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童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系统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0:31:22
本技术涉及医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评估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的系统和方法,以及涉及一种协助辅助诊断中枢性性早熟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曾在中华儿科杂志中定义,女性性早熟定义为7.5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而性早熟又分为中枢性、外周性和部分性。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是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启动,而外周性者为性腺轴无启动。病因不明的中枢性性早熟,称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diopathic centralprecocious puberty,icpp),是女童性早熟的最常见病因。单纯乳房早发育是部分性性早熟,也称为变异性性早熟;是wilkins l(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endocrinedisorders of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springfield,il:charles c.thomas;1957)最早定义的,女童在7.5岁以前出现孤立性乳房发育,而不伴随其他性成熟的表现。单纯乳房发育是一良性过程,不影响患儿正常青春期发育,不需要干预。而女童中枢性性早熟,也是以乳房发育为首发症状。过早发生的cpp会导致女孩月经初潮过早,可能身高潜能不能充分发挥,或有精神心理问题,需及时诊治。故及时识别出是真性性早熟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乳房早发育患儿过于积极的干预,又造成患儿及家长不必要的焦虑。既往,中枢性性早熟诊断金标准为“gnrh激发试验”,目前基础性激素对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日益重视,但高度怀疑时仍需要gnrh激发试验。gnrh激发试验非生理性的性质,不能真实反映性腺发育水平,且需多次采血,耗时长,儿童痛苦多,患儿及家长难以接受。
技术实现思路
1、需要更便捷、有效的方法及时准确诊断性早熟。目前对基础lh值在性早熟诊断价值的研究越来越多,基础lh对性早熟诊断的特异性较高,但是文献诊断cpp有不同的界值,诊断cpp的临界值较难确定。盆腔超声,包括子宫长径、卵巢容积,对性早熟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是该指标在中枢性性早熟与单纯乳房发育群体中,有较多重叠,单独指标预测价值不足。另有模型中,将性发育启动年龄(乳房开始发育)作为预测指标,但是性发育启动年龄,很多家长及患儿无法准确回忆,存在回忆偏倚。我们的目的是构建一个基于乳房早发育女童的性早熟疾病诊断模型,以及时识别出真性性早熟的患儿,同时又不造成过度诊治。
2、1.一种受试者中枢性性早熟(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cpp)的诊断系统,其中,包括:
3、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获取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及体重指数(bmi);以及
4、计算罹患中枢性性早熟概率的模块,其用于利用数据采集模块中获取的上述数据信息进行计算,从而计算出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p)。
5、2.根据项1所述的系统,其还包括:
6、分组模块,在所述分组模块中预存有默认的中枢性性早熟分组参数,并且依据该分组参数,对所述计算得到的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p)进行分组,从而对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风险进行分组。
7、3.根据项1或2所述的系统,其中,
8、在计算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的模块中,用于计算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概率(p)的变量包括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及bm;
9、优选受试者为年龄在6~9岁范围内的女童。
10、4.根据项3所述的系统,其中
11、在计算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的模块中,预先存储有基于现有数据中利用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及bmi的数据拟合而成的用于计算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公式一、公式二及公式三。
12、5.根据项4所述的系统,其中,
13、所述公式一是将现有数据中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的数据利用lasso-logistic拟合得到的计算公式。
14、6.根据项4所述的系统,其中,
15、所述公式二是将现有数据中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及bmi的数据利用lasso-logistic拟合得到的计算公式。
16、7.根据项4所述的系统,其中,
17、所述公式三是将现有数据中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或年龄及bmi的数据利用lasso-logistic拟合得到的计算公式。
18、8.根据项3~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
19、所述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是指受试者任何一天的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浓度;
20、所述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是指受试者任何一天的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的基础卵泡刺激素浓度;
