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道路铁路或桥梁建设机械的制造及建造技术 > 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09 16:39:23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桥梁,一般会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支座为桥跨结构与桥墩或桥台的支承处所设置的传力装置;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现有技术中,桥梁外侧在进行施工时,需要额外铺设平台进行施工,此时缺少有效的控制机构进行配合。

2、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包括与桥梁固定连接的外壳与控制箱,所述外壳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接触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管,外壳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板,所述控制箱的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且延伸板的左侧延伸至控制箱外,控制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控制箱的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板,且承载板的右侧延伸至控制箱外,所述外壳内设有定位机构,控制箱内设有控制机构。

3、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纹环、螺纹柱、控制板、定位板与拉板,所述螺纹环螺纹套设在螺纹管的外壁,且螺纹环的右侧与接触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在螺纹管内,所述控制板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左侧内壁,且控制板的顶部与螺纹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滑动连接在控制板的顶部,所述拉板转动连接在控制板的前侧,且拉板的底部与限制板的前侧转动连接。

4、进一步的,定位机构通过控制螺纹环进行移动,此时螺纹环可以辅助螺纹柱进行上升,同时螺纹柱可以拉动控制板进行移动,当控制板进行移动时,控制板可以拉板进行移动,同时带动定位板进行移动。

5、优选的,所述定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且二号弹簧的一端与控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外壳的左侧设有通孔,且定位板与通孔活动连接。

6、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二号弹簧,二号弹簧初始为压缩状态,二号弹簧起到推动定位板进行移动,从而贯穿通孔。

7、优选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推板、活动板、梯形板、齿条与伸缩管,所述推板转动连接在延伸板的前侧,所述活动板滑动连接在控制箱的后侧内壁,且活动板的前侧与推板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梯形板滑动连接在控制箱的后侧内壁,所述齿条滑动连接在梯形板的前侧,所述伸缩管固定连接在承载板的左侧,且伸缩管内管的左侧与齿条的右侧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控制机构通过控制推板进行移动,推板推动活动板进行下降,从而辅助梯形板向左进行移动,当梯形板进行移动时,梯形板带动齿条与齿轮进行啮合,同时齿条方便同步控制伸缩管进行移动。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后侧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轮,且转轮与梯形板的斜面相接触,梯形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五号弹簧,且五号弹簧的一端与控制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当活动板进行移动时,活动板通过控制转轮与梯形板的斜面进行接触,从而控制梯形板向左进行移动,通过设置五号弹簧,五号弹簧方便推动梯形板进行回位。

11、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顶部设有滑槽,且延伸板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延伸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四号弹簧,且四号弹簧的一端与控制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通过设置滑槽,滑槽起到限制延伸板进行横向移动的作用,通过设置四号弹簧,四号弹簧通过自身弹力可以拉动延伸板进行回位。

13、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后侧内壁设有引导槽,且承载板的后侧延伸至引导槽内并与引导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4、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引导槽,引导槽方便辅助承载板进行纵向移动,从而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下降。

15、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且一号弹簧的一端与外壳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且三号弹簧的一端与外壳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16、进一步的,通过设置一号弹簧,一号弹簧起到控制接触板进行上升回位的效果,通过设置三号弹簧,三号弹簧通过自身弹力方便拉动限制板进行回位。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将控制箱插入外壳内,此时控制箱压动接触板进行下降,同时接触板带动螺纹环进行下降,当螺纹环进行移动时,螺纹环通过自身螺纹控制螺纹管进行转动,同时螺纹管同步通过螺纹控制螺纹柱进行上升,此时螺纹柱拉动控制板进行上升。

19、2、当控制板进行移动时,控制板拉动拉板进行移动,随着拉板的移动,拉板拉动限制板进行移动,此时限制板与控制箱的顶部进行接触,对控制箱进行定位装配,同时随着控制板的移动,控制板带动定位板进行移动,定位板通过二号弹簧的弹力贯穿通孔,从而对限制板的移动进行锁定,保证装配的稳定性。

