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水利排水,给水工程装置的制造及其处理技术 > 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正文

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 国知局
  • 2024-07-09 17:13:49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建筑的地下室一般包括外墙和底板。外墙,即建筑的外墙,其底部设置有基础,以用于支撑外墙,提高外墙的稳定性;在外墙施工完成后,在外墙围成的区域的内部浇筑混凝土,即可形成地下室的底板;最后,随着建筑外墙的加高,依次构建地下室的顶板以及其余各个楼层的顶板,直至封顶,即完成建筑主体的施工操作。

2、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地下室底板的底部的土层发生沉降时,地下室的底板容易随土层的沉降而相对于地下室的外墙向下移动,从而导致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之间产生裂缝,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以提高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降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产生裂缝的风险。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用于与地下室的外墙相连,所述连接板用于与地下室的底板的钢筋骨架的预应力筋相连;所述连接板贯穿设置有供连接杆插设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用于与连接板背离地下室的外墙的一侧的侧壁抵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底板施工时,铺设用于浇筑底板的钢筋骨架的过程中,将连接板通过连接孔套设在连接杆后,将连接板与地下室的底板的钢筋骨架的预应力筋相连,再拧紧连接螺母,即可供底板的钢筋骨架与外墙相连。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后,通过连接板、连接杆和连接螺母的相互配合,可供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稳定连接,从而有利于减小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裂缝的风险。

5、可选的,所述的预应力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地下室的底板的下表面的支撑板、用于盖设在地下室的底板的上表面的抵接盖板、将支撑板与抵接盖板相互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支撑板和抵接盖板均用于设置在地下室的底板的靠近地下室的外墙的一侧的位置。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盖板、连接件和支撑板相互配合,以夹持地下室的底板的靠近外墙的一侧的位置,从而有利于减小地下室的底板的对应位置因底板自身的重力作用而受力发生开裂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有利于提高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与支撑板相连的对接螺杆和与对接螺杆螺纹连接的对接螺母;所述抵接盖板贯穿设置有供对接螺杆插设的对接孔,所述对接螺母用于与抵接盖板的上表面抵接。

8、可选的,所述抵接盖板的上表面沿对接孔的周向设置有嵌置槽,所述对接螺母位于嵌置槽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螺母位于嵌置槽内,有利于保证抵接盖板的上表面的位置的平整度,从而便于后续对地下室底板的装饰施工操作。

10、可选的,所述的预应力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嵌设至地下室的外墙的内表面的连接槽体,所述支撑板和抵接盖板均插设于连接槽体;所述连接槽体内用于供浇筑地下室的底板的混凝土填充。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和抵接盖板插设于连接槽体内,且混凝土填充于连接槽体内的空间中,有利于提高支撑板与抵接盖板之间保持相对固定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地下室的底板的靠近外墙的位置的结构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的预应力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螺套,所述连接杆与连接螺套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杆用于通过连接螺套与地下室的外墙相连,所述连接螺套用于与地下室的外墙相连。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与连接螺套螺纹连接,可在外墙施工完成后再安装连接杆,从而便于搭建用于浇筑外墙的模板。

14、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螺杆和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与连接螺杆相连;所述固定螺杆与连接螺套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杆与连接螺母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杆的螺纹的旋向与固定螺杆的螺纹的旋向相反。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并拧紧连接螺母的过程中,连接螺母对连接螺杆具有使连接螺杆转动的作用力;拧紧连接螺母时,若连接螺杆与固定螺杆随之转动,则可使固定螺杆进一步被拧紧,从而有利于提高固定螺杆与连接螺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装连接螺母导致固定螺杆发生脱落的可能性。

16、可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有多个连接筋,所述连接筋的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用于延伸至地下室的底板的内部。

17、可选的,所述连接筋的周壁设置有连接环板,所述连接环板用于嵌置在地下室的底板的内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筋与连接环板相互配合,可增大连接板与地下室的底板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连接板与地下室的底板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上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的施工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0、上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的施工工艺,包括如下的步骤:

21、安装连接杆:将连接杆与地下室外墙相连;

22、安装连接板:将连接板与用于浇筑地下室的底板的钢筋骨架的预应力筋相连;安装并拧紧连接螺母;

23、施工地下室的底板:浇筑地下室的底板。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通过连接板、连接杆和连接螺母的相互配合,可供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稳定连接,从而有利于减小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裂缝的风险;

26、2.安装并拧紧连接螺母的过程中,连接螺母对连接螺杆具有使连接螺杆转动的作用力;拧紧连接螺母时,若连接螺杆与固定螺杆随之转动,则可使固定螺杆进一步被拧紧,从而有利于提高固定螺杆与连接螺套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从而减小安装连接螺母导致固定螺杆发生脱落的可能性。

技术特征:

1.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和连接板(2),所述连接杆(1)用于与地下室的外墙(4)相连,所述连接板(2)用于与地下室的底板(3)的钢筋骨架的预应力筋(31)相连;所述连接板(2)贯穿设置有供连接杆(1)插设的连接孔(21),所述连接杆(1)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5),所述连接螺母(5)用于与连接板(2)背离地下室的外墙(4)的一侧的侧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设置在地下室的底板(3)的下表面的支撑板(8)、用于盖设在地下室的底板(3)的上表面的抵接盖板(9)、将支撑板(8)与抵接盖板(9)相互连接的连接件(10);所述支撑板(8)和抵接盖板(9)均用于设置在地下室的底板(3)的靠近地下室的外墙(4)的一侧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0)包括与支撑板(8)相连的对接螺杆(101)和与对接螺杆(101)螺纹连接的对接螺母(102);所述抵接盖板(9)贯穿设置有供对接螺杆(101)插设的对接孔(91),所述对接螺母(102)用于与抵接盖板(9)的上表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盖板(9)的上表面沿对接孔(91)的周向设置有嵌置槽(92),所述对接螺母(102)位于嵌置槽(92)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嵌设至地下室的外墙(4)的内表面的连接槽体(6),所述支撑板(8)和抵接盖板(9)均插设于连接槽体(6);所述连接槽体(6)内用于供浇筑地下室的底板(3)的混凝土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应力连接结构还包括连接螺套(7),所述连接杆(1)与连接螺套(7)的内侧壁螺纹连接,且所述连接杆(1)用于通过连接螺套(7)与地下室的外墙(4)相连,所述连接螺套(7)用于与地下室的外墙(4)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包括连接螺杆(11)和固定螺杆(12),所述固定螺杆(12)与连接螺杆(11)相连;所述固定螺杆(12)与连接螺套(7)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杆(11)与连接螺母(5)螺纹配合;所述连接螺杆(11)的螺纹的旋向与固定螺杆(12)的螺纹的旋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设置有多个连接筋(22),所述连接筋(22)的远离连接板(2)的一端用于延伸至地下室的底板(3)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筋(22)的周壁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用于嵌置在地下室的底板(3)的内部。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及施工工艺。用于地下室底板与外墙之间的预应力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用于与地下室的外墙相连,所述连接板用于与地下室的底板的钢筋骨架的预应力筋相连;所述连接板贯穿设置有供连接杆插设的连接孔,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用于与连接板背离地下室的外墙的一侧的侧壁抵接。通过连接板、连接杆和连接螺母的相互配合,可供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稳定连接,从而有利于减小地下室的底板与外墙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裂缝的风险。技术研发人员:江升,崔蓬勃,江林,徐笛,宋小忠,宋玲,王伟,吴晓刚,方圆,徐广舒,江婷婷,环志勇,闵悦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职业大学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5758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