21、所述雌二醇(e2)水平是指受试者任何一天的晨起空腹静脉血中的基础雌二醇浓度;
22、所述子宫长径是指受试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得到的宫体图像上宫底部至宫颈内口的距离;
23、所述卵巢容积是指受试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得到的单侧卵巢图像上的长、宽、厚度的乘积*0.5233,取两侧卵巢容积的平均值;
24、所述骨龄是指通过影像学确定的左手掌指骨、腕骨及桡尺骨下端的骨化中心的发育程度。
25、9.根据项1所述的系统,其中,公式一为:
26、
27、其中,p为计算出的受试者罹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a、b、c、d、e为无单位参数;
28、在计算中枢性性早熟的模块中,基于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及骨龄/年龄与a、b、c、d、e的取值带入公式一进行计算。
29、10.根据项1所述的系统,其中,公式二为:
30、
31、其中,p为计算出的受试者罹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a、b、c、d、e、f为无单位参数;
32、在计算中枢性性早熟的模块中,基于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及bmi与a、b、c、d、e、f的取值带入公式二进行计算。
33、11.根据项1所述的系统,其中,公式三为:
34、
35、其中,p为计算出的受试者罹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a、b、c、d、e、f、g为无单位参数;
36、在计算中枢性性早熟的模块中,基于受试者的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及bmi与a、b、c、d、e、f、g的取值带入公式三进行计算。
37、12.根据项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a为选自-11.83~-5.65中的任意数值;或者所述b为选自3.63~11.03中的任意数值;或者所述c为选自0.33~1.20中的任意数值;或者所述d为选自0.07~1.11中的任意数值;或者所述e为选自0.80~4.44中的任意数值。
38、13.根据项1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a为选自-11.57~-4.91中的任意数值;所述b为选自3.63~11.04中的任意数值;所述c为选自0.34~1.22中的任意数值;所述d为选自0.03~1.10中的任意数值;所述e为选自0.80~4.57中的任意数值;所述f为选自-0.06~0.15中的任意数值。
39、14.根据项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a为选自-12.26~-5.81中的任意数值;所述b为选自2.97~10.52中的任意数值;所述c为选自0.003~0.043中的任意数值;所述d为选自0.356~1.263中的任意数值;所述e为选自0.0~1.013中的任意数值;所述f为选自1.095~4.812中的任意数值;所述g为选自-0.06~0.148中的任意数值。
40、15.根据项2所述的系统,其中,
41、在所述分组模块中预存的分组依据为:
42、当计算出的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p)<10%时,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风险是低危;
43、当10%≤计算出的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p)<50%时,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风险是中风险;
44、当计算出的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p)≥50%时,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风险是高风险。
45、具体来说,本发明涉及如下内容:
46、本技术有益效果
47、临床医生可利用该疾病诊断模型评估一位乳房发育的女童,其发展为cpp的风险。且该疾病模型中的6个变量,包括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及bmi,均是在门诊诊疗中常规监测的,容易获得并且比较客观,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未增加医生的诊疗负担及家长的经济负担。
48、如果患者的cpp估计风险较低,临床医生可以选择随访监测,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减少家长及患儿的焦虑,而如果评估结果患cpp的概率很高,在充分评分性早熟的可能后果后,医生可能选择积极治疗,避免因延误治疗的不良后果。
49、在计算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概率的模块内拟合有用于计算受试者罹患中枢性性早熟的共三个模型,其中,模型1所应用公式一仅使用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的4个变量,更便捷,更加尊重受试者的个人隐私,适用场景更加广泛;模型2所应用公式二使用了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体重指数(bmi)在内的5个变量,相对于公式一增加了bmi,bmi较易获得,且比较客观,在引入参数bmi后,该模型的auc有升高;模型3所应用公式三使用了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雌二醇(e2)水平、子宫长径、卵巢容积、骨龄/年龄、bmi在内的6个变量,相对于公式二增加了雌二醇(e2)水平,引入了雌二醇水平后,进一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
50、模型1的开发队列的平均auc为0.956,验证队列的auc为0.908;开发队列与验证队列的auc均比较高,且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该疾病诊断模型较优;模型2中开发队列的平均auc为0.966,验证队列的auc为0.939,该模型的auc有升高,说明bmi对cpp诊断有一定影响;模型3中开发队列的平均auc为0.969,验证队列的auc为0.939;开发队列与验证队列的auc均比较高,且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说明该疾病诊断模型稳定可靠。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7467.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