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7-31 02:59: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液晶显示器具有低辐射、体积小以及低能耗等优点,其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而广泛地应用在平板电视、个人电脑以及移动显示面板等产品上。
3.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每个子像素均由一条扫描线和一条数据线进行控制。因此,一个解析度为m
×
n的液晶显示面板,就需要配置m条扫描线和n条数据线,其中,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口与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以形成对应的扫描通道。在将一帧图像切成多个子场的驱动方式中,由于每个子场之间的扫描时间是固定的,而目前每个子场具有与扫描线相同数量的扫描通道,造成了扫描通道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可以解决扫描通道浪费的问题。
5.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扫描线组、第一demux开关单元以及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所述第一扫描线组包括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扫描线;所述第一demux开关单元包括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至少两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所述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至少两个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demux开关单元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第一demux开关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导通或断开。
6.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demux开关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第二薄膜晶体管、第三薄膜晶体管、第四薄膜晶体管、第五薄膜晶体管、第六薄膜晶体管、第七薄膜晶体管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与八个所述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均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八条所述第一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7.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包括第一分路控制信号线、第二分路控制信号线、第三分路控制信号线、第四分路控制信号线、第五分路控制信号线、第六分路控制信号线、第七分路控制信号线以及第八分路控制信号线;所述第一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七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七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八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八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8.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扫描线组,所述第二扫描线组包括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扫描线;第二demux开关单元,所述第二demux开关单元包括一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至少两个第二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口;所述至少两个第二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与所述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还用于向所述第二demux开关单元发送所述控制信号,所述第二demux开关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导通或断开。
9.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demux开关单元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第十薄膜晶体管、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第十四薄膜晶体管、第十五薄膜晶体管以及第十六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五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十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均与所述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四薄膜晶体管、所述第十五薄膜晶体管以及所述第十六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电极与八条所述第二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九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十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十一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四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十二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五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十三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六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十四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七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十五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八分路控制信号线与所述第十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10.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demux开关单元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和/或,所述存储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demux开关单元电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11.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至所述第十六薄膜晶体管均为同种类型晶体管。
12.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子控制信号、第二子控制信号、第三子控制信号、第四子控制信号、第五子控制信号、第六子控制信号、第七子控制信号以及第八子控制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子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五子控制信号、所述第六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七子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八子控制信号中的有效信号持续时长相等。
13.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二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三子控制信号、所述第四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五子控制信号、所述第六子控制信号、所述第七子控制信号以及所述第八子控制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相等。
14.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芯片以及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显示面板电连接。
15.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demux开关单元,从而使得扫描信号分级输出,在保证正常显示功能的同时,也能够缩减扫描通道的数量,进而解决扫描通道浪费的问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
20.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
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可以解决扫描通道浪费的问题。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包括”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仅作为标示使用,其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25.本技术所有实施例中采用的晶体管可以为薄膜晶体管或场效应管或其他特性相同的器件,由于这里采用的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是对称的,所以其源极、漏极是可以互换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为区分晶体管除栅极之外的两极,将源极与漏极中的一者称为第一电
极,源极与漏极中的另外一者称为第二电极。按附图中的形态规定开关晶体管的中间端为栅极、信号输入端为第一电极、输出端为第二电极。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或p型晶体管,其中,n型晶体管为在栅极为高电位时导通,在栅极为低电位时截止;p型晶体管为在栅极为低电位时导通,在栅极为高电位时截止。
26.请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阵列基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时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第一扫描线组10、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以及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第一扫描线组10包括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扫描线;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包括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至少两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包括至少两个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其中,至少两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与至少两个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电连接,至少两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与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用于向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发送控制信号,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用于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导通或断开。
