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箱包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08:31
本技术涉及箱包,例如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箱包。
背景技术:
1、目前,拉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衣物、箱包配套部件,在工厂中,由于织物弹性、拉伸系数、拉链链牙的热胀冷缩、与链带固定时的粘结方式等,即便是同规格同材料的拉链,其左、右链带也只能保证与同时分离的另一条链带保持一致,与其他链带的长度和链牙齿数存在公差(30cm链带长度公差正负3mm,1米链带长度公差正负1%)。直到现在,同规格拉链的通用性目前存在的问题依然未得到解决。
2、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3、通过拉链组合或更换部件的箱包,为了美观通常将无法对齐部分隐藏在包内,在使用时,背包与盖件各自链带长度和链牙齿数不匹配,在包内的起始点强行啮合后拉链包内端部会被错位的链牙挤开而分离,无法长时间使用。
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拆卸的箱包,以通过封口装置实现了拉链端部的隐藏和美观问题以及为安装拉头而不能固定端部的拉链的固定问题。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的箱包包括包体、盖体、拉头和封口装置。所述包体具有容纳空间且一端为敞口端,所述敞口端的外侧沿周向设置有第一牙链带,所述第一牙链带的汇合处形成有第一豁口。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包体的敞口端侧且沿盖体的边缘设置有第二牙链带,所述第二牙链带的汇合处形成有第二豁口,其中,所述第二豁口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豁口。所述拉头通过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安装于所述第一牙链带和所述第二牙链带将第一牙链带和第二牙链带啮合。所述封口装置设置于所述牙链带上,覆盖所述第一豁口和所述第二豁口,用于保持链牙咬合、止挡所述拉头。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牙链带的第一牙链靠近所述第一豁口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导向部;所述第一滑动导向部用于对所述拉头进行导向并调整第一牙链带的第一牙链和第二牙链带的第二牙链之间的相互位置;和/或,所述第二牙链带的第二牙链靠近所述第二豁口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滑动导向部;所述第二滑动导向部用于对所述拉头进行导向并调整第一牙链带的第一牙链和第二牙链带的第二牙链之间的相互位置。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动导向部为不啮合链牙,所述不啮合链牙的高度低于非第一滑动导向部的链牙高度,或者所述第一滑动导向部为插管,所述插管的高度低于非第一滑动导向部的链牙高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滑动导向部为不啮合链牙,所述不啮合链牙的高度等于或者低于非第二滑动导向部的链牙高度的一半,或者所述第二滑动导向部为插管,所述插管的高度等于或者低于非第二滑动导向部的链牙高度的一半。
7、在一些实施例中,可拆卸的箱包还包括:封闭部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豁口或第二豁口,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牙链带的汇合处或封闭所述第二牙链带的汇合处。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头包括两个前导入口、位于所述前导入口后侧的啮合区以及位于所述啮合区后侧的后导入区,其中所述后导入区为从啮合区向外的延伸部分,以用于引导所述第一牙链和所述第二牙链进入所述拉头。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底板包括下限位部,位于所述下限位部内侧的下凹槽和设置于所述下凹槽内的下固定机构,其中,所述下凹槽包括下开口。所述盖板包括上固定机构,所述上固定机构与所述下固定机构配合以将通过所述下开口进入所述下凹槽内的所述第一牙链带和所述第二牙链带的端部固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对应于所述下限位部的第一上限位部,对应于所述下凹槽的上凹槽和对应于所述下开口的上开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侧的弹性卡钩,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用于所述弹性卡钩插入的开孔和用于所述弹性卡钩卡接的凹台。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开口为两个且对称设于所述下凹槽的两侧,所述弹性卡钩为两个且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二上限位部、第三上限位部以及弹性连接钩。所述第三上限位部位于所述盖板的一侧且包括插槽;所述第三上限位部位于所述盖板的另一侧,且包括插块;所述弹性连接钩位于所述第二上限位部和所述第三上限位部之间,且从所述上固定机构向外延伸。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两侧的2个滑榫,其中,所述上固定机构为滑槽,所述滑槽包括开口部以供滑榫进出,两个所述盖板的插块插入彼此的插槽且弹性连接钩相互勾接于一起,并且所述底板的2个滑榫分别插入对应的滑槽中。