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安全消防,救生装置及其产品制造技术 > 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5 17:37:28

本申请涉及灭火器,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

背景技术:

1、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的;

2、车载移动式灭火器,顾名思义,安装在车内后备箱,具备可拆卸移动属性,对发生车祸的起火车辆,进行初步灭火,具备小型化、便携化、方便化的特点;

3、安装位置:通常安装在汽车后备箱,与汽车备胎、打气泵放置在一起;

4、关于车祸起火,以连续追尾为例,通常中间段的车辆特别容易起火,正如上文所述,车载移动式灭火器一般放置在车内后备箱,由于连续追尾,车内后备箱高度变形,车载移动式灭火器是无法快速取出的,这就影响了黄金灭火时间;

5、因此,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一种可在连续追尾的车祸环境中快速取出且即取即用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了传统的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在连续追尾的车祸环境中无法快速取出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基础方案

3、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包括安装在汽车吸能梁下方的用于灭火器与车祸汽车自动分离的灭火器放置组件;

4、灭火器放置组件包括与吸能梁可拆卸连接的壳体、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对称设置的可左右移动的转动门、设置在转动门内侧的用于固定灭火器的弧形板、设置转动门内侧上的拉力弹簧和基于拉力弹簧设置的用于与车祸汽车自动分离的分离组件;

5、分离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顶部的空腔体、设置在空腔体的基于汽车惯性移动的撞击件和设置在壳体内壁且可与壳体内壁分离的分离件;

6、分离件:包括主杆、可与主杆滑动连接的副杆、设置主杆远离副杆的一侧的空心筒、对称设置在空心筒以及副杆上的用于连接拉力弹簧的连接件、靠近撞击件的连接件与副杆固接,远离撞击件的连接件与空心筒滑动连接,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与副杆固接;

7、撞击件受到惯性后使得分离件与壳体内壁分离。

8、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及效果在于:

9、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本装置安装在吸能梁下方,不改变车身主体结构,由于大后方有后保险杠包围,因此,本装置的安装也不会影响汽车的外观,并且,本装置与吸能梁可拆卸连接,进而本装置可以为个性化安全化的选装,可装可不装。

1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第一个创新点:将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外置,不再如背景技术一般,安装在车内,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一旦发生车祸,本装置可以快速取出,不会受到汽车碰撞变形导致车载移动式灭火器无法取出的影响,取出更加快速,进而可以或者火灾发生之前,进行火灾扑灭,进而更好的掌握黄金灭火时间。

1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第二创新点:在没有发生车祸时,本装置仍然可以有效使用,再拉动转动门,使得转动门朝外拉出后,就可以实现灭火器的取出,取出方便,并且当没有使用外力作用在转动门上时,壳体可以更好的保护好灭火器,使得灭火器避免碰撞以及风吹日晒。

1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第三创新点:设置了用于与车祸汽车自动分离的分离组件,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撞击件和分离件,撞击件基于车祸惯性设计,不管是追尾,还是车头撞击,对于汽车而言,都是产生向前的惯性,利用这个惯性使得分离件与壳体分离,进而使得转动门与汽车分离,进而灭火器自动露出,不管车祸多么严重,对于灭火器,受到的损害基本都很小,并且由于转动门与汽车分离后,传统的车身变形导致灭火器无法取出的问题基本上不存在,并且由于转动门与汽车分离后,灭火器受到的外力挤压导致损害的问题基本上不存在。

1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的第四创新点:基于汽车发生车祸产生向前的惯性,设计了分离件,利用撞击件撞击分离件,使得分离件快速与壳体分离,分离件采用与壳体拆卸的结构设计,可以更好的配合住撞击件,实现分离件的快速分离,并且分离件的相关结构设计在分离件的安装上也不存在安装困难问题,因此,本装置安装也会比较简单,并且分离件可以快速分离,只要壳体不受到较大的结构上的损害,本装置可重复使用,即频繁重复的换新的灭火器。

