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炉具的隐藏式悬浮燃烧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2-05-31 14:53: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ipc分类号f23d、f24c领域的一种具有炉盘燃烧装置的厨房灶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炉具的隐藏式悬浮燃烧器总成。


背景技术:

2.随着强化安全、节能、环保的意识及燃料类型的改变,厨房炉具的结构创新亦是层出不觉。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9991453u公告了一种改进的保洁式双内焰家用燃气燃烧器,所述炉头包括上引射盖和下引射盖,上引射盖和下引射盖上各开设有一个外环引射槽和内环引射槽,两外环引射槽和两内环引射槽对应上下组合形成外环引射管和内环引射管,上引射盖上连接有若干个连接支脚,上引射盖通过连接支脚安装在炉具底壳上,上引射盖向上延伸有多条开设有中心孔的连接凸柱,对应的盛液盘上开设有与中心孔安装配合的盛液盘连接孔,通过紧固件穿过盛液盘连接孔与连接凸柱连接,使炉头安装固定并将盛液盘压紧在炉具面板上,该安装结构使受力点集中在上引射盖上,避免上引射盖和下引射盖由于受力方向不同造成两者之间容易出现间隙,导致影响到炉头的密封性能。
3.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303676a公开了一种带炉头盘式炉具,包括炉具面板,所述炉具面板的左下侧设置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炉具面板的右下侧设置有第二支撑座,所述炉具面板的基面右上侧设置有炉具组件,所述炉具组件包括盛液盘、清洁盘、外环火盖、内环火盖、炉支架和点火燃烧器,所述点火燃烧器的左侧连接有进气支管,所述固定连座的右侧横向安装有进气主管,所述进气支管通过点火阀与进气主管连接,通过内环火盖、外环火盖位于点火燃烧器的内部设置,能够将火焰和热量进行集中,提高燃气燃烧热量的利用率,通过炉支架的下侧呈矩形倒角型结构设置,能够与清洁盘对应安装连接,并且清洁盘能够对炉支架进行定位,使炉支架的稳定性较高。
4.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8871618u公告了一种炉具燃烧器,它包括炉头、外环蜂窝火盖和内环火盖,所述炉头设有外环引射管和内环引射管,还包括燃烧座,所述燃烧座以可拆卸方式设置在炉头上,所述燃烧座包括外环燃烧腔和内环燃烧腔,外环燃烧腔连通外环引射管,内环燃烧腔连通内环引射管,所述外环燃烧腔上设置有旋流片,旋流片设置有导流孔,所述旋流片将外环燃烧腔分隔成燃气预混合腔和燃气燃烧腔。由于燃气与空气在燃气预混合腔内充分混合,令进入燃气燃烧腔的气体燃烧充分,提高燃烧效率,而且旋流片阻隔燃气燃烧腔的高温气体进入燃气预混合腔内,既避免出现回火现象,又避免高温气体被散到炉头内造成热量散失,且避免炉头温度升高。
5.还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4913345a公开了一种燃气炉具以及具有该燃气炉具的集成灶,燃气炉具包括主台面、燃烧器和炉头,所述主台面的上表面设有活动连接的炉头盖体,所述炉头盖体与主台面围合形成容腔,所述炉头设置在所述容腔内,所述燃烧器与炉头相连接,所述燃烧器设有燃烧孔,所述燃烧孔设置在炉头盖体的上方。所述燃烧器和炉头均设置在主台面的上方,通过拆卸炉头盖体能够方便的对炉头进行维修保养,具有改燃气炉具的集成灶也更加便于维护。
6.就以上ipc分类对应的诸种技术方案而言,燃气炉具的设计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是出于安全、节能、环保的需要,深入拓展灶具使用的便捷性,充分提升燃气的热工效率而展现的各自才能。然而,是无止境,如何提升燃气的热工效率,进一步地完善家用灶具安全、环保的标准化,仍是需竭尽努力的。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具的隐藏式悬浮燃烧器总成,由该炉具中的燃烧器总成可以造就炉具动态过程中的大、中、小火燃气供给的态势,使通往燃烧器内的燃气充分燃烧且提升节能、环保的效率。
8.为此,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隐藏式悬浮燃烧器总成的炉具,由炉具灶台、燃烧器总成、炉具面板、炉具炉架、炉具阀体开关总成、炉具底壳构成,其中,所述燃烧器总成由防干烧探头、隔热片、内环火盖、外环火盖、炉头、炉架、风幕环、风幕槽、感应针、点火针、底座、固定栓、预混道、鼓风机、磁场风扇构成,并且,自所述防干烧探头由相对炉具面板之上起至所述磁场风扇相对相对炉具面板之下止,依次装配成燃烧器总成整体;其中,以所述风幕环为界,所述风幕环中部位置以上的炉架、炉头、外环火盖、内环火盖、隔热片、防干烧探头集中装配且凸起于炉具面板的平面之上,风幕环与所述风幕槽扣合连接,其风幕环中部位置以下的风幕槽、感应针、点火针、底座、固定栓、预混道、鼓风机、磁场风扇述集中装配且隐藏于所述炉具面板的平面之下,其中的底座与预混道通过固定栓相连接,所述灶具阀体开关总成的开关按左右分立设置于炉具面板表面。
