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2 11:50:18
本申请涉及雾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1、气溶胶产生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随着电子雾化系统行业的发展,结合以加热不燃烧的方式进行烘烤茎叶类的固态气溶胶生成基质和以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雾化含有香精香料的组合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的混合式气溶胶产生装置是目前市场的主要研究方向。
2、在一使用场景中,混合式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加热单元,雾化器用于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加热其内的组合液态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第一气溶胶,加热单元采用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以生成第二气溶胶。
3、然而,混合式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体积通常与常规加热不燃烧器具的体积相当,如何在有限的体积内将第一气溶胶导入固态气溶胶生成制品内,以与第二气溶胶混合形成混合气溶胶,以满足用户使用体验,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能够实现将外部空气或者第一气溶胶导入固态气溶胶生成制品内。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道管组件,包括:气道管,包括本体部和封装部,所述本体部具有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且所述第一收容腔底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导气槽;所述封装部封盖所述第一导气槽,且与所述第一导气槽配合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
3、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气道管底座,封盖所述本体部的底端,且所述气道管底座具有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4、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气道管顶座,封盖所述本体部的顶端,所述气道管顶座与所述本体部顶端配合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部包括盖板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环绕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所述盖板封盖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且与所述本体部夹持所述密封环。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道管组件,所述气道管组件具有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且所述气道管组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以及外部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底壁的第一气流通道和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侧壁的第二气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侧壁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从所述本体部的一端向另一端延伸的第一导气槽,且所述第一导气槽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以及所述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封装部,封盖所述第一导气槽,且与所述第一导气槽配合形成所述第二气流通道。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管组件包括:气道管,包括所述本体部和所述封装部,所述本体部为中空柱状体;气道管底座,封盖所述气道管的底端,且所述气道管底座具有所述第一气流通道。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气道,以及沿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横向延伸的横向气道;所述第一导气槽靠近所述气道管底座的一端的底壁具有与所述横向气道连通的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导气槽的底壁还具有与所述第一通气孔间隔设置的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还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气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横向气道与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横向气道的第一端与所述轴向气道连通,多个所述横向气道的第二端通过多个所述第一通气孔与多个所述第一导气槽一一对应连通。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气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横向气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横向气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横向气道的路径长度不相同,多个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路径长度相同。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轴向气道贯穿所述气道管底壁,所述轴向气道还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管组件包括:气道管顶座,封盖所述气道管的顶端,且所述气道管顶座具有第一通孔,用于供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所述第一收容腔;所述气道管、所述气道管顶座及所述气道管底座界定形成所述第一收容腔。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道管顶座与所述本体部顶端还配合形成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以及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部的顶端的顶面具有第二导气槽,所述第二导气槽的横向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导气槽的底壁具有供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气道管顶座封盖所述第二导气槽且与所述第二导气槽配合形成所述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环绕所述第二通孔。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气槽靠近所述气道管顶座的一端的底壁具有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贯穿所述第一导气槽的底壁以及所述第二导气槽的底壁,所述第三气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封装部包括盖板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环绕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所述盖板封盖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且与所述本体部夹持所述密封环。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金属片,且与所述本体部卡合固定。
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外壳;气道管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气道管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气道管组件内,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产生第二气溶胶;电源组件,与所述发热组件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发热组件供电,且控制所述发热组件工作。
1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四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外壳;气道管组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气道管组件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发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气道管组件内,用于加热气溶胶生成制品以产生第二气溶胶;雾化器,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气道管组件间隔设置,所述雾化器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生成第一气溶胶,所述第一气溶胶通过与所述雾化器连通的气流通道排出至所述气流通道内;电源组件,与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雾化器电连接,用于为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雾化器供电,且控制所述发热组件和所述雾化器工作。
20、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气道管组件包括气道管,气道管包括本体部和封装部,本体部具有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且第一收容腔底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导气槽;封装部封盖第一导气槽,且与第一导气槽配合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分别与第能够将外部空气或者第一气溶胶导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以与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生成的第二气溶胶混合形成混合气溶胶,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特征:1.一种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包括盖板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环绕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所述盖板封盖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且与所述本体部夹持所述密封环。
5.一种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组件具有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且所述气道管组件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以及外部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底壁的第一气流通道和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侧壁的第二气流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沿轴向延伸的轴向气道,以及沿与所述轴向垂直的横向延伸的横向气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气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横向气道与所述第一导气槽的数量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气道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横向气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横向气道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数量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气道贯穿所述气道管底壁,所述轴向气道还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组件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的顶端的顶面具有第二导气槽,所述第二导气槽的横向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二导气槽的底壁具有供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的第二通孔,所述气道管顶座封盖所述第二导气槽且与所述第二导气槽配合形成所述第三气流通道,所述第三气流通道环绕所述第二通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气槽靠近所述气道管顶座的一端的底壁具有第三通气孔,所述第三通气孔贯穿所述第一导气槽的底壁以及所述第二导气槽的底壁,所述第三气流通道通过所述第三通气孔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部包括盖板和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环绕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所述盖板封盖所述第一导气槽设置且与所述本体部夹持所述密封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道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金属片,且与所述本体部卡合固定。
17.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8.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气道管组件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气道管组件包括气道管,气道管包括本体部和封装部,本体部具有第一收容腔,用于收容气溶胶生成制品,且第一收容腔底部具有第一气流通道;本体部的外侧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导气槽;封装部封盖第一导气槽,且与第一导气槽配合形成第二气流通道;其中,第一气流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气流通道分别与第一收容腔以及第一气流通道连通。具体的,本申请提供的气道管组件,能够将外部空气或者第一气溶胶导入气溶胶生成制品内,以与气溶胶生成制品内生成的第二气溶胶混合形成混合气溶胶,从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技术研发人员:黄秋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4/22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4/9528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