1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安装在吸能梁下方,吸能梁结构稳定,使得本装置的安装稳定,本装置发生追尾或者被追尾,本装置都可以快速取出,对于发生侧面碰撞导致的车祸,由于吸能梁结构稳定,使得本装置的安装稳定,并且撞击件不会触发,虽然撞击件不会触发,但是转动门可以人为打开,这对灭火器的取出是比较顺利,只所以比较顺利,是因为侧面碰撞导致的车祸,并不会导致车尾结构性的损害,即使没有发生自分离,对于灭火器的取出也是比较快速的。

15、进一步,所述吸能梁包括前梁、后梁和固接在前梁以及后梁之间的钢块,所述吸能梁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后方和汽车后保险杠的前方,所述吸能梁用于追尾以及碰撞后的吸能,所述壳体与钢块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与钢块的连接处设有若干连接螺钉。

16、进一步,所述转动门上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于转动门后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壳体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轴承,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壳体的内壁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均匀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接在凹槽内壁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转动轴承的外圈上。

17、进一步,所述转动门远离壳体的一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网状防滑纹。

18、进一步,所述撞击件设置在靠近汽车后保险杆的一侧,所述撞击件包括固接在空腔体内壁的弹力绳和固接在弹力绳自由端的撞击球。

19、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对称开有安装槽,其中一个安装槽用于安装副杆,另一个安装槽用于安装空心筒,与空心筒连接的安装槽的内壁均有磁铁片,所述磁铁片与空心筒磁性连接。

20、进一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固接在连接杆上的用于安装拉力弹簧的安装盘,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盘固接,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门固接,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中的连接杆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伸缩杆。

21、进一步,所述空心筒上开有滑动槽,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中的连接杆在滑动槽内滑动,所述滑动槽远离撞击球的一侧设有可与连接杆接触的挤压弹簧,所述空心筒内部还设有用于承接挤压弹簧的连接板。

22、进一步,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与副杆之间设有延长杆。

23、进一步,可左右移动的转动门对应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对应设置,且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远离撞击件设置。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汽车吸能梁下方的用于灭火器与车祸汽车自动分离的灭火器放置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梁包括前梁、后梁和固接在前梁以及后梁之间的钢块,所述吸能梁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后方和汽车后保险杠的前方,所述吸能梁用于追尾以及碰撞后的吸能,所述壳体与钢块螺纹连接,所述壳体与钢块的连接处设有若干连接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门上均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于转动门后与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与壳体的内壁的连接处设有转动轴承,用于安装转动轴的壳体的内壁开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均匀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固接在凹槽内壁上,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接在转动轴承的外圈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门远离壳体的一侧均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上设有网状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撞击件设置在靠近汽车后保险杆的一侧,所述撞击件包括固接在空腔体内壁的弹力绳和固接在弹力绳自由端的撞击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对称开有安装槽,其中一个安装槽用于安装副杆,另一个安装槽用于安装空心筒,与空心筒连接的安装槽的内壁均有磁铁片,所述磁铁片与空心筒磁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固接在连接杆上的用于安装拉力弹簧的安装盘,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与安装盘固接,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与转动门固接,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中的连接杆与壳体内壁之间设有伸缩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筒上开有滑动槽,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中的连接杆在滑动槽内滑动,所述滑动槽远离撞击球的一侧设有可与连接杆接触的挤压弹簧,所述空心筒内部还设有用于承接挤压弹簧的连接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与副杆之间设有延长杆。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可左右移动的转动门对应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对应设置,且与空心筒滑动连接的连接件远离撞击件设置。

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包括安装在汽车吸能梁下方的用于灭火器与车祸汽车自动分离的灭火器放置组件;灭火器放置组件包括与吸能梁可拆卸连接的壳体、与壳体转动连接的对称设置的可左右移动的转动门、设置在转动门内侧的用于固定灭火器的弧形板、设置转动门内侧上的拉力弹簧和基于拉力弹簧设置的用于与车祸汽车自动分离的分离组件;分离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顶部的空腔体、设置在空腔体的基于汽车惯性移动的撞击件和设置在壳体内壁且可与壳体内壁分离的分离件;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的车载移动式灭火器在连续追尾的车祸环境中无法快速取出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樊舐宏,张凯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君道消防安全技术股份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48368.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