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牙齿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11 17:23:26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牙齿清洁领域并且涉及提供产生改进的牙齿清洁的刷牙动作的动力牙刷。
背景技术:
1、清洁牙齿对于良好的口腔健康来说是一项必要但耗时的零星事务。存在用于从牙齿去除牙齿菌斑的各种手动和动力牙齿清洁产品。大多数手动和动力牙刷需要使用两分钟或更长时间以便有效去除菌斑堆积。然而,研究表明,普通人刷牙仅持续三十七秒。此外,将近百分之八十七的人群不会每天用牙线清洁,这可能引起牙齿之间的额外菌斑堆积,从而导致不良的口腔健康。
2、动力牙刷已被临床研究证实可以更有效地去除菌斑。但是,不到30%的美国的人群使用动力牙刷。动力牙刷的有效性也非常依赖于技术。典型的牙刷上的小刷头需要精确定位,以使刷毛接触牙齿上的正确位置。不良的技术可能导致牙齿表面以不均匀的方式被清洁,这可能引起在后续清洁期间更难以去除的菌斑堆积。不良的刷牙技巧还可能引起其他口腔健康问题,诸如软组织擦伤、牙龈退缩、颈部磨损(发生在牙齿的颈部的磨损)和牙本质过敏。
技术实现思路
1、提供了用于改进的牙齿护理装置的系统,其解决了常规牙齿护理装置的缺点。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牙刷,其具有改进的刷毛定位和刷毛与牙齿表面的接触,这减少有效刷牙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实施例使用交替或振荡气动压力和吸力来移动牙刷头。刷头的大小和取向可以变化,从而提供不同的覆盖区域,其中各个覆盖区域范围从单个牙齿到四分之一口腔(u形横截面)、到半个(u形横截面或h形横截面)或整个口腔(u形截面或h形截面)覆盖。一些实施例包括柔性侧壁段(指状部)和/或囊状件(空气或流体)以保持刷毛尖端与牙齿和牙龈正确地接合,从而提供适应牙齿大小、形状、数量和咬合的变化的刷毛接触。刷头的形状适应于紧密贴合使用者的牙弓的形状以及可能存在的任何咬合不正。动力牙刷自动产生刷头的移动,该移动模拟由牙科专业人员推荐为最有效去除牙齿菌斑的“改良巴斯方法”刷牙。
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牙刷。动力牙刷包括:第一牙托,该第一牙托包括用于同时清洁第一组牙齿的多个牙齿表面的第一组清洁表面;第二牙托,该第二牙托包括用于同时清洁第二组牙齿的多个牙齿表面的第二组清洁表面,第二组牙齿与第一组牙齿相对;可充气囊状件,该可充气囊状件设置在第一牙托与第二牙托之间;保持囊状件的框架;第一联接机构,该第一联接机构将第一牙托联接到囊状件的第一侧;第二联接机构,该第二联接机构将第二牙托联接到与囊状件的第一侧相对的囊状件的第二侧。
3、可充气囊状件可以包括跨越并联接到框架的第一侧的第一膜以及跨越并联接到框架的与第一膜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膜。
4、第一联接机构可以包括联接到第一膜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以及第一牙托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交接开口,并且第二联接机构包括联接到第二膜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以及第二牙弓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交接开口。
5、动力牙刷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桨状件,该第一桨状件被插置于第一牙托与可充气囊状件之间,第一桨状件附接到第一膜并且具有从其延伸远离囊状件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以及第二桨状件,该第二桨状件被插置于第二牙托与可充气囊状件之间,第二桨状件附接到第二膜并且具有从其延伸远离囊状件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
6、此外,第一组清洁表面和第二组清洁表面可以各自包括:织物;以及穿过织物编织的多个纱线段,其中多个纱线段中的每一个包括在织物的第一侧上形成刷毛的多个长丝。
7、动力牙刷可以包括:手柄部分;以及设置在手柄部分内并联接到囊状件的气动装置。
8、动力牙刷可以包括:颈部,该颈部从框架延伸并且在与框架相对的一端中具有锥形开口;以及第一互锁部件,其定位在锥形开口内。
9、动力牙刷可以包括:手柄部分,该手柄部分具有基部、与基部相对的鼻锥体、以及设置在鼻锥体上并与第一互锁部件互锁的第二互锁部件;以及气动装置,该气动装置设置在手柄部分内并经由鼻锥体联接到囊状件。
10、下面在名称为“具体实施方式”的部分中描述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和实施例。
技术特征:1.一种动力牙刷,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牙刷,其中所述可充气囊状件包括跨越并联接到所述框架的第一侧的第一膜以及跨越并联接到所述框架的与所述第一膜相对的第二侧的第二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牙刷,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机构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膜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以及所述第一牙托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交接开口,并且所述第二联接机构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二膜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以及第二牙