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13:5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理房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在供水系统中,通常水设置供水管理房。为了方便管理供水系统和对供水系统进行检修,供水系统中的水泵机组、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通信设备通常集中设置在供水管理房中。相关技术中的供水管理房在通常是建设在供水系统附近搭建的普通房间。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有缺陷:供水管理房的附近通常存在较多的送水管道,相关技术中的供水管理房防水能力较差,当送水管道发生泄露时,水流会有渗进供水管理房内部,供水管理房内部的用电设备损伤的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水流渗进管理房中的风险,从而提高管理房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包括设备房、设置在设备房周围的防水堤以及设置在防水堤内部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包括设置在设备房周围地面上的排水口、排水道以及设置在排水口的内部的防倒灌机构,所述排水口与排水道连接,所述排水道与下水道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供水管理设备集中设置在设备房中,当设备房为外部的水管出现漏水时,如果漏水的位置距离设备房较远,防水堤可以将泄露的水阻挡在防水堤的外部,避免渗漏的水直接流到设备房的外部,从而降低渗进设备房的内部;如果供水管漏水的位置距离设备房较近,泄露的水落在防水堤的内部,渗漏的水会经过排水口流进排水道,在经过排水道流进下水道的内部;当外界的降雨量较大时,下水道中的水量会比较大,下水道中的雨水很容易倒灌进排水道的内部,防倒灌机构可以阻挡雨水从排水口倒流到防水堤的内部,从而进一步保护设备房,降低设备房内部进水的可能,进一步提高设备房的安全性。
7.可选的,所述方防倒灌机构包括固定连接排水口处的安装壳、固定连接在安装壳内部的防倒灌组件以及固定连接在安装壳顶部的盖体;所述安装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设置在第二排水槽的顶部,所述第一排水槽和第二排水槽相通,所述盖体固定连接在第一排水槽的顶部,所述防倒灌组件固定连接在第二排水槽的内部,所述盖体上开设有多个下水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防水堤内部有水时,水流从而盖体上的流进安装科的内部,之后水流从第一排水槽流进防倒灌组件,防倒灌组件将水流排进第二排水槽的内部,第二排水槽再将水流排进排水道中,之后水流再流进下水道中。
9.可选的,所述防倒灌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排水槽内壁上的进水腔、固定连接在顶部进水腔底部的排水腔以及设置在排水腔内部的浮力球,所述进水腔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排水腔的侧面底部开设有出水口,所述浮力球的直径大于进水口的直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进入第一排水槽内部之后,从而进水腔顶部的进水口流进防倒灌组件的内部,之后水流从而排水腔底部的出水口流到第二排水槽的内部;当下水道中的雨水倒灌进第二排水槽的内部之后,雨水通过出水口流进防倒灌组件内部,随着防倒灌组件内部的水面逐渐升高,浮力球也逐渐升高,当浮力球抵接到进水腔的顶部内部之后,浮力球逐渐将进水腔顶部的进水口堵住,从而避免雨水倒灌进第一排水槽的内部,从而避免了雨水从而排水口倒灌到防水堤的内部。
11.可选的,所述排水腔的直径小于进水腔的直径,所述排水腔的侧壁与第二排水槽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浮力球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述浮力球的直径小于排水腔的内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腔的侧壁与第二排水槽的内壁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可以时排水腔内部的水流进第二排水槽的内部,浮力球的直径下雨排水腔的直径可以方便浮力球随着液面上升,当倒灌进防倒灌组件内部时,浮力球在水压的作用下可以发生一定的变形,有利于浮力球封堵进水腔顶部的进水口。
13.可选的,所述设备房设置有开关门,所述设备房的内部设置有接地线,所述接地线上设置有报警机构,所述报警机构包括报警组件以及与报警组件连接的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设置在开关门的上方,所述开关组件与开关门连接,所述开关组件控制报警组件电路的开关,所述开关门打开时,所述开关组件连通报警组件的电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设备房内部的设备发生轻微的漏电,漏电电流不足以出发漏电保护器时,设备漏电的电流会经过与接地线连接的报警组件,当有人员打开开关门,进入设备房内部时,开关组件联通报警机构的电路,报警机构工作,从而提醒进入设备房内部的人员,有设备正在轻微漏电,避免出现人员触电的可能。
