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2:1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


背景技术:

2.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电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其铁芯与绕线容易因温升效果产生感量变化,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会直接影响电感器的正常工作,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感器(授权公告号cn209804394u),该专利技术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散热装置将外壳内部的热量排出,保证铁芯和金属线圈的低温度运行,从而增加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散热时不够显著,不但导致电感器的故障率高,同时也导致能源消耗比较大,从而较为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包括主板,所述主板的顶部中间处安装有电感器主体,所述电感器主体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安装在主板的上部,所述电感器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导热铜块,导热铜块的顶部安装有导热铜管,且导热铜块与导热铜管设置在两个散热片的内侧之间,所述散热片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顶盖,所述散热片的后部安装有防尘板,所述散热片的前部安装有散热扇,所述主板的上部对应散热扇的位置处安装有换热散热器。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散热器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管,所述换热散热器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管,且出水管与进水管的管径相同。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板的外部靠近换热散热器的位置处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通过水管连接有小循环泵,且小循环泵的出液端与进水管的进水端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铜管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出水端与水箱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导热铜管的进水端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管的出水端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顶盖的内部中间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侧中间处安装有吹风扇,且散热顶盖通过连接架与吹风扇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顶盖的内部对应吹风扇上部位置处安装有灰尘吸附布,所述散热顶盖的内顶部中间处安装有进风窗。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顶盖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连接杆,所述散热片的内部对应螺纹连接杆的位置处均刻蚀有螺纹连接槽,且螺纹连接杆与螺纹连接槽之间相互啮合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在使用时,通过螺纹连接杆与螺纹连接槽的配合,便捷的将散热顶盖安装在散热片上,则可以通过吹风扇对电感器主体上的热量进行吹风,配合着散热片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时的效果。
15.2、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电感器主体的散热效果,通过导热铜块将电感器主体上的热量传递至导热铜管中,从而能够通过导热铜管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通过回水管将导热铜管中的冷却液灌入水箱中,通过小循环泵将冷却液灌入换热散热器,通过散热扇将冷却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从连接管再次灌入导热铜管中,从而能够实现水循坏散热,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中导热铜管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中散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主板;2、电感器主体;3、散热片;4、导热铜块;5、导热铜管;6、散热顶盖;7、防尘板;8、散热扇;9、换热散热器;10、出水管;11、进水管;12、回水管;13、水箱;14、小循环泵;15、连接管;16、连接架;17、吹风扇;18、灰尘吸附布;19、进风窗;20、螺纹连接杆;2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多效散热电感器,包括主板1,主板1的顶部中间处安装有电感器主体2,电感器主体2的外部两侧对称设置有散热片3,且散热片3安装在主板1的上部,电感器主体2的顶部安装有导热铜块4,导热铜块4的顶部安装有导热铜管5,且导热铜块4与导热铜管5设置在两个散热片3的内侧之间,散热片3的顶部安装有散热顶盖6,散热片3的后部安装有防尘板7,散热片3的前部安装有散热扇8,主板1的上部对应散热扇8的位置处安装有换热散热器9。
21.在图1中:换热散热器9的出水端安装有出水管10,换热散热器9的进水端安装有进水管11,且出水管10与进水管11的管径相同,通过出水管10实现换热散热器9进行出水,通过进水管11进行进水,实现水循环使用。
22.在图1-2中:主板1的外部靠近换热散热器9的位置处安装有水箱13,水箱13的底部通过水管连接有小循环泵14,且小循环泵14的出液端与进水管11的进水端连通,通过回水管12将导热铜管5中的冷却液灌入水箱13中,通过小循环泵14将冷却液灌入换热散热器9。
23.在图1-2中:导热铜管5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水管12,回水管12的出水端与水箱13的进水端连通,导热铜管5的进水端连接有连接管15,且连接管15的进水端与出水管10的出水
端连通,通过导热铜块4将电感器主体2上的热量传递至导热铜管5中,从而能够通过导热铜管5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通过回水管12将导热铜管5中的冷却液灌入水箱13中,通过小循环泵14将冷却液灌入换热散热器9,通过散热扇8将冷却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从连接管15再次灌入导热铜管5中,从而能够实现水循坏散热。
24.在图1与3中:散热顶盖6的内部中间处固定安装有连接架16,连接架16的内侧中间处安装有吹风扇17,且散热顶盖6通过连接架16与吹风扇17连接,通过连接架16将吹风扇17与散热顶盖6进行连接。
25.在图1与3中:散热顶盖6的内部对应吹风扇17上部位置处安装有灰尘吸附布18,散热顶盖6的内顶部中间处安装有进风窗19,通过进风窗19处的灰尘吸附布18将灰尘吸附,减少吹风扇17排出的灰尘。
26.在图1与3中:散热顶盖6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贯穿开设有连接孔21,连接孔21的内部均设置有螺纹连接杆20,散热片3的内部对应螺纹连接杆20的位置处均刻蚀有螺纹连接槽,且螺纹连接杆20与螺纹连接槽之间相互啮合连接,通过将螺纹连接杆20穿过连接孔21与螺纹连接槽的啮合,便捷的将散热顶盖6安装在散热片3上。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螺纹连接杆20与螺纹连接槽的配合,便捷的将散热顶盖6安装在散热片3上,则可以通过吹风扇17对电感器主体2上的热量进行吹风,配合着散热片3进行散热,提高散热时的效果。为了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电感器主体2的散热效果,通过导热铜块4将电感器主体2上的热量传递至导热铜管5中,从而能够通过导热铜管5中的冷却液将热量带走,通过回水管12将导热铜管5中的冷却液灌入水箱13中,通过小循环泵14将冷却液灌入换热散热器9,通过散热扇8将冷却液进行降温,降温后的冷却液从连接管15再次灌入导热铜管5中,从而能够实现水循坏散热,实现多效果散热,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电感器主体2使用时的稳定性。
28.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