弓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交接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牙刷,其进一步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牙刷,其中所述第一组清洁表面和所述第二组清洁表面各自包括:织物;以及穿过所述织物编织的多个纱线段,其中所述多个纱线段中的每一个包括在所述织物的第一侧上形成刷毛的多个长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牙刷,其进一步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牙刷,其进一步包括颈部,所述颈部从所述框架延伸并且具有位于与所述框架相对的端部中的锥形开口以及定位在所述锥形开口内的第一互锁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牙刷,其进一步包括:
9.一种牙刷头,其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刷头,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联接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一牙托的一个或多个常平架,并且所述第二联接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联接所述第二膜和第二牙弓的一个或多个常平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牙刷头,其进一步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刷头,其进一步包括颈部,所述颈部从外刚性框架延伸并且具有位于与所述外刚性框架相对的端部中的锥形开口以及定位在所述锥形开口内的第一互锁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牙刷头,其中所述第一组清洁表面和所述第二组清洁表面各自包括:织物;以及穿过所述织物编织的多个纱线段,其中所述多个纱线段中的每一个包括在所述织物的第一侧上形成刷毛的多个长丝。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刷头,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机构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一膜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以及所述第一牙托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交接开口,并且所述第二联接机构包括联接到所述第二膜的一个或多个附接构件以及第二牙弓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交接开口。
15.一种牙刷头,其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牙刷头,其中所述第一联接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联接所述第一膜和所述第一牙托的一个或多个常平架,并且所述第二联接机构包括可移动地联接所述第二膜和第二牙弓的一个或多个常平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牙刷头,其进一步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牙刷头,其进一步包括颈部,所述颈部从外刚性框架延伸并且具有位于与所述外刚性框架相对的端部中的锥形开口以及定位在所述锥形开口内的第一互锁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牙刷头,其中所述第一组清洁表面和所述第二组清洁表面各自包括:织物;以及穿过所述织物编织的多个纱线段,其中所述多个纱线段中的每一个包括在所述织物的第一侧上形成刷毛的多个长丝。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牙刷头,其进一步包括延伸穿过所述颈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膜与所述第二膜之间的所述空间流体连通的通道。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动力牙刷系统,其提供改进的刷毛定位和刷毛与牙齿表面的接触,从而减少有效刷牙所需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实施例使用交替或振荡气动压力和吸力来移动牙刷头。刷头的各种构造提供不同的覆盖区域,范围从单个牙齿到四分之一口腔(U形横截面)、到半个(U形横截面或H形横截面)或整个口腔(U形横截面或H形横截面)覆盖。一些实施例包括柔性指状部和/或囊状件以保持刷毛尖端与牙齿和牙龈正确地接合,从而针对各种咬合不正提供刷毛接触。所述刷头的形状适应于紧密贴合使用者的牙托的形状以及可能存在的任何咬合不正。动力牙刷自动地产生所述刷头的动作,所述动作模拟改良巴斯刷牙法。技术研发人员:G·K·布鲁尔,R·施瓦茨,S·哈里夫,E·布鲁尔,C·布鲁尔,C·维尼卡,C·雷丁格,H·威廉姆斯,A·普尔,J·斯基德莫尔,C·伍德,D·巴叶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莱卡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1/15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5/839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过水刷子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