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0 23:07: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对于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而言,如何在提高显示面板感光区域的透光率一直是个难题。目前采用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在感光区域采用阴极层图案化设计,感光区域包括像素区和透光区,像素区用于设置发光像素,透光区用于透光,采用红外激光镭射掉位于透光区的阴极层以提高透光区的透光率,当红外激光从显示面板背面照射至感光区域时,由于阴极层以下膜层对红外激光几乎无吸收,导致不仅位于透光区的阴极层部分被镭射掉,而且位于像素区的阴极层部分也被镭射掉,从而影响感光区域的正常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当红外激光从显示面板背面照射至感光区域时,位于透光区及像素区的阴极层均被镭射掉,影响感光区域正常显示的技术问题。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6.第一衬底;
7.第一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8.第二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9.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10.发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多个第一子像素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多个第二子像素;
11.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至少部分相邻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设置有透光开口;
12.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所述透光开口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遮光层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对应所述透光开口设置有第二开口。
1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开口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内。
1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遮光层包括:
15.第一遮光子部,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对应设置;
16.第三遮光子部,环绕所述第一遮光子部设置;
17.第二遮光子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遮光子部或连接相邻所述第一遮光子部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
18.其中,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所述第一遮光层对应相邻所述第一遮光子部和所述第二遮光子部围绕的区域,和/或,对应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子部、所述第二遮光子部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围绕的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
1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遮光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遮光子部、所述第二遮光子部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围绕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部分。
2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遮光子部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在所述第一衬底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微米~1.5微米。
21.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区包括显示透光区和设置于所述显示透光区与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显示过渡区,所述第三遮光子部对应所述显示透光区边缘设置。
2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23.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
24.半导体层,
25.第一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26.第一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27.第二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28.第二栅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29.第三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以及
30.源漏极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三绝缘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
31.其中,所述第二遮光层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或所述第二遮光层与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同层设置,或所述第二遮光层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设置。
32.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至少在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二遮光层靠近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遮光层远离所述第一衬底一侧的表面直接接触。
33.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遮光层的厚度范围为500埃~5000埃,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的总厚度范围为1000埃~7500埃。
34.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35.第一无机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和所述第二遮光层之间;以及
36.驱动电路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遮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
37.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衬底和第二无机绝缘层;
38.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一侧;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和所述第一遮光层之间;所述第二遮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第一衬底的一侧;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二遮光层和所述驱动电路层之间。
39.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区的像素密度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像素密度。
40.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以及
41.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
4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通过在第一遮光层的基础上设置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设置于第一
遮光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第二电极层在第一显示区中至少部分相邻第一子像素之间设置有透光开口;第一遮光层在第一显示区对应透光开口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遮光层在第一显示区对应透光开口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遮光层的设置相当于增大了遮光层的整体厚度,使得红外激光在第二开口处形成的衍射光照射至第二电极层区域面积减小,避免了与第一子像素对应的部分第二电极层也被镭射掉,有利于提高激光镭射的精度和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附图说明
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4.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45.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46.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47.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8.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49.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5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
51.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五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52.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六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53.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七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54.附图标记说明:
55.100a、第一显示区;1001a、像素区;1002a、透光区;100b、第二显示区;1003a、显示透光区;1004a、显示过渡区;
56.101、第一衬底;102、第一无机绝缘层;103、第二衬底;104、第二无机绝缘层;105、第一遮光层;1051、第一开口;1052、第一遮光子部;1053、第二遮光子部;1054、第三遮光子部;106、第二遮光层;1061、第二开口;107、驱动电路层;1071、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711、半导体层;10712、第一栅极绝缘层;10713、第一栅极金属层;10714、第二栅极绝缘层;10715、第二栅极金属层;10716、层间介质层;10717、源漏极金属层;1072、透明导电层;1073、平坦层;108、第一电极层;1081、第一电极;1082、第二电极;109、发光层;1091、第一子像素;1092、第二子像素;110、像素定义层;111、第二电极层;1111、透光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
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58.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100a和第二显示区100b,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透光率,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都可以用于显示文字或图像,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可以共同显示同一图像,有利于实现全面屏设计,所述显示面板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
59.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包括多个像素区1001a和多个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区1001a之间的透光区1002a,所述像素区1001a用于放置单个所述发光像素,所述透光区1002a用于透光,所述像素区1001a和所述透光区1002a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像素区1001a呈阵列排布,多个所述透光区1002a呈阵列排布。
