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人工瓣膜假体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人工瓣膜假体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0:40:14

本专利涉及医疗器械,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人工瓣膜假体。

背景技术:

1、心脏瓣膜置换是医学上治疗瓣膜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包括外科置换和介入置换。无论哪种方式,随着时间推移,原本置换的患者会出现生物假体(主动脉瓣、肺瓣、二尖瓣或者三尖瓣)发生结构衰败的现象。衰败的模式包括瓣叶钙化、瓣叶损坏、支架断裂、瓣周漏等。

2、有研究报道置换生物瓣膜的平均寿命大概为10-15年,此寿命与制作工艺和个体化差异等方面有关。时间到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二次干预,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即使机械瓣膜的寿命较长,但因其材料为金属,生物相容性差,患者植入后需要终生抗凝血处理,另外机械瓣膜的瓣叶运动形式不同于生物瓣叶,无法达到血流动力学纠正的目的,此类瓣膜基本淘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瓣瓣膜假体,以克服现有存在的上述缺陷。

2、为了实现本专利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瓣膜假体,包括瓣膜体,所述瓣膜体的内部设有一个或多个通道,所述通道贯穿所述瓣膜体,每个所述通道内均设置有特斯拉阀结构;其中,

4、沿着所述通道的长度方向,由所述瓣膜体的流入端至所述瓣膜体的流出端为所述特斯拉阀结构的低阻方向,由所述瓣膜体的流出端至所述瓣膜体的流入端为所述特斯拉阀结构的高阻方向。

5、进一步地,所述特斯拉阀结构包括第一导流单元板、第二导流单元板、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

6、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和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相对设置在所述通道的内壁上;

7、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内侧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凸块;

8、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内侧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凸块;

9、多个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和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配合设置,从而构成所述特斯拉阀结构,以在所述通道内形成一条主通道以及与该所述主通道连通设置的多条分支通道。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包括第一导流板以及与所述第一导流板连接的第一圆弧过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的所述第一导流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的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板连接;

11、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包括第二导流板以及与所述第二导流板连接的第二圆弧过渡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的所述第二导流板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的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板连接;

12、所述第一凸块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导流单元板内侧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凸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一侧通道,所述第一凸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板之间,形成第一圆弧过渡通道,所述第一凸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一主通道,所述第一侧通道与所述第一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通道连通所述第一侧通道和所述第一主通道,以形成闭环设置的第一分支通道;

13、所述第二凸块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二导流单元板内侧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凸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二侧通道,所述第二凸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板之间,形成第二圆弧过渡通道,所述第二凸块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第二主通道,所述第二侧通道与所述第二主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圆弧过渡通道连通所述第二侧通道和所述第二主通道,以形成闭环设置的第二分支通道;

14、相邻的所述第二主通道和所述第一主通道依次连接,形成所述主通道;

15、所述第一分支通道和所述二分支通道沿着所述主通道的延伸方向,分布在所述主通道的两侧,且彼此错位设置。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为直线形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凸块为矩形第一凸块,所述矩形第一凸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直线形第一导流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矩形第一凸块与所述直线形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侧通道为直线形第一侧通道;

17、所述矩形第一凸块的一端为圆弧端,所述圆弧端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通道为半环形第一圆弧过渡通道;

18、所述第二导流板为直线形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凸块为矩形第二凸块,所述矩形第二凸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直线形第二导流板的长度方向相同,所述矩形第二凸块与所述直线形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侧通道为直线形第二侧通道;

19、所述矩形第二凸块的一端为圆弧端,所述圆弧端与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圆弧过渡通道为半环形第二圆弧过渡通道;

20、所述矩形第一凸块的另一端为尖头端,该所述尖头端的斜面与对应的所述直线形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主通道为直线形第一主通道;

21、所述矩形第二凸块的另一端为尖头端,该所述尖头端的斜面与对应的所述直线形所述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主通道为直线形所述第二主通道;

22、相邻的所述直线形第二主通道和所述直线形第一主通道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主通道。

23、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瓣膜体的流入端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流入端过渡板,所述流入端过渡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板连接,所述流入端过渡板与对应的所述直线形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进液过渡通道,所述进液过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

24、靠近所述瓣膜体的流出端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流出端过渡板,所述流出端过渡板与相邻的所述直线形第一导流板连接,所述流出端过渡板与对应的的所述直线形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出液过渡通道,所述出液过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

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板为弧形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凸块为弧形第一凸块,所述弧形第一凸块的外凸弧形表面能够覆盖所述弧形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板,所述弧形第一凸块与所述弧形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侧通道为弧形第一侧通道;

26、所述弧形第一凸块与所述第一圆弧过渡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圆弧过渡通道为半环形第一圆弧过渡通道;

27、所述第二导流板为弧形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凸块为弧形第二凸块,所述弧形第二凸块的外凸弧形表面能够覆盖所述弧形第二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板,所述弧形第二凸块与所述弧形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侧通道为弧形第二侧通道;

28、所述弧形第二凸块与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圆弧过渡通道为半环形第二圆弧过渡通道;

29、所述弧形第一凸块,对应所述弧形第二导流板的表面为内凹弧形表面,所述内凹弧形表面与所述弧形第二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一主通道为弧形第一主通道;

30、所述弧形第二凸块,对应所述弧形第一导流板的表面为内凹弧形表面,该所述内凹弧形表面与所述弧形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的所述第二主通道为弧形第二主通道;

31、相邻的所述弧形第二主通道和所述弧形第一主通道依次连接,以形成所述主通道。

32、进一步地,靠近所述瓣膜体的流入端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流入端过渡板,所述流入端过渡板与相邻的所述弧形第一导流板连接,所述流入端过渡板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板之间,形成进液过渡通道,所述进液过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

33、靠近所述瓣膜体的流出端的所述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流出端过渡板,所述流出端过渡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二圆弧过渡板连接,所述流出端过渡板与对应的所述弧形第一导流板之间,形成出液过渡通道,所述出液过渡通道与所述主通道连通。

34、进一步地,所述瓣膜体的流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流入孔,所述瓣膜体的流出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流出孔;

35、所述流入孔的孔壁内设置有流入端锥形面,所述流入孔通过所述流入端锥形面与所述进液过渡通道连通;

36、所述流出孔的孔壁内设置有流出端锥形面,所述流出孔通过所述流出端锥形面与所述进液过渡通道连通;

37、所述流入孔的孔壁与所述瓣膜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流入端连接部;

38、所述流出孔的孔壁与所述瓣膜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流出端连接部。

39、进一步地,所述瓣膜体的内部设置有优化孔;

40、沿所述瓣膜体的周向方向,位于所述通道两侧的所述瓣膜体的内部为空心结构。

41、进一步地,还包括框架,所述瓣膜体与所述框架之间设置有过渡层,所述瓣膜体通过所述过渡层与所述框架连接,或,所述瓣膜体直接与所述框架固化连接。

4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3、本技术通过在瓣膜体的内部设置有具特斯拉阀结构的通道,代替现有的人工瓣膜假体内的活动部件,即瓣叶,使得本技术的人工瓣膜假体的内部没有活动部件,没有活动部件也就不存在机械运动,没有机械运动,也就不存在疲劳效应的问题,从而可以解决现有人工瓣膜假体,因为存在瓣叶,瓣叶会产生机械运动,产生机械运动的瓣叶会因为疲劳效应,容易损坏的问题。

44、本技术的人工瓣膜假体,由于省掉了瓣叶以及针对瓣叶的裁膜、缝膜等工序,由此,本技术的人工瓣膜假体,工艺简单、可以自动化批量生产,提高合格率和生产效率。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841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