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医药医疗技术的改进,医疗器械制造及应用技术 > 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  >  正文

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

  • 国知局
  • 2024-07-12 10:42:55

本技术涉及眼睑撑开装置,具体是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

背景技术:

1、眼部检查或者对眼部进行手术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多种眼部疾病,根据手术类型和具体情况,需要使用多种工具,为了固定和保持患者眼睛张开的状态,以便医生更加方便地进行眼部的检查或者手术,需要使用到眼睑撑开器,传统的眼睑撑开器主要由两端固定胶垫和中央支架组成,眼睑撑开器的使用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观察眼部情况,同时也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是,传统的眼睑撑开器存在很多缺陷:

2、(1)传统眼睑撑开器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长时间佩戴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感、眼睑损伤等。同时,传统眼睑撑开器还存在着使用时不够稳定、不能适应不同眼型等问题。

3、(2)传统眼睑撑开器的支架通过一个固定环与眼睛接触,将眼睑向后撑开,但是接触的面积较小,容易滑动,不够稳定;当使用时间过长时,还可能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通过装置上设置的固定环撑开眼睑,通过调节扣调节撑开的大小,简单实用,能更加符合眼睛曲线形状,使用起来更加稳定和舒适,可以适用于不同眼型和佩戴者的需求。

2、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包括:弹簧架、固定环、调节扣;

3、所述弹簧架外形与人体眼部曲线形状相似,左侧设置所述调节扣,中间位置设置所述固定环撑开眼睑,右侧设有一个螺旋环。

4、优选的,所述弹簧架由3部分组成,上端位置为上弧杆,下端为下弧杆,右端位置设有螺旋环,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形状相同,凹面朝向位置相反,并且两杆的左右端点横向水平长度为3cm~5cm。

5、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分布在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上一体成型,朝向向内。

6、优选的,所述调节扣设于左侧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中间的位置,所述上弧杆连接所述调节扣的上杆,所述上杆上设有一个垂直于所述上杆的定位销,所述下弧杆连接所述调节扣的下杆,所述下杆上水平开设线性阵列的定位孔,数量不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间隙配合。

7、优选的,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上,所述固定环的结构形状为与弹簧架连接位置为两根杆水平放置,然后向下弯折呈“u”型,接着两根杆再沿着水平方向弯曲连接到一起,同样呈“u”型结构。

8、优选的,所述螺旋环连接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为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连接位置的弧形弯曲结构,俯视呈圆形形状。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包括:弹簧架、固定环、调节扣;通过固定环撑开眼睑使眼球前端裸露出来,医务人员能更容易对患者的眼部进行检查和手术,使用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简单,装置小巧不占位置。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扣对眼睑撑开的大小进行调节,医务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眼部轮廓的患者都能适用,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帮助医生更加清晰地观察眼睛内部结构,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合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架、固定环、调节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架由3部分组成,上端位置为上弧杆,下端为下弧杆,右端位置设有螺旋环,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形状相同,凹面朝向位置相反,并且两杆的左右端点横向水平长度为3cm~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分布在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上一体成型,朝向向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扣设于左侧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中间的位置,所述上弧杆连接所述调节扣的上杆,所述上杆上设有一个垂直于所述上杆的定位销,所述下弧杆连接所述调节扣的下杆,所述下杆上水平开设线性阵列的定位孔,数量不一,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上,所述固定环的结构形状为与弹簧架连接位置为两根杆水平放置,然后向下弯折呈“u”型,接着两根杆再沿着水平方向弯曲连接到一起,同样呈“u”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环连接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为所述上弧杆和所述下弧杆连接位置的弧形弯曲结构,俯视呈圆形形状。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形眼睑撑开器,包括:弹簧架、固定环、调节扣;所述弹簧架外形与人体眼部曲线形状相似,左侧设置所述调节扣,中间位置设置所述固定环撑开眼睑,右侧设有一个螺旋环;本技术通过调节扣对眼睑撑开的大小进行调节,医务人员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针对不同年龄和不同眼部轮廓的患者都能适用,使用本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加清晰地观察眼睛内部结构,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适合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使用。技术研发人员:罗万蓉,骆益春,杨海燕,姚枝秀,游海玲,周友惠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0720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8870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