27.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显示面板100上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可以与栅极驱动电路(图中未示出)中的goa单元电连接,也可以与驱动芯片的输出端子电连接。
28.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包括阵列基板110、设置于阵列基板110上的第一扫描线组10、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以及第一demux(demultiplexer,解复用器)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阵列基板110包括相互交错的多条数据线d和多条扫描线、以及数据线和扫描线相互交错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每一像素区域对应形成有一个子像素11。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连接用于向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发送扫描信号。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与至少两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连接,向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发送控制信号。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产生控制信号,进而将扫描信号分解为至少两个信号通道,并分别通过至少两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将分解的扫描信号通过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写入到对应的子像素11中。至少两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与其对应的第一扫描线连接,将输出的扫描信号加载到对应的第一扫描线上,进而实现对像素的充电。其中,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用于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导通或断开。
29.如图2所示,仅示出一个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但不以此为限。其中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对应一行像素,即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输出的扫描信号扫描八行子像素11,例如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一扫描线(g1、g2、g3、g4、g5、g6、g7以及g8)对应,第一扫描信号依次扫描与第一扫描线(g1、g2、g3、g4、g5、g6、g7以及g8)对应的行子像素11。
3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八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和八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为例进行说明,但不以此为限,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还可包括十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和十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或者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还可包括六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和六个扫描信号输出端。
3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包括均与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电
连接的第一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1、第二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2、第三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3、第四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4、第五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5、第六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6、第七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7以及第八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8。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的上述八条分路控制信号线与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的八个第一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一一对应连接,从而将第一扫描信号分为八个扫描信号通道,第一扫描信号经过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的其中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输入到对应的第一扫描线上,从而打开对应的子像素11开关,对子像素11充电。
3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第七薄膜晶体管t7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
3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第七薄膜晶体管t7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与八个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电连接。具体地,第一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1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电连接,第二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2与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第三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3与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电连接,第四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4与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电连接,第五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5与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电连接,第六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6与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电连接,第七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7与第七薄膜晶体管t7的栅极电连接,第八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8与第八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电连接。
3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第七薄膜晶体管t7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的第一电极电连接。
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将一帧图像划分为八个子场(sf1、sf2、sf3、sf4、sf5、sf6、sf7以及sf8)。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所产生的控制信号包括:第一子控制信号、第二子控制信号、第三子控制信号、第四子控制信号、第五子控制信号、第六子控制信号、第七子控制信号以及第八子控制信号,其中,第一子控制信号、第二子控制信号、第三子控制信号、第四子控制信号、第五子控制信号、第六子控制信号、第七子控制信号以及第八子控制信号的有效信号时长相等。
36.具体地,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通过第一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1将第一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栅极;通过第二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2将第二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栅极;通过第三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3将第三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栅极;通过第四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4将第四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栅极;通过第五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5将第五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栅极;通过第六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6将第六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栅极;通过第七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7将第七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七薄膜晶体管t7的栅极;通过第八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8将第八子控制信号传输至第八薄膜晶体管t8的栅极。
37.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连通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一电极、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第一电极、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一电极、第五薄膜晶体管
t5的第一电极、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第一电极、第七薄膜晶体管t7的第一电极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的第一电极。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6、第七薄膜晶体管t7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7,第八薄膜晶体管t8的第二电极连接第一扫描线g8。