60.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衬底101、第一遮光层105、第一电极层108、发光层109和第二电极层111,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10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极层108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1的一侧;所述发光层109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08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1的一侧,所述发光层109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多个第一子像素109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多个第二子像素1092;所述第二电极层111设置于所述发光层109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1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层111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中至少部分相邻所述第一子像素1091之间设置有透光开口1111;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对应所述透光开口1111设置有第一开口1051。
61.具体的,所述透光开口1111和所述第一开口1051位于所述透光区1002a;所述第一电极层108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多个第一电极1081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多个第二电极1082,多个所述第一电极1081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091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电极1082间隔设置且与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1092对应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108为阳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111为阴极层。
6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并以所述第一遮光层105为掩膜板,当红外激光从所述显示面板背面照射至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时,红外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开口1051照射至所述第二电极层111,由于位于所述透光区1002a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未被所述第一遮光层105遮挡而被红外激光镭射掉,从而形成多个所述透光开口1111,减少了所述第二电极层111的遮光区域,从而提升了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而位于所述像素区1001a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由于被所述第一遮光层105遮挡而免于被红外激光镭射掉而保留,从而避免所述第二电极层111图案化影响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进而提升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
63.然而,在镭射过程中,红外激光经过所述第一开口1051时会出现狭缝衍射现象,衍射光向外发散导致被红外激光照射到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区域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1051所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区域面积,也就是说,实际形成的所述透光开口11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1051的面积,即,所述透光开口1111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开口1051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面积,从而导致所述像素区1001a
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层111也被镭射掉,影响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
64.示例性的,以所述第一开口1051的线宽为b、所述第一电极1081的线宽为a为例进行阐述说明,由于衍射光的存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051之间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1081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为u,形成的所述透光开口1111的线宽则为b 2u,为了保证所述第一电极1081不阻挡红外激光,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051之间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05的宽度则需大于或等于a 2u。可以理解的是,u值越大,则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开口1051之间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05的宽度越大,相应的,所述透光区1002a的面积则越小,则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过率降低。
65.有鉴于此,为了尽量增大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面积,提升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则需要尽可能地减少u值。可以理解的是,由于u值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的厚度有关,所述第一遮光层105的厚度越大,所述第一遮光层105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08之间的垂直距离越小,所述衍射光在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08之间的膜层中的传播距离则越短,则u值越小。
66.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可采用将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进行加厚处理的方式来降低衍射光的影响。具体的,图3与图2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遮光层106,所述第二遮光层106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1的一侧,所述第二遮光层106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对应所述透光开口1111设置有第二开口106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遮光层106的设置相当于增大了遮光层的整体厚度,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和所述第二遮光层106重叠设置,红外激光经过所述第二开口1061时会出现狭缝衍射现象,由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06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08之间的垂直距离相较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08之间的垂直距离减小,使得衍射光照射至所述第二电极层111区域面积有所减小,从而避免了因衍射光导致的所述像素区1001a的部分所述第二电极层111也被镭射掉,有利于提高激光镭射的精度和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
67.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1051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开口1111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开口1061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开口1111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内,即,所述第一开口1051和所述第二开口1061的平面尺寸小于所述透光开口1111的平面尺寸,以进一步降低红外激光在所述第二开口1061处形成的衍射光照射至位于所述像素区1001a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的风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激光镭射的精度。
6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极层108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一方面,以保证红外激光不会照射至所述第一电极层108,避免所述第一电极层108被镭射掉,影响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另一方面,保证红外激光不会照射至位于所述像素区1001a,避免所述像素区1001a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也被镭射掉,影响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
69.可选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05的材料包括铝al、铂pt、钯pd、阴ag、钼mo、锂li和钨w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二遮光层106的材料包括铝al、铂pt、钯pd、阴ag、钼mo、锂li和钨w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遮光层105与所述第二遮光层106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制。
70.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包括第一遮光子部1052、第二遮光子部1053和第三遮光子部1054。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091对应设置;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环绕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子部1053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或连接相邻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对应相邻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和所述第二遮光子部1053围绕的区域,和/或,对应相邻的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所述第二遮光子部1053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围绕的区域,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1051。
71.具体的,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08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之间的间距范围为0.5微米~1.5微米。
7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还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子部、第二电极子部和第三电极子部,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子部与所述第一子像素1091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电极子部环绕所述第一电极子部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子部连接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子部或连接相邻所述第一电极子部和所述第三电极子部;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对应相邻所述第一电极子部和所述第二电极子部围绕的区域,和/或,对应相邻的所述第一电极子部、所述第二电极子部、所述第三电极子部围绕的区域设置有所述透光开口1111。
73.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极子部与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对应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子部与所述第二遮光子部1053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电极子部与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对应设置。所述第三电极子部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均为蛇形走线,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三电极子部在所述第一衬底101上的正投影。
