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医疗箱的制作方法

2022-09-14 23:55: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箱,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医疗箱。


背景技术:

2.医疗箱是指存放药品以及医疗器材的容器,作为一种小型的常见医疗设备,在处理突发事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医生出诊以及家用必不可少的医疗设备之。
3.公开号为cn111616806a的一种隐藏式可移动医疗箱,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省时省力,特别是应对突发事件时,方便医疗箱移动的隐藏式可移动医疗箱。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隐藏式可移动医疗箱,包括有医疗箱、壳体、圆柱滚轮、固定块等,医疗箱一侧设有壳体,医疗箱底部与壳体底部之间转动式连接有圆柱滚轮,远离圆柱滚轮一侧的医疗箱的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之间连接有提手。通过设置第三卡块、转轴和第三卡槽之间的配合,第三卡块与第三卡槽之间通过转轴转动式相连接,第三卡块与第三卡槽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将医疗箱与壳体固定,通过设置的移动轮,可以方便使用者移动医疗箱,且比较省时省力。虽然上述专利方便使用者移动医疗箱,但该专利内部没有设置对医疗器械固定的功能,医疗器械放置在医疗箱内部容易出现相互碰撞现象,导致医疗器械磨损,且该专利不便于分类放置医疗器械,在拿取所需器械时易耽误时间。
4.针对以上问题,现对此方面的医疗箱做出进一步的改进,需要设计一种可对器械进行固定,且能够分类放置的便携式多功能医疗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疗箱无法对器械进行固定,易导致器械相互碰撞,且不便于分类放置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对器械进行固定,且能够分类放置的便携式多功能医疗箱。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医疗箱,包括有第一装料箱、第二装料箱、卡环、连接座轴、连接带、导轨、第一连接块、分类机构、固定机构和打开机构,第一装料箱右侧放置有第二装料箱,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相互接触,第一装料箱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卡环,两个卡环均与第二装料箱卡接配合,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顶部均安装有连接座轴,两个连接座轴之间转动式设有连接带,第一装料箱内后壁右侧设有导轨,第二装料箱内后壁左侧也设有导轨,两个导轨之间滑动式且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设有分类机构,分类机构用于放置器械,分类机构上设有能够避免器械之间相互碰撞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上设有打开机构。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分类机构包括有分隔架和隔离网,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部均设有分隔架,两个分隔架中间均有两块隔板组成,两个分隔架前后两侧均均匀设有六个隔离网,两个分隔架相互接触。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块、压紧板和压紧弹簧,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顶部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一连接杆,每根第一连
接杆上均均匀滑动式设有三块第二连接块,每块第二连接块均与同侧的分隔架滑动配合,从前往后每纵向同一水平面的两块第二连接块之间均连接有能够固定器械的压紧板,每块压紧板均位于对应的分隔架的内部,且与分隔架滑动配合,除最上部的四块第二连接块外,其余的第二连接块与同侧的第一连接杆之间均连接有压紧弹簧,最上部的四块第二连接块的左边两块均与第一装料箱内顶部之间也连接有压紧弹簧,且最上部的四块第二连接块的右边的两块均与第二装料箱内顶部之间也连接有压紧弹簧,最上部的四根压紧弹簧均套在同侧的第一连接杆上。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打开机构包括有连接滑轮、第三连接块和拉绳,两个分隔架后部均均匀转动式设有三个连接滑轮,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后侧均连接有第三连接块,位于第一装料箱内后部的三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装料箱内的第三连接块之间均连接有拉绳,位于第二装料箱内后部的三块第二连接块与第一装料箱内的第三连接块之间也均连接有拉绳,每根拉绳均绕过同侧的连接滑轮,且每根拉绳均具有弹性。