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  正文

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10 17:50:32

本发明属于房屋建筑设计,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房屋建筑的墙体通常是采用框架构成后的墙体砌块拼装,施工周期长。而现有集成墙体是由模板配合现浇泡沫混凝土形成的墙体,以及镀锌龙骨架水泥面板配合现浇泡沫混凝土形成的墙体。但是,模板配合现浇泡沫混凝土制成的墙体,由于是用多块模板制模浇筑而成,其表面平整度不易控制,制成的墙体容重很大,达不到轻质的要求。而采用镀锌龙骨架水泥面板配合现浇泡沫混凝土制成的墙体,龙骨架组装比较繁琐,不易现场施工,由于龙骨架是铁皮压制而成,在浇筑过程中易于变形,会影响墙体的强度和制作质量,而且墙体造价高。

2、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既能保证墙体的整体结构强度、又能保证轻质,造价低,不易变形的房屋建筑墙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的房屋建筑的墙体结构施工中龙骨架组装繁琐,在浇筑过程中易变形,影响墙体结构整体强度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包括:

3、底板,平铺于待施工的房屋建筑的墙体位置,所述底板具有四个组合围成矩形的侧边;

4、四个侧板,底部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的四个侧边,均呈竖直状设置,相邻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相互可拆卸连接,四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相互组合围合形成上端开口的半封闭式空间;

5、顶板,置于四个所述侧板的上端且用于封盖所述半封闭式空间上端开口,所述顶板封盖后所述半封闭式空间形成封闭式空间,所述顶板穿设有浇灌口;

6、多个模板龙骨,沿所述半封闭式空间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所述模板龙骨沿所述半封闭式空间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侧板连接;

7、现浇泡沫混凝土,填充于所述封闭式空间内,与所述底板、四个所述侧板、所述顶板和多个所述模板龙骨配合连接并组合形成墙体结构。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四个所述侧板分别定义为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与所述后侧板相互对立设置,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相互对立设置,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位于由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包夹的空间内,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通过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所述左侧板和所述右侧板均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前侧板端部和所述后侧板端部对应可拆卸连接。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为多个且在所述半封闭式空间或所述封闭式空间内均布,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

10、凸起件,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前侧板朝向所述后侧板的一侧面上、另一端具有呈圆锥形的圆锥结构,所述圆锥结构的尖端朝向所述后侧板设置;

11、卡紧件,一端铰接于所述后侧板朝向所述前侧板的一侧面上、另一端用于卡接所述圆锥结构,所述前侧板和/或所述后侧板向相互靠近方向移动时所述圆锥结构逐渐卡入所述卡紧件内,以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相互锁紧固定。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紧件包括:

13、上铰接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后侧板、另一端为自由端;

14、下铰接杆,与所述上铰接杆间隔设置,一端铰接于所述后侧板、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上铰接杆和所述下铰接杆均能绕与所述后侧板的铰接处转动,且转动后形成的平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上铰接杆的自由端和所述下铰接杆的自由端均设置为挂钩,且两个所述挂钩相互对立设置,两个所述挂钩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所述凸起件的所述圆锥结构的夹持区,所述夹持区的范围借助所述上铰接杆和/或所述下铰接杆的转动进行调节;

15、拉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上铰接杆和所述下铰接杆的内侧面,所述拉簧用于拉紧所述上铰接杆和所述下铰接杆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转动,并用于使所述上铰接杆和所述下铰接杆卡紧固定所述凸起件。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四个所述侧板均包括:

17、中空板体,内部具有中空腔室;

18、瓦楞板,设于所述中空板体内部,所述瓦楞板与所述中空板体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中空板体内部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瓦楞板的第三连接件;

19、填充物,填充于所述中空板体内部,并包裹所述瓦楞板设置,所述填充物与所述中空板体内壁抵接。

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空板体内部设有多根加强筋,多根所述加强筋相互平行并列且等间距排布在一个平面内,所述瓦楞板具有多个弧形槽,多根所述加强筋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瓦楞板弧形槽的延伸方向。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板龙骨包括:

22、左龙骨,呈框架形结构,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有第五连接件,所述左龙骨的所述第四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左侧板;