15.可选的,所述报警组件和开关组件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设备房内壁上的顶部导电杆和固定连接在开关门铰接轴上的底部导电杆,所述顶部导电杆设置在底部导电杆的正上方,所述顶部导电杆和底部导电杆与导线均连接,所述底部导电杆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导电区和绝缘区,所述顶部导电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导电探针,所述导电探针的底部抵接在连接座上,所述导电探针与连接座偏心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电探针抵接在连接座上的绝缘区时,开关组件处于断开的状态,当有人员打开关门时,开关门的铰接轴带动开关组件中的底部导电杆一起转动,底部导电杆带动连接座一起转动,导电探针逐渐与导电区抵接,之后开关组件处于联通的状态,当有漏电发生时,报警组件开始报警。
17.可选的,所述开关门关闭时,所述导电探针抵接在绝缘区,所述开关门打开时,所述导电探针抵接在导电区。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关门关闭时,开关组件处于断开的状态,当开关门打开时,开关组件逐渐处于闭合状态。
19.可选的,所述绝缘区为扇形,所述绝缘区的面积小于导电区的面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有人员打开开关门时,开关组件可以较快地从而断开
状态转换成闭合状态。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设备房;清理指定位置,在指定位置搭建设备房;b.建设防水堤;按照要求,在距离设备房一定间距的周围垒砌防水堤;c.构建排水结构;在防水堤和设备房之间挖设排水口和排水道,之后在排水口安装防倒灌机构。
22.可选的,所述步骤a中,在构建设备房,在开关门的上方安装开关组件,在接地线上安装报警组件。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供水管理设备集中设置在设备房中,当设备房为外部的水管出现漏水时,如果漏水的位置距离设备房较远,防水堤可以将泄露的水阻挡在防水堤的外部,避免渗漏的水直接流到设备房的外部,从而降低渗进设备房的内部;如果供水管漏水的位置距离设备房较近,泄露的水落在防水堤的内部,渗漏的水会经过排水口流进排水道,在经过排水道流进下水道的内部;当外界的降雨量较大时,下水道中的水量会比较大,下水道中的雨水很容易倒灌进排水道的内部,防倒灌机构可以阻挡雨水从排水口倒流到防水堤的内部,从而进一步保护设备房,降低设备房内部进水的可能,进一步提高设备房的安全性;2.当水流进入第一排水槽内部之后,从而进水腔顶部的进水口流进防倒灌组件的内部,之后水流从而排水腔底部的出水口流到第二排水槽的内部;当下水道中的雨水倒灌进第二排水槽的内部之后,雨水通过出水口流进防倒灌组件内部,随着防倒灌组件内部的水面逐渐升高,浮力球也逐渐升高,当浮力球抵接到进水腔的顶部内部之后,浮力球逐渐将进水腔顶部的进水口堵住,从而避免雨水倒灌进第一排水槽的内部,从而避免了雨水从而排水口倒灌到防水堤的内部;3.当导电探针抵接在连接座上的绝缘区时,开关组件处于断开的状态,当有人员打开关门时,开关门的铰接轴带动开关组件中的底部导电杆一起转动,底部导电杆带动连接座一起转动,导电探针逐渐与导电区抵接,之后开关组件处于联通的状态,当有漏电发生时,报警组件开始报警。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防倒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报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开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设备房;11、开关门;12、接地线;2、防水堤;3、排水结构;31、排水口;32、排水道;33、防倒灌机构;331、安装壳;3311、第一排水槽;3312、第二排水槽;332、盖体;3321、下水口;333、进水腔;3331、进水口;334、排水腔;3341、出水口;335、浮力球;4、报警机构;41、报警组件;42、开关组件;421、顶部导电杆;4211、导电探针;422、底部导电杆;423、连接座;4231、绝缘区;4232、导电区;43、导线;5、下水道。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
31.参照图1,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包括设备房1、设置在设备房1周围的防水堤2、设置在防水堤2和设备房1之间的排水结构3以及设置在设备房1内部的报警机构4。防水堤2距离设备房11米的间距,排水结构3包括在防水堤2和设备房1之间的地下挖设的排水口31和排水道32以及安装在排水口31处的防倒灌机构33。排水口31沿着设备房1设置有多个,排水道32与下水道5连接。