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能够使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移动更加稳定的稳定机构,稳定机构包括有限位块、卡块、第四连接块和连接弹簧,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底部之间滑动式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为双向t字型,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四连接块,两块第四连接块后侧均连接有卡块,左部卡块位于第一装料箱内部,并且与第一装料箱滑动配合,右部卡块位于第二装料箱内部,且与第二装料箱滑动配合,两块卡块后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斜面,两块卡块均与限位块接触配合,左部卡块与第一装料箱内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右部卡块与第二装料箱内部之间也连接有连接弹簧。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能够对器械自动消毒的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包括有装料筒、第一出料管、喷料口、压盘、第一复位弹簧、第二连接杆、第五连接块、第六连接块、第二复位弹簧和第七连接块,两个分隔架前部均均匀设有三组装料筒,每组装料筒共两个,并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装料筒底部均连接有第一出料管,每根第一出料管上侧均连接有喷料口,每个喷料口均与同侧的隔离网对齐,每个装料筒内部均滑动式设有压盘,每个压盘底部与同侧的装料筒内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部前侧壁均设有第二连接杆,两根第二连接杆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五连接块,每块第五连接块后侧均连接有第六连接块,每块第五连接块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杆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两块第六连接块均与同侧的六个压盘相连,两块第六连接块下部均为斜坡状,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内底部前侧均连接有第七连接块,第一装料箱内的第七连接块与第二装料箱内的第六连接块接触配合,第二装料箱内的第七连接块与第一装料箱内的第六连接块接触配合。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有能够自动添加消毒水的加料机构,加料机构包括有存储箱、第二出料管、进料管和挡料块,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顶部均连接有存储箱,两个存储箱底部均左右对称设有第二出料管,左部的两根第二出料管贯穿第一装料箱内部,右部的两根第二出料管贯穿第二装料箱内部,每根第二出料管均通过分节管与对应的三个装料筒相连且相通,每个压盘上均连接挡料块,每块挡料块均能够挡住同侧的分节管,两个存储箱顶部均连接有进料管,两个进料管上均装配有盖子。
1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
接有把手。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医疗箱,具备以下优点:1、通过将医疗器械分类放置在分隔架上,在医生拿取所需器械时更加方便,并且通过压紧板的压紧能够对器械起到固定作用,避免本装置在移动中器械之间相互碰撞磨损;2、在医生将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向外侧拉动打开时,通过拉绳与第三连接块的配合,将自动使压紧板向上移动不再夹紧器械,医生便可及快速拿取所需器械,不会耽误就诊;3、在限位块的作用下能够对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进行限位,使得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呈水平状态平移打开,避免出现偏移卡住的现象,同时卡块可固定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在打开后,不会随意移动;4、在将第一装料箱与第二装料箱关闭时,通过第七连接块挤压第六连接块向下移动,进而使压盘向下移动挤压消毒水,使得消毒水从喷料口喷出对器械进行消毒,如此达到自动消毒的效果,提高安全性;5、存储箱用于存储消毒水,可自动添加至装料筒内,无需人工多次添加,减轻人工操作的麻烦。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17.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剖视图。
18.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剖视图。
19.图5为本发明分类机构的剖视图。
20.图6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21.图7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22.图8为本发明打开机构的剖视图。
23.图9为本发明打开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24.图10为本发明稳定机构的剖视图。
25.图11为本发明稳定机构的a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2为本发明消毒机构的剖视图。
