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家具门窗制品及其配附件制造技术 > 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锅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7:21:56

本申请涉及烹饪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锅具。

背景技术:

1、锅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饪工具,可具有对食物进行炒、煎、炸等多种操作功能。为了提高锅具的适用范围,使锅具能够在煤气灶、陶瓷炉、电磁炉、电炉上都能进行使用,一般锅体底部外侧附着有导热层,由于锅体和导热层的材料不同,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锅体受热易产生内凹或外凸的形变,底部内凹易导致锅中的油会向边缘处扩散,从而使食物与油无法充分接触,降低烹饪效果,而底部外凸则易导致锅具放置不稳,影响锅具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锅具在使用过程中受热易产生形变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具,包括底部,所述底部包括内凹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环设连接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外缘,所述第一部分高于所述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部分为阶梯状结构。

3、本申请中,底部的第一部分位于底部的中心,在烹饪过程中食物主要与第一部分接触,用户在烹饪食物时食物油也主要分部在第一部分的表面,而第一部分为平面结构时,既不会另其上方的食物油向四周流动,还能够使食物油更加均匀地分部在第一部分的表面,从而使食物与食物油的更加充分且均匀的接触,使食物受热更加均匀,提高烹饪效果。

4、同时,第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高于第二部分,使第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热源的距离较远,第二部分在高度方向上与热源的距离较近,从而降低了第一部分的导热,提升了第二部分的导热,提高了底部的受热均匀性,且第二部分为阶梯状的结构,更加不易受热产生内凹或者外凸的形变,能够对第一部分起到拉动固定的作用,从而提升了锅具底部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底部产生内凹或外凸形变的风险,使锅具底部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方向,所述第二部分的高度逐渐降低。

6、本方案中,由于热源一般是由中心向四周扩散的,从而使底部的受热也是由中心向四周降低,沿远离第一部分的方向,第二部分的高度逐渐降低,这样可以使设置于第二部分的导热层形成沿远离第一部分的方向的厚度逐渐减薄的结构,这样能够使导热层沿靠近第一部分的方向的受热产生形变的风险降低,降低了第二部分产生形变的风险,从而提升了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的固定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底部产生内凹或外凸的形变的风险,提升了底部的抗变形能力。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部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层,沿所述第一部分向所述第二部分的径向方向,所述导热层在所述锅具的高度方向上的厚度逐渐减小。

8、本方案中,导热层可以集中磁场,从而使锅具在电磁炉和明火炉灶上均能够使用,增加了锅具的使用范围,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位于第一部分的导热层较厚,更加不易受热产生形变,因此在加热过程中,能够降低第一部分产生形变的风险,提高了锅具的结构稳定性。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为d,60mm≤d≤90mm。

10、本方案中,当第一部分的直径d满足60mm≤d≤90mm时,能够保证第一部分具有足够用于与食物接触的烹饪面积,保证锅具的烹饪效果,且能够避免第一部分或第二部分的受热面积增大,降低了底部受热产生形变的风险,提升了底部的抗变形能力,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为a,40mm≤a-d≤50mm。

12、本方案中,当第二部分的外径a与第一部分的直径d之差满足40mm≤a-d≤50mm时,能够使第二部分在底部上的所占比例大小适中,即能够起到拉动固定底第一部分的作用,进一步提升底部的抗变形能力,还能够提升锅具的烹饪效果,提升来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锅具还包括支撑部,所述底部还包括第三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环设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缘,所述第三部分沿所述底部外凸形成所述支撑部。

14、本方案中,在锅具的使用过程中,支撑部用于与热源或平台接触,能够提升锅具在热源或平台上的放置稳定性,从而避免锅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晃动的风险,从而避免锅内食物油向四周逸散的风险,保证了锅具的烹饪效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支撑部是由第三部分外凸形成的,结构简单,便于锅具的一体成型,简化了制备工艺流程,降低了成本,且能够使底部的整体厚度更加均匀,使底部的导热更加均匀,提升食物的烹饪效果。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锅具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部分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为h1,h1≤1.2mm。

16、本方案中,当第三部分的最低点与第一部分之间的距离h1满足h1≤1.2mm时,能够使第一部分与热源的距离适中,不会造成导热层材料的浪费,且第一部分的导热效率较高,能够提升底部的导热效果,提升锅具的使用性能和烹饪效果,还能够节约能耗,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部分的最低点处的直径为b,5mm≤b-a≤10mm。

18、本方案中,当第三部分的最低点处的直径b与第二部分的外径a之差满足5mm≤b-a≤10mm时,能够使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连接处的过渡更加平缓,从而能够避免食材卡设在第二部分与第三部分之间的风险,便于食物的翻炒,也便于用户的清洁,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能够避免第二部分的受热增加,降低第二部分产生形变的风险,从而保证第二部分拉动固定第一部分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底部抗变形的能力,提升锅具的结构稳定性。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部分的外径为c,45mm≤c-b≤50mm。

20、本方案中,当第三部分的外径为c与第三部分的最低点处的直径b之差满足45mm≤c-b≤50mm时,能够易于外凸形成支撑部,且能够避免食物卡设在第三部分内,提高了锅具的烹饪效果,也便于用户的清洁,且第三部分所占面积适中,能够保证底部的导热均匀,进一步节约能耗,提升烹饪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所述锅具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部分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三部分的外缘之间的距离为h2,0.5mm≤h2≤0.6mm。

22、本方案中,当第三部分的最低点与第三部分的外缘之间的距离h2满足0.5mm≤h2≤0.6mm时,能够避免第三部分整体受热增加,从而降低第三部分受热形变的风险,提升底部的抗变形能力,提升锅具的结构稳定性,且能够避免食物卡设在第三部分内,从而便于食物的翻炒烹饪,提升食物的烹饪效果,也便于用户的清洁,进一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第一部分(11)的方向,所述第二部分(12)的高度逐渐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的外侧设置有导热层(4);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11)的直径为d,60mm≤d≤9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12)的外径为a,40mm≤a-d≤50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还包括支撑部(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锅具的高度方向(x),所述第三部分(13)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一部分(11)之间的距离为h1,h1≤1.2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13)的最低点处的直径为b,5mm≤b-a≤10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部分(13)的外径为c,45mm≤c-b≤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锅具的高度方向(x),所述第三部分(13)的最低点与所述第三部分(13)的外缘之间的距离为h2,0.5mm≤h2≤0.6mm。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锅具,包括底部,底部包括内凹形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环设连接于第一部分的外缘,第一部分高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平面结构,第二部分为阶梯状结构。烹饪过程中,第一部分为平面结构时,能够使食物油更加均匀地分部在第一部分的表面,提高烹饪效果,第一部分在高度方向上高于第二部分,提高了底部的受热均匀性,且第二部分为阶梯状的结构,更加不易受热产生内凹或者外凸的形变,同时第二部分也会对第一部分起到拉动固定作用,从而提升了锅具底部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底部产生内凹或外凸形变的风险,使锅具底部具有较高的抗变形能力。技术研发人员:皮秋梅,王海涛,陈自给,江治罗,丁俏燕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苏泊尔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28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275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