23、右龙骨,呈框架形结构,一端设置有所述第四连接件、另一端设置有第六连接件,所述右龙骨的所述第四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右侧板,所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位于同一平面内;

24、其中,所述第五连接件呈凹字形结构且靠近所述右龙骨的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第六连接件呈倒凸字形结构,当连接所述左龙骨和所述右龙骨时,沿所述左龙骨或所述右龙骨的竖直方向使所述第五连接件与所述第六连接件相互匹配卡接。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底板底部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用于支撑或承托所述底板,所述减震装置具有用于对所述底板沿竖直方向进行缓冲减震的竖向减震组件和在水平面内沿所述底板的宽度方向进行缓冲减震的横向减震组件。

2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

27、底座,上部形成有槽形结构,所述竖向减震组件位于所述槽形结构内且连接于所述底座,用于沿竖直方向弹性推顶所述底板;所述横向减震组件位于所述槽形结构内且连接于所述底座内侧壁,用于沿所述底板宽度方向弹性推顶所述底板;

28、其中,所述竖向减震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竖向弹簧和设于多个所述竖向弹簧上端的竖向板,所述竖向弹簧下端连接所述底座且用于弹性推顶支撑所述竖向板,所述底板位于所述竖向板上端;

29、所述横向减震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多个横向弹簧和设于所述横向弹簧远离底座内侧壁一端的横向板,所述横向板滑动于所述竖向板上端且能随所述竖向板上下移动,所述横向弹簧呈水平状设置且靠近所述底座内侧壁的一端连接所述底座内壁,所述横向板用于沿所述底板宽度方向弹性推顶所述底板。

30、本发明提供的房屋建筑墙体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底板、四个侧板、顶板、多个模板龙骨和现浇泡沫混凝土,底板平铺于待施工的房屋建筑的墙体位置,底板具有四个组合围成矩形的侧边;四个侧板底部分别可拆卸连接底板的四个侧边,均呈竖直状设置,相邻两个侧板之间相互可拆卸连接,四个侧板与底板相互组合围合形成上端开口的半封闭式空间;顶板置于四个侧板的上端且用于封盖半封闭式空间上端开口,顶板封盖后半封闭式空间形成封闭式空间,顶板穿设有浇灌口;多个模板龙骨沿半封闭式空间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模板龙骨沿半封闭式空间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且至少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分别与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板连接;现浇泡沫混凝土填充于封闭式空间内,与底板、四个侧板、顶板和多个模板龙骨配合连接并组合形成墙体结构,解决了使用的房屋建筑的墙体结构施工中龙骨架组装繁琐,在浇筑过程中易变形,影响墙体结构整体强度的技术问题,具有能简化龙骨架的组装工序,易于浇筑和施工,墙体结构强度较大,不变形,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31、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房屋建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2、在待施工房屋建筑的墙体的位置平铺底板,所述底板具有四个侧边,四个所述侧边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短边;

33、在所述底板的两个相对设置的长边分别连接侧板,分别定义为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之间形成空间;

34、在所述空间内设置多个模板龙骨,多个模板龙骨沿所述空间高度方向等间距设置,使所述模板龙骨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连接;

35、在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侧板,且两个所述侧板分别定义为左侧板和右侧板,使所述左侧板位于所述前侧板或所述后侧板的左侧,使所述右侧板位于所述前侧板或所述右侧板的右侧,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相互连接,四个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相互组合围合形成上端开口的半封闭式空间;

36、向所述半封闭式空间内浇灌现浇泡沫混凝土,并填充至与所述半封闭式空间顶部的位置;

37、在四个所述侧板上端连接顶板,使所述顶板封盖所述半封闭空间,使封盖后所述半封闭式空间形成封闭式空间,在所述顶板上设有浇灌口,通过所述浇灌口向所述封闭式空间内浇灌现浇泡沫混凝土,待现浇泡沫混凝土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模板龙骨相互固定后形成房屋墙体结构。

38、本发明提供的房屋建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房屋建筑墙体结构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工序简便,能简化龙骨架的组装工序,易于浇筑和施工,墙体结构强度较大,不变形,施工速度快,效率高的技术效果。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513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