27.图13为本发明消毒机构的部分剖视图。
28.图14为本发明消毒机构的b部分放大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5为本发明加料机构的剖视图。
30.图16为本发明加料机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其中:1-第一装料箱,2-第二装料箱,3-卡环,4-连接座轴,5-连接带,6-导轨,7-第一连接块,8-分类机构,81-分隔架,82-隔离网,9-固定机构,91-第一连接杆,92-第二连接块,93-压紧板,94-压紧弹簧,10-打开机构,101-连接滑轮,102-第三连接块,103-拉绳,11-稳定机构,111-限位块,112-卡块,113-第四连接块,114-连接弹簧,12-消毒机构,121-装料筒,122-第一出料管,123-喷料口,124-压盘,125-第一复位弹簧,126-第二连接杆,127-第
五连接块,128-第六连接块,129-第二复位弹簧,1210-第七连接块,13-加料机构,131-存储箱,132-第二出料管,133-进料管,134-挡料块。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33.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医疗箱,在图1-4中示出,包括有第一装料箱1、第二装料箱2、卡环3、连接座轴4、连接带5、导轨6、第一连接块7、分类机构8、固定机构9和打开机构10,第一装料箱1右侧放置有第二装料箱2,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相互接触,第一装料箱1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用于固定第二装料箱2的卡环3,两个卡环3均与第二装料箱2卡接配合,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顶部均安装有连接座轴4,两个连接座轴4之间转动式设有便于携带本装置的连接带5,第一装料箱1内后壁右侧设有导轨6,第二装料箱2内后壁左侧也设有用于导向的导轨6,两个导轨6之间滑动式且转动式连接有第一连接块7,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连接有把手,如此便于医生拉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打开,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设有便于分类放置医疗器械的分类机构8,分类机构8上设有能够压紧医疗器械的固定机构9,固定机构9上设有打开机构10。
34.在图2和图5中示出,分类机构8包括有分隔架81和隔离网82,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部均焊接有分隔架81,两个分隔架81中间均有两块隔板组成,两个分隔架81前后两侧均均匀设有六个隔离网82,两个分隔架81相互接触。
35.在图2、图6和图7中示出,固定机构9包括有第一连接杆91、第二连接块92、压紧板93和压紧弹簧94,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顶部均前后对称焊接有第一连接杆91,每根第一连接杆91上均均匀滑动式设有三块第二连接块92,每块第二连接块92均与同侧的分隔架81滑动配合,从前往后每纵向同一水平面的两块第二连接块92之间均连接有用于压紧医疗器械的压紧板93,每块压紧板93均位于对应的分隔架81的内部,且与分隔架81滑动配合,除最上部的四块第二连接块92外,其余的第二连接块92与同侧的第一连接杆91之间均连接有压紧弹簧94,最上部的四块第二连接块92的左边两块均与第一装料箱1内顶部之间也连接有压紧弹簧94,且最上部的四块第二连接块92的右边的两块均与第二装料箱2内顶部之间也连接有压紧弹簧94,最上部的四根压紧弹簧94均套在同侧的第一连接杆91上。
36.在图8和图9中示出,打开机构10包括有连接滑轮101、第三连接块102和拉绳103,两个分隔架81后部均均匀转动式设有三个用于限位的连接滑轮101,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后侧均连接有第三连接块102,位于第一装料箱1内后部的三块第二连接块92与第二装料箱2内的第三连接块102之间均连接有能过间接使压紧板93上移的拉绳103,位于第二装料箱2内后部的三块第二连接块92与第一装料箱1内的第三连接块102之间也均连接有拉绳103,每根拉绳103均绕过同侧的连接滑轮101,且每根拉绳103均具有弹性。
37.本装置用于放置一些医疗器械便于及时取出就诊使用,在需要将器械放置在本装置内部时,医生可先转动两个卡环3,将卡环3转动180度,使得卡环3不再固定第二装料箱2,然后医生便可向外侧拉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使得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带动对应的导轨6向外侧移动,第一连接块7随之转动,连接座轴4、分类机构8整体、打开机构10整体与固定机构9整体也将随着向外侧移动,连接带5也将被拉着往外扩,卡环3便随着第