38.具体地,以第n帧为例,当需要对第一扫描线g1对应的子像素11充电时,控制信号变为高电平的有效信号,使得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中的第一薄膜晶体管t1打开,此时,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和第一扫描信号输出端口连通,扫描信号从第一薄膜晶体管t1输出到第一扫描线g1上,第一扫描线g1为高电平,将扫描信号写入到第一扫描线g1对应的子像素11中,该行子像素对应的数据线d1至d3对对应的子像素充电。此时,其它控制信号处于低电平。
39.在后续扫描周期中,第二子控制信号、第三子控制信号、第四子控制信号、第五子控制信号、第六子控制信号、第七子控制信号以及第八子控制信号依次变为高电平的有效信号,使得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第七薄膜晶体管t7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依次打开,以给对应的子像素11进行充电。
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子控制信号、第二子控制信号、第三子控制信号、第四子控制信号、第五子控制信号、第六子控制信号、第七子控制信号以及第八子控制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t0相等,但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间隔时间t0进行调整,控制信号之间的间隔时间t0可以不相等。
41.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从而使得扫描信号分级输出,在保证正常显示功能的同时,也能够缩减扫描通道的数量,进而解决扫描通道浪费的问题。
42.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200,显示面板200与显示面板100的区别在于:显示面板200还包括第二扫描线组40以及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第二扫描线组40包括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扫描线;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包括一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至少两个第二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口;至少两个第二demux控制信号输入端口与至少两个第二demux控制信号输出端口一一对应电连接,至少两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与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二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还用于向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发送控制信号,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用于基于控制信号控制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出端口之间的导通或断开。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t9、第十薄膜晶体管t10、第十一薄膜晶体管t11、第十二薄膜晶体管t12、第十三薄膜晶体管t13、第十四薄膜晶体管t14、第十五薄膜晶体管t15以及第十六薄膜晶体管t16。
4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九薄膜晶体管t9、第十薄膜晶体管t10、第十一薄膜晶体管t11、第十二薄膜晶体管t12、第十三薄膜晶体管t13、第十四薄膜晶体管t14、第十五薄膜晶
体管t15以及第十六薄膜晶体管t16的第一电极均与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电连接;第九薄膜晶体管t9、第十薄膜晶体管t10、第十一薄膜晶体管t11、第十二薄膜晶体管t12、第十三薄膜晶体管t13、第十四薄膜晶体管t14、第十五薄膜晶体管t15以及第十六薄膜晶体管t16的第二电极与八条第二扫描线一一对应电连接。
4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1与第九薄膜晶体管t9的栅极电连接;第二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2与第十薄膜晶体管t10的栅极电连接;第三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3与第十一薄膜晶体管t11的栅极电连接;第四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4与第十二薄膜晶体管t12的栅极电连接;第五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5与第十三薄膜晶体管t13的栅极电连接;第六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6与第十四薄膜晶体管t14的栅极电连接;第七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7与第十五薄膜晶体管t15的栅极电连接;第八分路控制信号线demux_8与第十六薄膜晶体管t16的栅极电连接。
4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仅示出一个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和一个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但不以此为限。其中,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第七薄膜晶体管t7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
4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和一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分别对应一行像素,即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输出的扫描信号和一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输出的扫描信号分别扫描八行子像素11,例如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一扫描线(g1、g2、g3、g4、g5、g6、g7以及g8)对应,第一扫描信号依次扫描与第一扫描线(g1、g2、g3、g4、g5、g6、g7以及g8)对应的行子像素11,第二扫描信号与第二扫描线(g9、g10、g11、g12、g13、g14、g15以及g16)对应,第二扫描信号依次扫描与第二扫描线(g9、g10、g11、g12、g13、g14、g15以及g16)对应的行子像素11。
48.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和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从而使得扫描信号分级输出,在保证正常显示功能的同时,也能够缩减扫描通道的数量,进而解决扫描通道浪费的问题。
4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薄膜晶体管t1至第十六薄膜晶体管t16均为同种类型晶体管。
50.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部分电路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300,显示面板300与显示面板200的区别在于:存储电容的一端与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电连接,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和/或,存储电容的一端与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电连接,存储电容的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5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扫描线组10、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demux控制信号产生电路30、第二扫描线组40、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以及存储电容c。其中,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三薄膜晶体管t3、第四薄膜晶体管t4、第五薄膜晶体管t5、第六薄膜晶体管t6、第七薄膜晶体管t7以及第八薄膜晶体管t8。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包括第九薄膜晶体管t9、第十薄膜晶体管t10、第十一薄膜晶体管t11、第十二薄膜晶体管t12、第十三薄膜晶体管t13、第十四薄膜晶体管t14、第十五薄膜晶体管t15以及第十六薄膜晶体管t16。
5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优选地,存储电容c包括第一存储电容c1、第二存储电容c2、第
三存储电容c3、第四存储电容c4、第五存储电容c5、第六存储电容c6、第七存储电容c7以及第八存储电容c8、第九存储电容c9、第十存储电容c10、第十一存储电容c11、第十二存储电容c12、第十三存储电容c13、第十四存储电容c14、第十五存储电容c15以及第十六存储电容c16。具体地,存储电容的一端连接于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对应的薄膜晶体管之间,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以第一存储电容为例,第一存储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薄膜晶体管t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与接地端连接。
5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薄膜晶体管与扫描信号输入端之间增加对应的存储电容,从而使得扫描信号输入端的电位保持稳定,进一步地,可以通过调整存储电容的电容量大小,降低不同薄膜晶体管之间的电压变化,增加电位保持能力。
5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和一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分别对应一行像素,即一个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输出的扫描信号和一个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口输出的扫描信号分别扫描八行子像素11,例如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口与第一扫描线(g1、g2、g3、g4、g5、g6、g7以及g8)对应,第一扫描信号依次扫描与第一扫描线(g1、g2、g3、g4、g5、g6、g7以及g8),第二扫描信号与第二扫描线(g9、g10、g11、g12、g13、g14、g15以及g16)对应,第二扫描信号依次扫描与第二扫描线(g9、g10、g11、g12、g13、g14、g15以及g16)对应的行子像素11。
55.请参阅图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还一种显示装置400,显示装置400包括驱动芯片60以及上述的显示面板,驱动芯片60与显示面板电连接。
56.具体地,驱动芯片包括多个输出端口,每个输出端口与上述显示面板中的一个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和/或,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电连接。
57.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demux开关单元20,和/或,第二demux开关单元50,从而使得扫描信号分级输出,在保证正常显示功能的同时,也能够缩减扫描通道的数量,进而解决扫描通道浪费的问题。
58.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