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支模结构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0 18:26:04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用支模结构。
背景技术:
1、楼层底部的承托梁通常采用支模后现浇筑完成,其具有制造方便,结构强度高的优点。这种下置设置的承托梁在进行支模时,需在梁的底部及两侧设置模板,以形成呈槽状的浇筑槽。通常梁底部的模板和梁侧部的模板为分体式结构,浇筑完成后均需单独拆卸,侧部的模板在拆卸时无底部支撑,存在砸落风险,具有一定安全隐患,整体效果不佳。据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用支模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建筑用支模结构,该支模结构具有拆卸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建筑用支模结构,包括底模板以及设在底模板两侧的侧模板,所述底模板的底部设有中心筒管,所述侧模板铰接在底模板上,任一所述侧模板背向另一侧模板的一端设有拉板,拉板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拉臂,拉臂与所述中心筒管间设有一端铰接于拉臂、另一端铰接于中心筒管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柱、第二调节柱和调节套,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铰接在拉臂上、另一端具有沿轴向作延伸的第一螺柱部,所述第二调节柱的一端铰接在中心筒管上、另一端具有沿轴向作延伸的第二螺柱部,所述调节套的一端具有适配第一螺柱部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柱部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调节套的另一端具有适配第二螺柱部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柱部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套的外壁面开设有若干沿其轴向作延伸且绕其轴线作等间隔角度环形阵列分布的扳转槽。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为气缸或油缸。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板与侧模板相连接处设在侧模板远离底模板的一端。
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建筑用支模结构,该支模结构采用侧模板与底模板相连接的铰接结构,并由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控制侧模板与浇筑梁间完成拆卸,使模板拆卸方便且安全,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1.一种建筑用支模结构,包括底模板以及设在底模板两侧的侧模板,所述底模板的底部设有中心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模板铰接在底模板上,任一所述侧模板背向另一侧模板的一端设有拉板,拉板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拉臂,拉臂与所述中心筒管间设有一端铰接于拉臂、另一端铰接于中心筒管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柱、第二调节柱和调节套,所述第一调节柱的一端铰接在拉臂上、另一端具有沿轴向作延伸的第一螺柱部,所述第二调节柱的一端铰接在中心筒管上、另一端具有沿轴向作延伸的第二螺柱部,所述调节套的一端具有适配第一螺柱部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柱部螺纹连接在第一螺纹孔内,所述调节套的另一端具有适配第二螺柱部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柱部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孔内,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套的外壁面开设有若干沿其轴向作延伸且绕其轴线作等间隔角度环形阵列分布的扳转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为气缸或油缸。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建筑用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与侧模板相连接处设在侧模板远离底模板的一端。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支模结构,包括底模板以及设在底模板两侧的侧模板,所述底模板的底部设有中心筒管,所述侧模板铰接在底模板上,任一所述侧模板背向另一侧模板的一端设有拉板,拉板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拉臂,拉臂与所述中心筒管间设有一端铰接于拉臂、另一端铰接于中心筒管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所述直线往复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调节柱、第二调节柱和调节套。该支模结构具有拆卸方便,安全性高的特点,整体功能完善,实用性强。技术研发人员:步学磊,潘雪明,肖磊,赵惠英,汤胥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嘉兴中达建设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703技术公布日:2024/6/13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6841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