一装料箱1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同时带动对应的第三连接块102向外侧移动,使得两块第三连接块102相互远离,进而拉动对应的拉绳103,连接滑轮101随之转动,拉绳103将拉动后部对应的第二连接块92向上移动,使得后部的第二连接块92带动压紧板93与前部的第二连接块92向上移动,压紧弹簧94随之压缩,因拉绳103具有弹性,在第二连接块92移动至极限后,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继续相互远离,使得拉绳103继续被拉动变形伸长,两个分隔架81相互远离将不再相互接触,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打开至合适的位置后,这时的第一连接块7呈横向状态,医生便可将器械分类放置在两个分隔架81上,可通过分隔架81上的隔板分类放置,在器械放置完毕后,医生便可向内侧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使得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相互靠近,进而带动分类机构8整体与固定机构9整体向内侧移动复位,器械也将随着分隔架81移动,同时打开机构10整体也将向内侧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进而带动连接座轴4向内侧移动,使得连接带5逐渐内缩复位,两块第三连接块102相互靠近使得拉绳103逐渐放松,这时第二连接块92便会在压紧弹簧94的复位作用下带动压紧板93向下移动复位,使得压紧板93将医疗器械夹紧,这时的压紧弹簧94处于压缩状态,将通过压缩的力使压紧板93压紧器械,避免器械随意滚动相互碰撞,后部的第二连接块92向下移动也将拉动拉绳103复位,使得拉绳103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回到初始形状,连接滑轮101随之反转复位,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向内侧移动也将带动对应的导轨6向内侧移动,两个导轨6相互靠近将推动第一连接块7反向转动,使得第一连接块7逐渐回到纵向状态,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向内侧移动相互接触,且两个分隔架81也相互接触后,医生便可反向转动两个卡环3,将卡环3反转180度复位,使得卡环3与第二装料箱2接触,进而卡住第二装料箱2,避免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打开,接着医生便可手提连接带5,可带着本装置移动,在需要外出就诊时,可直接提着本装置去到就诊地点,如此更加便携方便,在就诊时需要将器械取出时,可重复上述操作,进而通过打开机构10使压紧板93向上移动不再夹紧器械,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打开后,压紧板93将自动上移,医生便可将器械取出,在器械使用完毕放回分隔架81后,医生将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关闭,压紧板93也将下移复位重新压紧器械,进而对器械起到防护的作用,如此在就诊时可快速拿取所需器械,避免耽误治疗时间,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部的分隔架81可放置多种类的器械,通过分类放置的方式在拿取时更为方便。
3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在图1、图2、图10和图11中示出,还包括有稳定机构11,稳定机构11包括有限位块111、卡块112、第四连接块113和连接弹簧114,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底部之间滑动式设有用于限位的限位块111,限位块111为双向t字型,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下部均滑动式设有第四连接块113,两块第四连接块113后侧均连接有能够起到固定作用的卡块112,左部卡块112位于第一装料箱1内部,并且与第一装料箱1滑动配合,右部卡块112位于第二装料箱2内部,且与第二装料箱2滑动配合,两块卡块112后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为斜面,两块卡块112均与限位块111接触配合,左部卡块112与第一装料箱1内部之间连接有连接弹簧114,右部卡块112与第二装料箱2内部之间也连接有连接弹簧114。
39.在医生将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打开时,医生向外侧拉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同时带动对应的卡块112与第四连接块113向外侧
移动,在限位块111的作用下将对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呈水平状态向外侧移动,在卡块112向外侧移动与限位块111的t字边接触时,卡块112继续向外侧移动,将在自身斜面的作用下向前侧移动,连接弹簧114随之压缩,进而带动第四连接块113向前侧移动,在卡块112继续向外侧移动越过限位块111的t字边后,卡块112将会在连接弹簧114的复位作用下带动第四连接块113向后侧移动复位,如此可稳固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避免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在移动时因不受控制而偏移,同时避免打开后的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随意移动,在需要将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关闭时,医生可先向前侧拉动第四连接块113,带动卡块112向前侧移动,连接弹簧114随之压缩,卡块112向前侧移动将不再被限位块111挡住,医生便可向内侧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使得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带动对应的卡块112与第四连接块113向内侧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将沿着限位块111向内侧移动,在卡块112不再与限位块111的t字边对齐后,医生便可松开第四连接块113,使得卡块112在连接弹簧114的复位作用下带动第四连接块113向后侧移动复位,医生便可继续向内侧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关闭。