32.当设备房1外部的管道出现漏水时,如果漏水位置距离距离设备房1较远时,防水堤2可以阻挡水流,避免水流渗进设备房1的内部。当漏水位置距离设备房1较近时,水流落在防水堤2的内部,水流通过排水结构3排放道下水道5中,避免水流在防水堤2的积攒。
33.参照图2,防倒灌机构33包括安装在排水口31处的安装壳331、安装在安装壳331内部的盖体332以及安装在安装壳331内部的防倒灌组件。安装壳33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排水槽3311和第二排水槽3312。第一排水槽3311设置在第二排水槽3312的顶部,第一排水槽3311和第二排水槽3312相通,第一排水槽3311的内径大于第二排水槽3312的内径,防倒灌组件安装在第二排水槽3312的内壁上,盖体332安装在第一排水槽3311的顶部。
34.盖体332为圆盘状,盖体332上开设有多个下水口3321,下水口3321沿着盖体332的周向均布。防倒灌组件包括进水腔333和排水腔334,进水腔333设置在排水腔334的顶部,进水腔333和排水腔334相通,在进水腔333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口3331,在排水腔334的侧面底部开设有出水口3341。在排水腔334的内部设有浮力球335,浮力球335具有一定的弹性。进水腔333粘接在第二排水槽3312的顶部内壁上,进水腔333的顶部进入第一排水槽3311的内部,排水腔334的直径小于进水腔333的直径,排水腔334的外侧壁距离第二排水槽3312的内壁具有一定的距离。
35.当防水堤2内部有积水时,积水从而盖体332上的下水口3321进入第一排水槽3311的内,当第一排水槽3311内部的液面高于进水腔333的顶部之后,积水进入进水腔333的内部,随后积水进入连接机构的内部,从而出水口3341流进第二排水槽3312的内部,之后积水通过排水道32进入下水道5中。当外界降雨量较大时,下水道5中的水面上升,下水道5中雨水可能会通过倒灌进排水道32中。
36.当下水道5中的雨水通过出水口3341倒灌进排水腔334中,当排水腔334中液面逐渐上升时,浮力球335随着液面一起上升,当倒灌的雨水进入进水腔333内部之后,液面推动浮力球335上升。当浮力球335抵接到进水腔333的顶部内壁之后,浮力球335发生一定的变形并将连接进水口3331封堵,避免倒灌的雨水通过进水口3331倒灌进第一排水槽3311的内部。
37.参照图1和3,在设备房1的墙壁上铰接有开关门11,在设备房1的内部埋设有接地线12。报警机构4安装在接地线12上,当设备房1中的设备出现轻微漏电,漏电电流不能触犯漏电保护器时,报警机构4可以提示设备房1中的人员。
38.参照图3和4,报警机构4包括与接地线12连接的报警组件41、开关组件42以及连接开关组件42和报警组件41的导线43。开关组件42设置在开关门11的上方,用于控制报警组件41的开关。开关组件42包括竖直安装在设备房1墙壁上的顶部导电杆421、粘接固定在开
关门11铰接轴上的底部导电杆422以及焊接在底部导电杆422顶部的连接座423。顶部导电杆421和底部导电杆422均竖直设置,顶部导电杆421安装在底部导电杆422的上方,底部导电杆422与开关门11铰接轴之间设有一段绝缘杆。
39.在顶部导电杆421的底部焊接有导电探针4211,导电探针4211的底部抵接在连接座423上。导电探针4211竖直设置,导电探针4211与连接座423的轴线不重合。连接座423包括绝缘区4231和导电区4232,绝缘区4231的形状为扇形,绝缘区4231的面积小于导电区4232。
40.顶部导电杆421和底部导电杆422俊宇导线43连接,当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导线43经过开关组件42和报警组件41,之后再通过导线43和接地线12回流到地面。在开关门11关闭时,导电探针4211的底部抵接在绝缘区4231上,此时开关组件42处于断开,报警机构4不工作;当有人进入设备房1中,在打开开关门11的过程中,开关门11的铰接座带动底部导电杆422转动,底部导电杆422带动连接座423转动,导电探针4211逐渐与导电区4232抵接,此时连接组件处于闭合状态。报警组件41为蜂鸣器,开关组件42处于闭合状态和设备发生漏电时,报警组件41开始报警。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设备房1外部的管道出现漏水时,如果漏水位置距离设备房1较远,防水堤2可以避免水流渗进设备房1中。当漏水位置距离设备房1较近时,防水堤2和设备房1之间的排水结构3可以将积水排出,同时防倒灌机构33可以降低下水道5中的水倒灌进防水堤2和设备房1之间,进一步保护设备房1。
42.当设备房1中设备出现轻微漏电,漏电电流不足以触发漏电保护器时,如果有人进入设备房1中,在打开开关门11的过程中,开关组件42逐渐闭合,报警组件41工作,提醒进入人员存在漏电情况,降低人员触电的可能。
43.另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
44.一种供水管理房基础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构建设备房1;清理指定位置,在指定位置搭建设备房1;在构建设备房1,在开关门11的上方安装开关组件42,在接地线12上安装报警组件41;b.建设防水堤2;按照要求,在距离设备房1一定间距的周围垒砌防水堤2;c.构建排水结构3;在防水堤2和设备房1之间挖设排水口31和排水道32,之后在排水口31安装防倒灌机构33。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