20、3、随着限制板的移动,限制板推动延伸板向右进行移动,此时延伸板推动推板进行移动,此时推板推动活动板进行下降,当活动板进行移动时,活动板带动转轮与梯形板的斜面进行配合,从而控制梯形板向左进行移动,随着梯形板的移动,梯形板带动齿条与齿轮进行啮合,此时控制电机的输出轴进行转动,电机通过齿轮控制齿条进行下降,当齿条进行移动时,齿条可以同步带动承载板进行下降,从而辅助施工人员进行移动,方便对桥梁外侧进行施工。

21、有益效果;通过将控制箱插入外壳内,控制箱控制接触板进行移动,方便控制限制板进行移动,从而对控制箱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引导齿条与齿轮进行啮合,同时控制电机进行工作方便自动控制承载板进行下降,辅助施工人员进行移动,方便对桥梁外侧进行施工。

技术特征:

1.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包括与桥梁固定连接的外壳(1)与控制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接触板(5),所述外壳(1)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管(8),外壳(1)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板(14),所述控制箱(2)的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16),且延伸板(16)的左侧延伸至控制箱(2)外,控制箱(2)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3),且电机(3)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4),所述控制箱(2)的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板(24),且承载板(24)的右侧延伸至控制箱(2)外,所述外壳(1)内设有定位机构,控制箱(2)内设有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螺纹环(7)、螺纹柱(9)、控制板(10)、定位板(11)与拉板(13),所述螺纹环(7)螺纹套设在螺纹管(8)的外壁,且螺纹环(7)的右侧与接触板(5)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9)螺纹连接在螺纹管(8)内,所述控制板(10)滑动连接在外壳(1)的左侧内壁,且控制板(10)的顶部与螺纹柱(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11)滑动连接在控制板(10)的顶部,所述拉板(13)转动连接在控制板(10)的前侧,且拉板(13)的底部与限制板(14)的前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二号弹簧(12),且二号弹簧(12)的一端与控制板(10)的顶部固定连接,外壳(1)的左侧设有通孔,且定位板(11)与通孔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推板(18)、活动板(19)、梯形板(20)、齿条(22)与伸缩管(23),所述推板(18)转动连接在延伸板(16)的前侧,所述活动板(19)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后侧内壁,且活动板(19)的前侧与推板(18)的前侧转动连接,所述梯形板(20)滑动连接在控制箱(2)的后侧内壁,所述齿条(22)滑动连接在梯形板(20)的前侧,所述伸缩管(23)固定连接在承载板(24)的左侧,且伸缩管(23)内管的左侧与齿条(22)的右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19)的后侧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轮,且转轮与梯形板(20)的斜面相接触,梯形板(20)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五号弹簧(21),且五号弹簧(21)的一端与控制箱(2)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顶部设有滑槽,且延伸板(16)与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延伸板(1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四号弹簧(17),且四号弹簧(17)的一端与控制箱(2)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2)的后侧内壁设有引导槽,且承载板(24)的后侧延伸至引导槽内并与引导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6),且一号弹簧(6)的一端与外壳(1)的底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制板(14)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三号弹簧(15),且三号弹簧(15)的一端与外壳(1)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外侧施工平台,其施工平台包括与桥梁固定连接的外壳与控制箱,所述外壳的右侧内壁滑动连接有接触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管,外壳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有限制板,所述控制箱的后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延伸板,且延伸板的左侧延伸至控制箱外,控制箱的左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本技术通过将控制箱插入外壳内,控制箱控制接触板进行移动,方便控制限制板进行移动,从而对控制箱进行定位,并且通过引导齿条与齿轮进行啮合,同时控制电机进行工作方便自动控制承载板进行下降,辅助施工人员进行移动,方便对桥梁外侧进行施工。技术研发人员:马艺坤,丁三要,王立峰,段于超,李俊翔,任存鹏,邓亚明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907技术公布日:2024/5/2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416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