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优化注塑侧浇口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7-05 19:27: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优化注塑侧浇口的结构。


背景技术:

2.浇口也称为进料口,是熔融塑料通过浇注系统进入型腔的最后一道“门”,是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进料通道。目前,浇口类型多样化,浇口类型的选择取决于制品尺寸和形状以及所使用的塑料原料种类等因素。汽车饰件对外观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由于某些注塑材料特性和产品的结构所限,经过注塑机浇注后,产品外观面经常出现缩痕缺陷,很难达到客户要求;例如:pp/pe塑料,经常选用侧浇口,但是,传统的矩形侧浇口,冷却过程中,浇口释放的热量容易对产品产生强烈的热辐射冲击,使得产品表面出现缩痕。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优化注塑侧浇口的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一种用于优化注塑侧浇口的结构,包括:后模板,后模板上设置有型腔、分流道以及用于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侧浇口,在所述侧浇口内设置碰穿三角块和u型弱化块,所述碰穿三角块位于靠近所述型腔的一侧,所述u型弱化块位于靠近所述分流道的一侧,所述碰穿三角块的一个角朝向侧浇口的进料方向。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传统的侧浇口结构进行优化,在侧浇口内部开设了u型弱化块和碰穿三角块,分别形成一次、二次隔断,对进料速度进行降速,同时,减少冷却时侧浇口内的熔料在热量释放过程中对产品和浇口的连接处产生的热辐射冲击,有效避免了产品外表面出现缩痕,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节省注塑原料。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8.图中:1-后模板;2-型腔;3-分流道;4-侧浇口;5-碰穿三角块;6-u型弱化块。
具体实施方式
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1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优化注塑侧浇口的结构,包括:后模板1,后模板上设置有型腔2、分流道3以及用于连接分流道3和型腔2的侧浇口4,在所述侧浇口4内设置碰穿三角块5和u型弱化块6,所述碰穿三角块5位于靠近所述型腔2的一侧,所述u型弱化块6位于靠近所述分流道3的一侧,所述碰穿三角块5的一个角朝向侧浇口4的进料方
向。
11.注塑熔料过程中,u型弱化块6形成一次隔断,对进料速度首次降速,通过u型弱化块6的熔料,在u型弱化块6和碰穿三角块5之间重新汇集,碰穿三角块5形成二次隔断,汇集后的熔料与碰穿三角块5碰穿散开后进入型腔2,注塑完成后,在产品冷却过程中,通过碰穿三角块5和u型弱化块6形成隔断,以减少侧浇口4内的熔料在热量释放过程中,对产品和浇口的连接处产生的热辐射冲击,有效避免产品外表面出现缩痕。
1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优化注塑侧浇口的结构,包括:后模板(1),后模板上设置有型腔(2)、分流道(3)以及用于连接分流道(3)和型腔(2)的侧浇口(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浇口(4)内设置碰穿三角块(5)和u型弱化块(6),所述碰穿三角块(5)位于靠近所述型腔(2)的一侧,所述u型弱化块(6)位于靠近所述分流道(3)的一侧,所述碰穿三角块(5)的一个角朝向侧浇口(4)的进料方向。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优化注塑侧浇口的结构,包括:后模板,后模板上设置有型腔、分流道以及用于连接分流道和型腔的侧浇口,在侧浇口内设置碰穿三角块和U型弱化块,碰穿三角块位于靠近型腔的一侧,U型弱化块位于靠近分流道的一侧,碰穿三角块的一个角朝向侧浇口的进料方向;U型弱化块和碰穿三角块分别形成一次、二次隔断,对进料速度进行降速,同时,减少冷却时侧浇口内的熔料在热量释放过程中对产品和浇口的连接处产生的热辐射冲击,有效避免了产品外表面出现缩痕,保证产品外观质量;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节省注塑原料。且节省注塑原料。且节省注塑原料。


技术研发人员:孙峰 洪永强 唐国健 任越寻 李宝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8
技术公布日:2022/7/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