽排水时间,有效减少积水对二衬仰拱混凝土浇筑的影响,降低了积水施工进度影响,保证二衬仰拱混凝土浇筑质量。
附图说明
3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4.图1为一种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方法流程示意图。
35.图2为一种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方法的排水系统结构示意图。
36.图中标号:1、仰拱施工隧道;2、仰拱未施工隧道;3、横通道;4、已浇筑仰拱段;5、仰拱施工段;6、引桥;7、拦水坝;8、第一集水坑;9、第一排水管;10、第一水泵;11、第二集水坑;12、仰拱水沟;13、边墙污水管;14、第二排水管;15、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3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9.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方法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40.s1:测量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
41.s2: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大于等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执行s3;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执行s5;
42.s3:通过拦水坝将水拦截在第一集水坑中;
43.s4:由第一水泵和第一排水管抽排所述第一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未施工隧道;
44.s5:若为反坡排水,执行s6,若为顺坡排水,执行s8;
45.s6:由仰拱施工段的第二集水坑集水;
46.s7:由第二水泵和第二排水管抽排第二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预设位置,再执行s9;
47.s8:仰拱施工段积水顺流排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预设位置;
48.s9:实时检测当前抽排水水量值;
49.若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大于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则执行s2;
50.若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则抽排水水量值达标,开始浇筑砼;
51.所述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小于所述抽排水水量阈值。
52.实施例一
53.测量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
54.设定抽排水阈值为100m3/h;
55.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大于等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通过设置拦水坝将水拦截在第一集水坑中;
56.由第一水泵和第一排水管抽排第一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未施工隧道,以实现双洞单线左右线倒水,将大部分水量引入仰拱未施工隧道,减少栈桥前方及仰拱施工段的抽水压力;
57.若为反坡排水,由仰拱施工段的第二集水坑集水;
58.由第二水泵和第二排水管抽排第二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边墙污水管,以实现水管和边墙污水管结合排水;
59.实时检测当前抽排水水量值,直至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抽排水标准
值,则抽排水水量值达标,开始浇筑砼;
60.抽排水标准值为最大可施工水量状态;
61.排水施工前,检测施工段的水电、护栏以及警示标识的安全性;
62.若检测合格,则开始施工;
63.若检测不合格,则重新设置施工段的水电、护栏以及警示标识。
64.实施例二
65.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大于等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若为顺坡排水,仰拱施工段积水顺流排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仰拱水沟,以实现仰拱水沟直接排水;
66.实时检测当前抽排水水量值,直至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则抽排水水量值达标,开始浇筑砼。
67.实施例三
68.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若为反坡排水,由仰拱施工段的第二集水坑集水;
69.由第二水泵和第二排水管抽排第二集水坑中的积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边墙污水管;
70.实时检测当前抽排水水量值,直至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则抽排水水量值达标,开始浇筑砼。
71.实施例四
7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的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抽排水水量阈值时,若为顺坡排水,仰拱施工段积水顺流排水至仰拱施工隧道的仰拱水沟;
73.实时检测当前抽排水水量值,直至当前抽排水水量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抽排水标准值,则抽排水水量值达标,开始浇筑砼。
74.实施例五
75.请参考图2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的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仰拱施工综合排水施工方法的排水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双洞单线隧道富水段包括:仰拱施工隧道1和仰拱未施工隧道2,且二者之间通过横通道3连通;仰拱施工隧道1具有依次设置的已浇筑仰拱段4和仰拱施工段5,且仰拱施工段5靠近横通道3设置;仰拱施工段5设有栈桥;排水系统包括:
76.拦水坝7与第一集水坑8,依次设置在横通道3道口处,且第一集水坑8相对拦水坝7远离栈桥设置;
77.第一排水管9,铺设于第一集水坑8与仰拱未施工隧道2中,第一排水管9与第一集水坑8和仰拱未施工隧道2连通;
78.第一水泵10,与第一排水管9连通设置,用于通过第一排水管9将第一集水坑8中的积水抽送到仰拱未施工隧道2;
79.第二集水坑11,设置在栈桥与拦水坝7之间;
80.仰拱水沟12,开设在已浇筑仰拱段4边缘,且与仰拱施工段5连通;
81.边墙污水管13,其设置在已浇筑仰拱段4边缘;
82.第二排水管14,设置在栈桥底部且与第二集水坑11和边墙污水管13连通;
83.第二水泵15,其与第二排水管14连通,用于通过第二排水管14将第二集水坑11的积水抽送到边墙污水管13。
84.在本实施例中,拦水坝7与第一集水坑8,依次设置在横通道3道口处,且第一集水坑8相对拦水坝7远离栈桥设置;
85.拦水坝7,用于阻断水流涌入仰拱施工隧道;
86.第一集水坑8,用于积蓄涌入的水;
87.第一排水管9,铺设于第一集水坑8与仰拱未施工隧道2中,第一排水管9与第一集水坑8和仰拱未施工隧道2连通,用于输送第一集水坑8的积水;
88.第一水泵10,与第一排水管9连通设置,用于通过第一排水管9将第一集水坑8中的积水抽送到仰拱未施工隧道2;
89.第二集水坑11,设置在栈桥与拦水坝7之间,用于在反坡排水时,将仰拱施工段5的积水蓄积;
90.仰拱水沟12,开设在已浇筑仰拱段4边缘,且与仰拱施工段5连通,用于在顺坡排水时,排放仰拱施工段5的积水;
91.边墙污水管13,其设置在已浇筑仰拱段4边缘,用于在反坡排水时,排放仰拱施工段5的积水;
92.第二排水管14,设置在栈桥底部且与第二集水坑11和边墙污水管13连通,用于输送第二集水坑11的积水;
93.第二水泵15,其与第二排水管14连通,用于在反坡排水时,通过第二排水管14将第二集水坑11的积水抽送到边墙污水管13。
94.如图2所示,引桥6,设于栈桥与第二集水坑11之间,且与栈桥搭接设置,栈桥和与地面存在高度差,为了使工人和交通工具能够轻松上栈桥,用引桥把这个高度差化为斜坡。
95.如图2所示,第一排水管9的类型,例如为橡胶软管,其直径为200mm。
96.如图2所示,第二排水管14的类型,例如为钢管,其直径为300mm。
97.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