9.进一步地,所述炉架与所述风幕环构成一个架环体,且架环体的顶部高度高于炉具面板2.5公分。
10.进一步地,所述感应针、点火针同设置在所述风幕槽的本体上,且所述风幕槽本体被所述风幕环扣盖,并且,所述应针、点火针通过防呆固定口与所述底座相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磁场风扇设置于所述预混道下部的磁场风扇安装座内,其工作状态分为三种:在所述燃烧器总成的点火、运行、关闭各自状态下的形成风场、风场大小、风场关闭。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积极效果是:相对于炉具的面板而言,以风幕环中部的位置为界,可以将燃烧器总成的燃气热工区与燃气供给区分开,极大提升了炉具工作状态下的安全性,同时亦解决了盛液盘的赘余问题,使隐藏式悬浮隐藏式炉具整体设计简约化;燃烧器总成的底座设计解决了燃气分配紊乱的问题,尤其是各环火盖的燃气分配是以多挡点位控制的,使之各个火盖环的燃气供给和由此产生的热工效率出于不同的燃值曲线上,从而大大减少了耗能燃气的空间;燃烧器总成采用多重补氧、混氧措施,尤其是风幕环提升了炉头动态时的氧气补给,预混道强化了燃气供给时的空气混合力度,大大降低了炉头单位时间内燃气的m
³
/s消耗量。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炉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关于图1中炉具的燃烧器总成整体结构展开示意图;图3是关于图2的燃烧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关于图2的隐藏于炉具面板下部的燃烧器总成底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关于设置在燃烧器总成上的底座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关于图5的底座扣盖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关于设置在燃烧器总成上的预混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是关于设置在燃烧器总成上的预混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9是关于设置在燃烧器总成上的炉头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关于设置在燃烧器总成上的炉头外部结构示意图;图11是关于设置在燃烧器总成上的风幕环与炉架结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关于设置在燃烧器总成上的风幕环与风幕槽结合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磁场风扇在燃烧器总成下的点火状态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4是磁场风扇在燃烧器总成下的运行状态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5是磁场风扇在燃烧器总成下的关闭状态工作原理示意图。
14.图中:1-炉具灶台;2-燃烧器总成,21-防干烧探头、2101-防干烧探头孔,22-隔热片、221-限位片,23-内环火盖、231-隔热片限位台阶、232-稳火槽、233-火孔、234-防溢渍帽、235-装配台阶、236-稳火孔,24-外环火盖、241-引火槽、242-火孔、243-稳火孔、244-装配台阶、245-防溢渍帽、246-稳火槽,25-炉头、251-二次空气通道、252-外环空气爬坡通道、253-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254-360
°
环氧补充道、255-悬浮限位圈、256-空气导流环、257-月牙喷嘴保护罩、258-喇叭口引射管,26-炉架、27-风幕环、炉架固定位271、空气补充空272、燃烧器悬浮槽273、风幕孔274、二次预混槽275、空气补氧环腔体276、散热片277,28-风幕槽,29-感应针,291-感应针安装孔,210-点火针,210k-点火针安装孔,211-底座、2110-外环气腔幕风口、2111-一次空气预混进空气口、2112-预混盒进空气口、2113-进气管接口、2114-感应针、点火针防呆固定口、2115-二次空气补气口、2116-防干烧伸缩管口、2117-风幕进风管道、2118-紧固孔、2119-防干烧紧固孔,紧固孔2120、底座紧固孔2121、预混管道连接孔2122、预混盒2123;212-固定栓,213-预混道;214-鼓风机,215-磁场风扇,2151-磁场风扇安装座;3-炉具面板;
4-炉具炉架;5-灶具阀体开关总成,51-阀体开关、52-主气管、53-熄火保护开关、54-炉头的内环火盖供气管、55-炉头的外环火盖供气管、6-炉具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15.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12,以下实施例描述的是一种具有隐藏式悬浮燃烧器总成的炉具。由炉具灶台1、炉具燃烧器2、炉具面板3、炉具炉架4、灶具阀体开关5、炉具底壳6构成,其中,所述炉具燃烧器总成2由防干烧探头21、隔热片22、内环火盖23、外环火盖24、炉头25、炉架26、风幕环27、风幕槽28、感应针29、点火针210、底座211、固定栓212、预混道213、鼓风机214、磁场风扇215构成。