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盖板一侧的第一固定凸起好喝设置于所述盖板另一侧的第二固定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凸起上开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固定凸起上开设有第二孔;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孔的安装块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安装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孔的固定部;其中,所述连接杆在所述安装块插入所述第一孔后穿过所述第二孔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以将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板。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和弹性连接装置;所述第一盖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上固定机构,其中,所述上固定机构为工字型结构,且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连通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长条口;所述第二盖板包括引导板、操作板、位于所述引导板下侧的第一卡钩以及位于所述操作板下侧的第二卡钩,其中,所述操作板位于所述引导板的一端部分翘起于所述引导板;其中,两个所述第二盖板的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弹性连接装置套接在两个翘起的所述操作板处带动所述引导板靠拢于所述长条口,以使得所述第一卡钩和所述第二卡钩卡位于所述上固定机构的下侧且所述引导板沿所述长条口往复滑动。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第四安装板和位于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两侧的倒钩部,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卡钩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倒钩部以将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板。
18、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上固定机构的连接处设置有卡位板,所述第四安装板的中部对应于所述卡位板的位置开设有卡位槽,其中,所述卡位板在所述盖板连接于所述底板时卡接于所述卡位槽中。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固定机构包括第五安装板,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板的一端的第一紧固斜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五安装板的另一端的第二紧固斜部,其中,所述第一紧固斜部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紧固斜部包括第二斜面。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三盖板和连接紧固件。所述第三盖板包括长条孔和装配部,所述长条孔的位置和长度对应于所述第五安装板,所述长条孔的一侧为第三斜面且另一侧为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包括插入孔和装配孔,其中,所述插入孔连通所述长条孔,所述第五安装板插入所述长条孔以使得所述第一斜面低接所述第三斜面;所述连接紧固件包括旋转板、设置于所述旋转板底部的第一装配轴和位于所述第一装配轴一侧的紧固块,所述紧固块包括第四斜面;其中,所述第一装配轴插入所述装配孔且所述紧固块插入所述插入孔以使得所述第四斜面低接所述第二斜面,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板使所述第四斜面挤压所述第二斜面并所述第一斜面挤压所述第三斜面将所述第三盖板连接于所述底板。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还包括:第三盖板和连接紧固件。所述第三盖板包括长条孔和装配部,所述长条孔的位置和长度对应于所述第五安装板,所述长条孔的一侧为第三斜面且另一侧为装配部,所述装配部包括插入孔和装配孔,其中,所述插入孔连通所述长条孔和所述装配孔,所述第五安装板插入所述长条孔以使得所述第一斜面低接所述第三斜面;所述连接紧固件包括旋转板和设置于所述旋转板底部的第二装配轴,所述第二装配轴包括第五斜面;其中,所述第二装配轴插入所述装配孔和所述插入孔以使得所述第五斜面低接所述第二斜面,通过旋转所述旋转板使所述第五斜面挤压所述第二斜面并所述第一斜面挤压所述第三斜面将所述第三盖板连接于所述底板。
2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可拆卸的箱包,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23、通过拉链端部的第一豁口和第二豁口以及与拉头的配合更好的实现拉链的通用性,避免其因为链牙多少或长度误差关系导致链带分离,经封口装置可以将拉链的端口附近形成的豁口和滑动导向部等密封于封口装置内侧增加了美观性。封口装置固定于第一牙链带和第二牙链带上即能固定拉链端部又能止挡拉头。拉头、拉链和封口装置的整体配合提高了箱包的可更换包体与盖体的更换速度。
24、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技术。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087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