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

2022-10-22 02:23: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结构(1),用于和大腿连接;第二支撑结构(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的下侧,用于和小腿连接;第一模拟机构(3),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2)之间,一端和第一支撑结构(1)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结构(2)连接,用于模拟人体膝关节外侧的运动中心轨迹;第二模拟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和第二支撑结构(2)之间,位于所述第一模拟机构(3)的相对侧,一端和第一支撑结构(1)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结构(2)连接,用于模拟人体膝关节内侧的运动中心轨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1)包括:第一弧形板(101);第一连接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弧形板(101)的两端连接;第一凸耳(102),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板(101)的两端,所述第一凸耳(102)背离所述第一弧形板(10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14);套筒(109),固定在所述第一弧形板(101)的一侧,所述第一弧形板(101)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套筒(109)连通;六维力传感器(110),设置在所述套筒(109)内;第一盖板(111),分别与所述六维力传感器(110)、套筒(109)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弧形垫片(106),设置在所述六维力传感器(110)背离第一盖板(111)的一侧,所述弧形垫片(106)与所述六维力传感器(110)可拆卸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108),位于所述弧形垫片(106)和所述六维力传感器(110)之间,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垫片(108)与弧形垫片(106)、六维力传感器(110)可拆卸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结构(2)包括:第二弧形板(201);第二连接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弧形板(201)的两端连接;第二凸耳(202),数量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二弧形板(201)的两端,所述第二凸耳(202)背离所述第二弧形板(20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拟机构(3)包括:第三连接件(306),其包括第一插杆(3061),所述第一插杆(3061)的一端插装在其中一个第一凸耳(102)上的第一凹槽(114)内,所述第一插杆(3061)和第一凸耳(10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插杆(3061)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一插杆(3061)垂直,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分别穿设固定有第一凸块(3063)和第二凸块(3064);第四连接件(303),位于所述第三连接件(306)下侧,其包括第二插杆(3031),所述第二插杆(3031)的一端插装在其中一个第二凸耳(202)上的第二凹槽(203)内,所述第二插杆
(3031)和第二凸耳(20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二插杆(3031)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第二插杆(3031)垂直,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端分别穿设固定有第三凸块(3033)和第四凸块(3034);第一连杆(302),其包括第一杆体(3021),所述第一杆体(302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三安装孔(3022);第二连杆(304),其包括第二杆体(3041),所述第二杆体(304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四安装孔(3042);第一盖板(301),其包括第一盘体(3011),所述第一盘体(3011)上开设有贯穿第一盘体(3011)的第一直槽(3012)、第二直槽(3016)、第一弧形槽(3014)和第二弧形槽(3015),其中,所述第一直槽(3012)和第二直槽(3016)对称设置,第一弧形槽(3014)和第二弧形槽(3015)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直槽(3012)和第一弧形槽(3014)相邻设置;第二盖板(305),其包括第二盘体(3051),所述第二盘体(3051)上开设有贯穿第二盘体(3051)的第三直槽(3052)、第四直槽(3056)、第三弧形槽(3054)和第四弧形槽(3055),其中,所述第三直槽(3052)和第四直槽(3056)对称设置,第三弧形槽(3054)和第四弧形槽(3055)对称设置,所述第三直槽(3052)和第三弧形槽(3054)相邻设置;其中,所述第一凸块(3063)的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四安装孔(3042)和第三直槽(3052),所述第一凸块(306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直槽(3012);所述第二凸块(306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弧形槽(3054),所述第二凸块(306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其中一个第三安装孔(3022)和第一弧形槽(3014);所述第三凸块(3033)的一端依次穿过另一个第四安装孔(3042)和第四弧形槽(3055),所述第三凸块(303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弧形槽(3015);所述第四凸块(303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四直槽(3056),所述第四凸块(303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另一个第三安装孔(3022)和第二直槽(30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拟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件(401),其包括第三插杆(4011),所述第三插杆(4011)的一端插装在另一个第一凸耳(102)上的第一凹槽(114)内,所述第三插杆(4011)和第一凸耳(10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三插杆(4011)的另一端与第一齿弧(401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弧(4013)上开设有第五弧形槽(4014);第二传动件(403),其包括第四插杆(4031),所述第四插杆(4031)的一端插装在另一个第二凸耳(202)上的第二凹槽(203)内,所述第四插杆(4031)和第二凸耳(202)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四插杆(4031)的另一端与第二齿弧(40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齿弧(4033)与所述第一齿弧(4013)啮合;结构相同的第三连杆(402)和第四连杆(405),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动件(403)的两侧,所述第三连杆(4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齿弧(4013)和第四连杆(405)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弧(4033)和第四连杆(405)的另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02)和第四连杆(405)的中部穿设有第五连接件(404),所述第五连接件(404)卡装在所述第五弧形槽(4014)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骨骼仿生支具,包括:第一支撑结构,用于和大腿连接;第二支撑结构,位于第一支撑结构的下侧,用于和小腿连接;第一模拟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一端和第一支撑结构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结构连接,用于模拟人体膝关节外侧的运动中心轨迹;第二模拟机构,设置在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之间,位于第一模拟机构的相对侧,一端和第一支撑结构连接,另一端和第二支撑结构连接,用于模拟人体膝关节内侧的运动中心轨迹。本发明能减少穿戴后外骨骼仿生支具运动在人体皮肤表面的滑移,降低人机交互力,消除人体穿戴支具时因运动学不兼容产生的不适感,实用性强,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刘更 宫瑞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北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17
技术公布日:2022/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