16.在本实施例中,以风幕环27为界,沿风幕环中部位置以上的炉架26、炉头25、外环火盖24、内环火盖23、隔热片22、防干烧探头21集中装配且凸起于炉具面板3的平面之上,而位于风幕环27中部位置以下的风幕槽28、感应针29、点火针210、底座211、固定栓212、预混道213、鼓风机214、磁场风扇215则集中装配在一起且隐藏于所述炉具面板3的平面之下,构成隐藏式悬浮燃烧器总成;其中,由于感应针29、点火针210分别是通过感应针安装孔291、点火针安装孔210k设置在风幕槽28的本体之又通过防呆固定口2114与底座相连接,所以当将风幕环27与风幕槽28完全扣合时,形成一个整体;突出了底座与风幕环各自的模块化设计和燃烧器总成整体紧凑的特点。
17.实施例中的防干烧探头21内设(图省略)陶瓷片温度传感器,外部呈防滑榫卯结构;非动态时防干烧探头21是落入内环火盖23内且相互无边际接触;当炉头温度高于设定的热值时在与具有限位片221的隔热片22配合使用的情况下可切断气源;实践中可将防干烧探头21温感设定为270c
°
,此种情况下可以确保坐落在炉架4上的器皿锅底不被干烧;实施例中的内环火盖23具有隔热片限位台阶231、与火孔角度相匹配的且防止炉头工作时火苗飞溅离焰的稳火槽232、火孔233、防溢渍帽234、装配台阶235、稳火孔236和具有引火槽241、火孔242、稳火孔243、装配台阶244、防溢渍帽245、稳火槽246的外环火盖24按配套顺序装配在炉头25之内。
18.本例中的外环火盖24的稳火槽246其设计角度与火孔相匹配,而为了保证火孔242的火苗燃值最佳且不放炮,火孔242的孔径设定为2.8mm。
19.实施例中的炉头25具有二次空气通道251、外环空气爬坡通道252、内环空气与燃气混合通道253、360
°
环氧补充道254、悬浮限位圈255、空气导流环256、其防尘作用的月牙喷嘴保护罩257、起空气与燃气充分混合作用的喇叭口引射管258;其中的喇叭口引射管258具有三根且设置在炉头内呈一体化结构,实践中可对应具有多环火盖的炉头;动态时,炉头的外环外缘的空气进入爬坡通道252,而内环的空气则进入燃气混合通道253的爬坡道面,于此,在各自的爬坡道面上使空气与燃气缓冲混合更加充分;为提升炉头的热工效率,本实施例设计了空气导流环256、360
°
环氧补充道254,并以悬浮限位圈255限定了炉头的悬浮幅度;另外,为了使空气中的氧气与燃气充分混合,预混盒的设计采用“大圈套小圈”的方案,这样能使混合气体在圆槽腔体内充分流动;动态时,第一次混合发生在引射管258的喇叭口处,产生环绕混合气流,第二次发生在二次空气通道251的圆槽内再次补氧,第三次发生在
360
°
环氧补充道254的槽内增强助燃效果。
20.实施例中的风幕环27具有炉架固定位271、空气补充空272、燃烧器悬浮槽273、风幕孔274、二次预混槽275、空气补氧环腔体276、散热片277,其中的空气补充孔272的特点在于,可以让气流直接补充火孔的根部,从而加速火焰充分燃烧;可以在内外环火盖与空气补氧环之间形成悬浮效应,且以它们之间的流动空气进行隔热,从而火盖对空气补氧环腔体热量的传导,进而提高路透的热效率;风幕孔274的特点在于,当炉头工作时可以通过风幕孔的排气抑制油烟不下沉,解决烟雾的漫散问题;二次预混槽275可以实现空气二次补充、预混,使炉头燃烧更加充分;空气补氧环腔体276的特点在于,当空气充满墙体时,可以通过腔体上小孔产生风幕。
21.因为实施例中的底座211和预混道213的工作匹配关系,其底座上具有使底座外缘风向上吹的外环气腔幕风口2110、喷嘴一次空气预混进空气口2111、预混盒进空气口2112、进气管接口2113、感应针、点火针防呆固定口2114、二次空气补气口2115、防干烧伸缩管口2116、风幕进风管道2117、紧固孔2118、防干烧紧固孔2119、紧固孔2120、底座紧固孔2121、预混管道连接孔2122、预混盒2123;细分之,通过固定栓212与底座211相连接的预混道213是一个由预混道固定连接孔2122、预混盒2123、喷嘴一次空气预混进空气口2124、预混盒进空气口2125、磁场风扇安装座2151构成的且相对底座的独立的燃气、空气预混腔体,由与之相连接的鼓风机214、磁场风扇215鼓风、扇风通过空气通过喷嘴一次空气预混进空气口2111将底座外的空气吸纳于预混盒2123内,使盒腔的空气饱满,极利于炉头的热工效率;而风幕进风管道2117是为了解决燃烧器动态时炉具面板升温的问题,由此通过冷空气环状的流动可迅速降低面板的温度。
22.参见附图13、14、15,实践中,为提升燃烧器总成的热工效率并避免燃气的耗损,磁场风扇215设置于所述预混道213下部的磁场风扇安装座2151内,其工作状态分为三种:在所述燃烧器总成的点火、运行、关闭各自状态下的形成最大的风场、可调控风场的大小、即时将风场关闭。
23.综上,本发明通过展开图的方式以实施例的说明,详尽了具有燃烧器总成的炉具的结构特点。实践中,以炉具为工作平台,凡涉及到的阀体开关总成、炉头、风幕环和风幕槽、底座、预混道的创新设计无一不体现在了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上。因此,从产品量产化的角度看,以上技术方案均可为造就行业标准提供着实有利的参考与借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