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建筑材料工具的制造及其制品处理技术 > 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7:58:06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是指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背景技术:

1、在楼体施工时,为防止主楼周边由于沉降原因产生裂缝,地下室外墙沉降后浇带需要等待主体结构封顶,沉降稳定后才可进行封堵浇筑。然而为了方便工序穿插,节省施工工期,大多数项目在外墙后浇带满足浇筑条件前,既要进行地下室外墙回填土,因此提前将后浇带位置封闭并进行防水施工至关重要。

2、目前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封堵方式主要有混凝土预制板和砖砌封堵两种方法,然而,采用混凝土预制板,存在混凝土预制板吊装不便,混凝土预制板之间在接茬处容易产生渗漏隐患;采用砖砌封堵又需搭设脚手架,施工复杂且施工工期长,人工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现有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封堵方式存在安装不方面,施工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包括水泥压力板,水泥压力板压覆抵靠在后浇带的后侧,且水泥压力板的左右宽度大于后浇带的左右宽度;

3、水泥压力板的左右两侧伸出后浇带的部分为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朝向后浇带一侧,且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与后浇带的后侧面的夹角为锐角;

4、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上贴设有向后方斜向延伸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的后端延伸至水泥压力板的后方;

5、水泥压力板后侧的左右两端处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止水条,两个止水条相远离的一侧与防水卷材固定连接

6、水泥压力板上穿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锚杆,锚杆的前端穿出水泥压力板,且锚杆的前端预埋插入后浇带内。

7、优选的,水泥压力板上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预留孔,锚杆为丝杆结构,锚杆活动穿设在预留孔内;

8、锚杆的前端穿出预留孔并预埋在后浇带内,锚杆的后端穿出预留孔,且锚杆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一限位螺母,第一限位螺母的直径大于预留孔的内径。

9、优选的,后浇带内设有纵筋,锚杆的后端与纵筋固定连接。

10、优选的,锚杆的后端设有加长杆件,加长杆件与锚杆形成t字形杆结构,加长杆件与锚杆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的前侧。

11、优选的,加长杆件包括前后通脱的套筒和固定设套筒左右两侧的加长杆,套筒活动套设在锚杆上,加长杆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的前侧;

12、锚杆上套设有螺纹连接的第二限位螺母,第二限位螺母用以防止套筒从锚杆的前端脱出。

13、优选的,水泥压力板的后侧设有加固板,加固板沿上下方向延伸,加固板上设有多个与预留孔一一前后对应的螺孔,锚杆的前端从加固板的螺孔内穿出;

14、第一限位螺母用以将加固板固定在水泥压力板的后侧。

15、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本后浇带封堵组件采用水泥压力板作为封堵模板,水泥压力板更轻质高强,承压力更高。

16、(2)本后浇带封堵组件轻质简便,采用人工即可安装固定,施工便捷,省时省力,而且成本比较低廉。

17、(3)本后浇带封堵组件将防水材料和封堵模板组合安装到一起,并在内侧设置止水条,此方法能有效避免后期防水渗漏隐患的发生。

技术特征:

1.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压力板(1),水泥压力板(1)压覆抵靠在后浇带(4)的后侧,且水泥压力板(1)的左右宽度大于后浇带(4)的左右宽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水泥压力板(1)上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预留孔(101),锚杆(6)为丝杆结构,锚杆(6)活动穿设在预留孔(1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后浇带(4)内设有纵筋(5),锚杆(6)的后端与纵筋(5)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锚杆(6)的后端设有加长杆件,加长杆件与锚杆(6)形成t字形杆结构,加长杆件与锚杆(6)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5)的前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加长杆件包括前后通脱的套筒(9)和固定设套筒(9)左右两侧的加长杆(10),套筒(9)活动套设在锚杆(6)上,加长杆(10)抵靠在左右两侧的纵筋(5)的前侧;

6.如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其特征在于:水泥压力板(1)的后侧设有加固板(8),加固板(8)沿上下方向延伸,加固板(8)上设有多个与预留孔(101)一一前后对应的螺孔,锚杆(6)的前端从加固板(8)的螺孔内穿出;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外墙后浇带防水一体化超前封堵组件,解决了现有的地下室外墙后浇带提前封堵方式存在安装不方面,施工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技术包括水泥压力板,水泥压力板压覆抵靠在后浇带的后侧,且水泥压力板的左右宽度大于后浇带的左右宽度;水泥压力板的左右两侧伸出后浇带的部分为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与后浇带的后侧面的夹角为锐角;直角三角棱柱结构的斜面上贴设有向后方斜向延伸的防水卷材;水泥压力板后侧的左右两端处固定设有两个左右间隔设置的止水条,两个止水条相远离的一侧与防水卷材固定连接,水泥压力板上穿设有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锚杆,且锚杆的前端预埋插入后浇带内。技术研发人员:郭永成,朱利平,江鹏飞,李建杰,时慧娟,潘静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15技术公布日:2024/6/5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56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