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14:55: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2.雷电过电压、雷击电磁脉冲及线路中供电电压异常突变时,常出现电涌(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并造成用电系统和用电设备损坏,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各式各样的电涌保护器出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涌保护器用于抑制线路上的电涌,并泄放线路上的过电流。浪涌保护器也叫防雷器,是一种为各种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讯线路提供安全防护的电子装置。当电气回路或者通信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3.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交流50/60hz或直流,额定电压2000v以下的供电系统中,对间接雷电和直接雷电影响或其他瞬时过压的电涌进行保护,适用于家庭住宅、第三产业以及工业领域电涌保护的要求。
4.浪涌保护器一般包括电压敏感元件、释放装置、指示装置等,而释放装置又包括弹簧和导电体,其中导电体通过焊接条与电压敏感元件的电极片焊接,当通过电涌保护器的电压超过其额定值时,电极片发热使焊接条融化,释放装置的导电体在弹簧的作用下与电极片分离。正常状态下,浪涌保护器内部的压敏电阻处于高阻值,相当于开路状态,当出现雷击时,在高电压作用下,压敏电阻阻值迅速减小,类似短路状态,通过压敏电阻向大地传导雷击电流,消除因雷击造成的过电压。
5.原有的浪涌保护器上的螺丝穿过导电金属体,导电金属体之间为多层石墨,从而实现对石墨的固定安装;同时原有的模块部分没有插接脚,不具有插拔功能,且原有的排针裸露在外,脱扣不稳定。
6.原有的排针是裸露的,改进:现有设置有塑料件对其进行包裹防护;
7.改进:保险片、电极、与框架通过焊锡的方式连接,当受热时,锡会熔掉,使得保险片、电极和插脚之间脱离固定状态,便于进行脱扣。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浪涌保护器,其不会破坏多层石墨导电体的结构,具备插拔功能,且能够保护裸露的排针,实现稳定的脱扣。
9.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10.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底座和插芯组件,所述底座包括的截面为u形,所述u形底座的两端具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插芯组件内设有防浪涌模块,所述插芯组件与所述底座能够电连接,所述插芯组件的壳体内包括石墨组件、pcb组件、金属电极;所述石墨组件为石墨片与绝缘层形成的叠层,所述叠层的左右两片石墨与两个金属电极连接,pcb组件包括pcb板和金属排针,所述金属排针与石墨片连接;
1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石墨片和所述绝缘层卡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插芯组件的底部具有两个插接脚,两个所述金属电极可分别与所述插接脚电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插接脚对应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叠层右侧的金属电极与保险片以及框架通过锡焊的方式连接,所述框架与插接脚电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排针的可视部分被塑料件包裹防护。
14.进一步的,所述插芯组件的壳体侧部具有弹性凸起,所述底座设有可与所述弹性凸起配合的卡槽。
15.进一步的,所述保险片连接于弹簧的下端,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
16.进一步的,所述插槽为u形结构槽,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边结构件具有弹性从而能够挤压固定所述插脚。
17.进一步的,所述插芯组件的数量为多个。
1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插芯组件内的石墨组件数量为多个。
19.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可以取得如下技术效果:
20.原有的浪涌保护器上的螺丝穿过设置的导电金属体,导电金属体之间形成多层石墨,本发明的多层石墨和绝缘体卡合固定于壳体内,本发明不设置螺丝穿过导电金属体,减少了在导电金属体上开孔的步骤,简化了工艺,降低装配难度。
21.本发明的浪涌保护器的插芯模块底部设置有插接与底座;实现快速插拔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度。
22.本发明的浪涌保护器设置有塑料件对排针进行包裹防护,提升了排针使用寿命。
23.本发明的浪涌保护器中保险片、电极、与框架通过焊锡的方式连接,当受热时,锡会熔掉,使得保险片、电极和插脚之间脱离固定状态,便于进行脱扣。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发明浪涌保护器的结构俯视图。
25.图2为本发明浪涌保护器的结构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参见图1和图2,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底座9和插芯组件,所述底座9包括的截面为u形,所述u形底座的两端具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插芯组件内设有防浪涌模块,所述插芯组件与所述底座能够电连接,所述插芯组件的壳1内包括石墨组件2、pcb组件、金属电极;所述石墨组件为石墨片与绝缘层形成的叠层,所述叠层的左右两片石墨与两个金属电极连接,pcb组件包括pcb板和金属排针5,所述金属排针5与石墨片连接;
28.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石墨片和所述绝缘层卡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插
芯组件的底部具有两个插接脚3,两个所述金属电极可分别与所述插接脚电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插接脚对应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电连接。
29.所述叠层右侧的金属电极7与保险片6以及框架8通过锡焊的方式连接,所述框架与插接脚电连接。
30.所述排针的可视部分被塑料件4包裹防护,塑料件4对排针5进行包裹防护,提升了排针使用寿命。
31.所述插芯组件的壳体侧部具有弹性凸起,所述底座设有可与所述弹性凸起配合的卡槽。
32.所述保险片6连接于弹簧的下端,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
33.所述插槽为u形结构槽,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边结构件具有弹性从而能够挤压固定所述插脚。
34.所述插芯组件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插芯组件内的石墨组件数量为多个。
35.上述浪涌保护器的导电体和绝缘体卡合固定于壳体内,没有螺丝穿过导电体,避免了对导电体结构的破坏。
36.上述浪涌保护器的插芯模块底部设置有插接与底座;实现快速插拔功能,提高了使用的便利度。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底座和插芯组件,所述底座包括的截面为u形,所述u形底座的两端具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插芯组件内设有防浪涌模块,所述插芯组件与所述底座能够电连接,所述插芯组件的壳体内包括石墨组件、pcb组件、金属电极;所述石墨组件为石墨片与绝缘层形成的叠层,所述叠层的左右两片石墨与两个金属电极连接,pcb组件包括pcb板和金属排针,所述金属排针与石墨片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石墨片和所述绝缘层卡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插芯组件的底部具有两个插接脚,两个所述金属电极可分别与所述插接脚电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插接脚对应设有插槽,两个所述插槽与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中,所述叠层右侧的金属电极与保险片以及框架通过锡焊的方式连接,所述框架与插接脚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中,所述排针的可视部分被塑料件包裹防护。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中,所述插芯组件的壳体侧部具有弹性凸起,所述底座设有可与所述弹性凸起配合的卡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中,所述保险片连接于弹簧的下端,所述弹簧的上端连接于所述壳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中,所述插槽为u形结构槽,所述u形结构的两侧边结构件具有弹性从而能够挤压固定所述插脚。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中,所述插芯组件的数量为多个。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浪涌保护器,其中,每个所述插芯组件内的石墨组件数量为多个。

技术总结
一种浪涌保护器,包括底座和插芯组件,所述底座包括的截面为U形,所述U形底座的两端具有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所述插芯组件内设有防浪涌模块,所述插芯组件与所述底座能够电连接,所述插芯组件的壳体内包括石墨组件、PCB组件、金属电极;所述石墨组件为石墨片与绝缘层形成的叠层,所述叠层的左右两片石墨与两个金属电极连接,pcb组件包括pcb板和金属排针,所述金属排针与石墨片连接;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凹槽,所述石墨片和所述绝缘层卡合于所述凹槽内。槽内。槽内。


技术研发人员:郑铁如 徐旭阳 郑铁颖 韩丹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泰科天唯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3
技术公布日:2022/11/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