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
- 国知局
- 2024-07-11 16:05:59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心脑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临床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先天血管畸形、心脏结构病变、心肌病变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以及由于心脏泵功能衰竭,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缺血缺氧表现的疾病。
2、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合理饮食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心脑血管病人一般身体四肢血液流通不畅,其行走较困难,有些情况严重的还需要长期卧床,这将会增加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增强心脑血管病人肢体的锻炼和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在医院康复过程中,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很难在病床上完成自主肢体锻炼和活动,只能依靠医护人员或家属的辅助来进行肢体锻炼,但由于病房环境内可供与患者进行锻炼活动的范围很小,因此,患者很难进行有效的锻炼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包括床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称设置在床体的床头部位,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引导架,位于每个引导架上均设有套接件,每个所述套接件均可在对应的引导架上进行移动。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呈c状组合,所述第一支管横置在床体的上方,所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竖直设置在第一支管的两端,所述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管的两端呈固定连接,且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的底端均与床体呈固定连接。
4、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引导架均为连续s状设置,且每个引导架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部位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呈固定连接。
5、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套接件均包括套环和拉环,每个所述套环均套设在对应的引导架上,且每个套环均可在对应的引导架上进行移动,所述拉环位于套环的侧端,且拉环的两端均与套环的外侧呈固定连接。
6、进一步的,位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的第三支管呈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8、本装置在使用时,为控制每个套环能够在对应的引导架上进行自由移动,需患者双侧手臂进行上摆或下摆状态运动,当患者双侧上肢同时控制两个拉环时,可牵拉对应的拉环以及套环在引导架上由最末端向顶端部位移动,在移动的同时,双侧手臂会由直臂平置状态逐步切换为弯曲肘部状态,再从弯曲肘部状态逐步切换为直臂抬升状态,这时,患者双侧手臂肌肉会逐渐收缩;
9、而在手臂抬升过程中,套环在经过引导架的连续s状部位时,患者手臂会形成沿肩膀为轴心进行左右两侧方向摆动,此时,手臂的摆动状态可分为曲肘摆动和直臂摆动两种状态:
10、其一,曲肘摆动状态,患者前臂、肘部和大臂肌肉会呈收缩状态,其中肱桡肌和肱肌会有明显收缩状态,这时,患者可稍许拉拽拉环,以控制肱二头肌进行收缩,至此可达到以前臂、肘部和大臂肌肉为训练目的进行锻炼;
11、其二,直臂摆动状态,患者大臂和肩膀肌肉会呈收缩状态,其中肱二头肌、三角肌和胸大肌会有明显收缩状态,这时,可达到以大臂肌肉为训练目的进行锻炼,同时,处于直臂状态,患者可拉拽拉环,使得肱二头肌以及腕部肌肉得到锻炼;
12、相较于以上锻炼方式,患者也可将每个拉环调节至对应引导架上最顶端部位,即靠近床头部位,再牵引拉环使得对应的套环在引导架上由顶端向末端部位移动,以实现手臂由抬升状态切换为平置状态进行锻炼,手臂在下降过程中,肱三头肌会得到一定的收缩锻炼;
13、至此,通过牵拉对应的拉环以及套环来在引导架上进行移动,可实现对双侧手臂进行锻炼,并增强心脏收缩能力以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同时,并结合合理饮食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得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无需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辅助下在病床上完成有效的自主上肢锻炼和活动,并进一步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
技术特征:1.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床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对称设置在床体(1)的床头部位,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上均设有引导架(4),位于每个引导架(4)上均设有套接件(5),每个所述套接件(5)均可在对应的引导架(4)上进行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和第三支管(23),所述第一支管(21)、第二支管(22)和第三支管(23)呈c状组合,所述第一支管(21)横置在床体(1)的上方,所述第二支管(22)和第三支管(23)竖直设置在第一支管(21)的两端,所述第二支管(22)和第三支管(23)的顶端分别与第一支管(21)的两端呈固定连接,且第二支管(22)和第三支管(23)的底端均与床体(1)呈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引导架(4)均为连续s状设置,且每个引导架(4)的两端分别与对应部位的第一支管(21)和第二支管(22)呈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套接件(5)均包括套环(51)和拉环(52),每个所述套环(51)均套设在对应的引导架(4)上,且每个套环(51)均可在对应的引导架(4)上进行移动,所述拉环(52)位于套环(51)的侧端,且拉环(52)的两端均与套环(51)的外侧呈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之间设有连杆(6),所述连杆(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中的第三支管(23)呈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心脑血管康复训练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床体、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对称设置在床体的床头部位,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均设有引导架,位于每个引导架上均设有套接件,每个所述套接件均可在对应的引导架上进行移动,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实现对双侧手臂进行锻炼,并增强心脏收缩能力以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恢复,同时,并结合合理饮食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得一些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无需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辅助下在病床上完成有效的自主上肢锻炼和活动,并进一步促进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技术研发人员:李娜,谢海林,毛萍燕,胡芸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技术研发日:20230906技术公布日:2024/4/17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7746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