40.在图2、图12、图13和图14中示出,还包括有消毒机构12,消毒机构12包括有装料筒121、第一出料管122、喷料口123、压盘124、第一复位弹簧125、第二连接杆126、第五连接块127、第六连接块128、第二复位弹簧129和第七连接块1210,两个分隔架81前部均均匀设有三组用于存储消毒水的装料筒121,每组装料筒121共两个,并呈左右对称分布,每个装料筒121底部均连接有第一出料管122,每根第一出料管122上侧均连接有用于喷出消毒水的喷料口123,每个喷料口123均与同侧的隔离网82对齐,每个装料筒121内部均滑动式设有能够挤压消毒水喷出的压盘124,每个压盘124底部与同侧的装料筒121内部之间均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25,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部前侧壁均设有第二连接杆126,两根第二连接杆126上均滑动式设有第五连接块127,每块第五连接块127后侧均连接有第六连接块128,每块第五连接块127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杆126之间均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29,两块第六连接块128均与同侧的六个压盘124相连,两块第六连接块128下部均为斜坡状,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内底部前侧均连接有第七连接块1210,第一装料箱1内的第七连接块1210与第二装料箱2内的第六连接块128接触配合,第二装料箱2内的第七连接块1210与第一装料箱1内的第六连接块128接触配合。
41.在图1、图2、图15和图16中示出,还包括有加料机构13,加料机构13包括有存储箱131、第二出料管132、进料管133和挡料块134,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顶部均连接有用于存储消毒水的存储箱131,两个存储箱131底部均左右对称设有用于流通消毒水的第二出料管132,左部的两根第二出料管132贯穿第一装料箱1内部,右部的两根第二出料管132贯穿第二装料箱2内部,每根第二出料管132均通过分节管与对应的三个装料筒121相连且相通,每个压盘124上均连接用于挡住消毒水的挡料块134,每块挡料块134均能够挡住同侧的分节管,两个存储箱131顶部均连接有进料管133,两个进料管133上均装配有盖子。
42.在医生使用本装置时可将进料管133上的盖子卸下,然后将消毒水经进料管133注入存储箱131内部,消毒水将流进第二出料管132内,在消毒水注入完毕后,医生将盖子放回进料管133上,在医生需要拿取器械使用时,医生向外侧拉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消毒机构12整体将随着向外侧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同时带动对应的第七连接
块1210向外侧移动,使得两块第七连接块1210相互远离,初始时第一复位弹簧125处于压缩状态,而第二复位弹簧129处于拉伸状态,在第七连接块1210不再与第六连接块128接触后,第五连接块127便会在第二复位弹簧129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压盘124同时会在第一复位弹簧125复位作用下向上移动复位,第六连接块128便随着向上移动,压盘124向上移动同时带动挡料块134向上移动,在挡料块134不再挡住分节管后,第二出料管132内的消毒水便会经分节管均匀流满装料筒121内部,在医生将医疗器械拿出使用后,医生便可将初步清洁后的医疗器械放回分隔架81上,接着医生便可将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关闭,医生向内侧移动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将带动消毒机构12整体向内侧移动复位,使得两块第七连接块1210相互靠近,同时第六连接块128也逐渐靠近第七连接块1210,在第六连接块128与第七连接块1210相互接触上时,第七连接块1210将挤压第六连接块128上的斜面,进而使第六连接块128向下移动,使得第六连接块128带动第五连接块127向下移动,第二复位弹簧129随之拉伸,第六连接块128进而带动压盘124与挡料块134向下移动,压盘124便挤压装料筒121内的消毒水,挡料块134便挡住分节管,避免消毒水流出,压盘124挤压消毒水,将使消毒水经第一出料管122从喷料口123喷出,进而透过隔离网82喷至分隔架81上的医疗器械上,可对医疗器械进行二次消毒,避免在下次使用时对患者伤口处造成二次感染,进而提高安全性,如此在消毒机构12的作用下医生将第一装料箱1与第二装料箱2关闭后,消毒水将会自动喷出对内部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无需人工操作完成,并且存储箱131内部存储较多的消毒水,将会自动添加至装料筒121内使用,更加方便。
43.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