7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第三电极子部不被镭射断掉,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的宽度w需大于2u。
75.具体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设置的区域取决于子像素排布情况,例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子像素排布采用pentile设计分布,多个所述第一子像素1091至少包括红色发光像素r、绿色发光像素g和蓝色发光像素b,同样的,多个所述第二子像素1092至少包括红色发光像素r、绿色发光像素g和蓝色发光像素b。
7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遮光层106至少覆盖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所述第二遮光子部1053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围绕所述第一开口1051的边缘部分。在一种实施例中,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第二遮光层106完全覆盖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所述第二遮光子部1053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06覆盖所述第一遮光子部1052、所述第二遮光子部1053和所述第三遮光子部1054围绕所述第一开口1051的边缘部分。
77.在一种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5,至少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中,所述第二遮光层106靠近所述第一衬底101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1一侧的表面直接接触。具体的,为了保证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具有阻隔的遮光效果,所述第一遮光层105的厚度范围为500埃~5000埃,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和所述第二遮光层106的总厚度范围为1000埃~7500埃。
78.在另一种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截
面结构示意图。图6与图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中,所述第二遮光层106靠近所述第一衬底101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1一侧的表面未直接接触。具体的,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和所述第二遮光层106异层设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无机绝缘层102和驱动电路层107,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102设置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和所述第二遮光层106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107设置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06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08之间。
79.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衬底103和第二无机绝缘层104,其中,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101一侧;所述第一无机绝缘层102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103和所述第一遮光层105之间;所述第二遮光层106设置于所述第二衬底103远离所述第一衬底101一侧;所述第二无机绝缘层104设置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06和所述驱动电路层107之间。
80.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定义层110,所述像素定义层110覆盖所述第一衬底101和所述第一电极层108,所述像素定义层110定义出多个像素开口,所述发光层109设置于所述像素开口内;所述驱动电路层107包括多个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层109发光,每一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
8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遮光层105,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在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整面设置,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图案化形成多个所述第一开口1051。一方面,所述第一遮光层105可以阻挡激光照射至所述像素区1001a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11和所述薄膜晶体管,可防止激光对所述像素驱动电路的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设置于所述第一衬底101和所述驱动电路层107之间,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正对面积,故能够减小两者之间的静电作用。
82.进一步的,为了提升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屏下摄像头(camera under panel,cup)显示面板,具体的,请结合图7~图10,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五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六种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七种截面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包括显示透光区1003a和显示过渡区1004a,所述显示过渡区1004a设置于所述显示透光区1003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之间;所述驱动电路层107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过渡区1004a的多个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71,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71通过透明导电层1072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1081对应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驱动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所述发光层109发光的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71放置于所述显示过渡区1004a,能够大幅度提高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
83.具体的,所述透明导电层1072包括多条透明走线,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71通过所述透明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1081对应电连接。可选的,所述透明走线的材料为氧化铟锡。
84.进一步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过渡区1004a的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和多个第二电极1082,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和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1082电连接以驱动所述显示过渡区1004a的所述发光层109发光;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
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和多个第三阳极,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和对应的所述第三阳极电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所述发光层109发光。
85.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遮光层106仅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所述第一遮光层105设置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和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由于所述第一遮光层105整面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能够减小所述第一衬底101与所述第二像素驱动电路及所述第三像素驱动电路静电作用,故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无需设置所述第二遮光层106。在此种情况下,所述第二遮光层106无需设置于衬底基板之间的膜层中,所述第二遮光层106设置于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71中的膜层同层设置且位于第一显示区100a。
86.具体的,所述第一像素驱动电路1071包括层叠设置的半导体层10711、第一栅极绝缘层10712、第一栅极金属层10713、第二栅极绝缘层10714、第二栅极金属层10715、层间介质层10716和源漏极金属层10717,所述驱动电路层107和所述像素定义层110之间设置有平坦层1073;其中,所述第二遮光层106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10713、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10715和所述源漏极金属层10717中的任意一种膜层同层设置。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遮光层106与所述第一栅极金属层10713同层设置;如图9所示,图9与图8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06与所述第二栅极金属层10715同层设置;如图10所示,图10与图8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遮光层106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10717同层设置。
8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像素密度等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像素密度,以保证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显示效果与所述第二显示区100b的显示效果相同,能够实现在保证所述显示面板的整体显示效果的前提下,提升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的透光率。
8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和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100a。具体的,所述感光元件包括指纹识别传感器、摄像头、结构光传感器、飞行时间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光线传感器等,以使所述传感器可以通过所述显示透光区1002a采集信号,从而使所述显示装置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屏下摄像头、屏下面部识别、屏下距离感知等屏下传感方案。
89.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以内置式或外挂式的方式与所述显示面板结合,以使所述显示装置具有触控功能。
90.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固定终端如电视、台式电脑,移动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如手环、vr(虚拟显示)设备、ar(增强显示)设备。
91.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通过在第一遮光层的基础上设置第二遮光层,第二遮光层设置于第一遮光层远离第一衬底的一侧,第二电极层在第一显示区中至少部分相邻第一子像素之间设置有透光开口;第一遮光层在第一显示区对应透光开口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二遮光层在第一显示区对应透光开口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遮光层的设置相当于增大了遮光层的整体厚度,使得红外激光在第二开口处形成的衍射光照射至第二电极层区域面积减小,避免了与第一子像素对应的部分第二电极层也被镭射掉,有利于提高激光镭射的精度和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
92.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
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