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7-09 17:39:16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涉及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迅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深厚覆盖层普遍发育在西南及西北地区,一般深达数十米甚至百米,混凝土防渗墙凭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成为这一地区首选的坝基防渗结构形式。防渗墙与坝体心墙之间、防渗墙与坝体基础之间,均为整个工程的薄弱结构面,防渗墙在混凝土重力坝自重、静水压力等荷载作用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及不均匀沉降,一旦发生破坏,将削弱整个防渗系统的防渗能力,严重时甚至会使防渗系统丧失防渗功能,进而对整个工程的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混凝土重力坝基础与防渗墙间的有效防渗衔接至关重要,能适应深厚覆盖层及大变形的防渗体系,需要可靠且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深厚覆盖层上混凝土重力坝基础与防渗墙间变形较大及不均匀沉降的问题。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3、步骤1:对深厚覆盖层由设计高程处开挖至第一高程,形成构建平台;
4、步骤2:在构建平台内施工钢筋混凝土槽孔导向墙,形成工作平台;
5、步骤3:从第一高程处继续对深厚覆盖层开挖,形成槽孔;
6、步骤4:将钢筋笼及预埋灌浆钢管沉放并固定在槽孔内;
7、步骤5:对槽孔进行浇筑至设计高程,形成第一混凝土防渗墙,然后将第一混凝土防渗墙顶部的桩头打掉,至与第一高程平齐;
8、步骤6:在第一混凝土防渗墙上端固定橡胶止水带;
9、步骤7:在钢筋笼上端固定止水铜片,并现浇筑至设计高程,形成第二混凝土防渗墙;
10、步骤8:待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后,利用预埋灌浆钢管对防渗墙浇筑不密实处进行补灌,同时对槽孔基础以下不良地质段进行灌浆处理;
11、步骤9:在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上部及两侧分别摆放sr塑性填料,在sr塑性填料上端面铺设sr盖片;
12、步骤10:在构建平台两侧铺设砂砾,形成砂砾层,在砂砾层上部绑扎混凝土坝底层钢筋,浇筑上部混凝土重力坝。
13、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14、步骤1中在深厚覆盖层挖掘构建平台过程中,当遇到砂层透镜体基础时,应进行振冲碎石桩处理。
15、步骤3具体方法为通过挖机槽挖或钻机向下成槽。
16、步骤6的具体方法为:在第一混凝土防渗墙上顶端上游侧凿出止水坑,在止水坑内安装橡胶止水带,并在止水坑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
17、步骤7中止水铜片为两排适应变形能力较强的w型止水铜片,w型止水铜片中间凸出部位长度为6~7cm。
18、步骤9的具体方法为:在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两侧贴合摆放10cm厚的sr塑性填料,在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上部贴合摆放15cm厚的sr塑性填料,并做挤密处理,在sr塑性填料外侧铺设与其长度一致的sr盖片,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上端的sr盖片上部与止水铜片粘结。
19、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两侧的sr塑性填料下端距离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上端面距离为10cm,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两侧的sr塑性填料下端距离砂砾层上端面距离为5~10cm。
20、步骤10中铺设砂砾层后,需要进行夯实碾压处理,提高混凝土重力坝基础承载力。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2、(1)砂砾石置换层起到提高深厚覆盖层上部建筑物承载能力及受力均匀的作用,减少上部混凝土重力坝的不均匀沉降;
23、(2)第一现浇混凝土防渗墙与第二混凝土防渗墙之间的接头设置橡胶止水带,并用微膨胀混凝土止水坑固定,保证两层防渗墙接合段结构稳定且不会形成渗漏通道;
24、(3)通过设置预埋灌浆钢管,一方面可以对槽孔基础以下不良地质段进行灌浆处理,另一方面可以对防渗墙浇筑不密实段进行补灌,多方位阻断渗漏通道,更有利于提升结构的防渗可靠性,同时,预埋钢管还可用于在后期运行过程中防渗系统破坏后的修复,为运行期的安全提供保障;
25、(4)通过在混凝土重力坝基础布设深“凹”、sr塑性填料以及双道w型止水铜片的结构型式,联合防渗并适应变形,通过一定厚度的塑性填料及w型止水铜片用来适应上部混凝土重力坝、深厚覆盖层基础的变形及不均匀沉降,利用双道铜止水及渗透系数较低的塑性填料满足防渗要求,起到双层保险的作用,对深厚覆盖层上的坝体基础与防渗墙接头型式至关重要;
26、(5)sr盖片起到隔离并固定sr塑性填料的作用,防止局部有较大变形,对结构不利。
技术特征:1.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在深厚覆盖层(1)挖掘构建平台过程中,当遇到砂层透镜体基础时,应进行振冲碎石桩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方法为通过挖机槽挖或钻机向下成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具体方法为:在第一混凝土防渗墙(6)上顶端上游侧凿出止水坑(8),在所述止水坑(8)内安装橡胶止水带(9),并在止水坑(8)内浇筑微膨胀混凝土(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止水铜片(11)为两排适应变形能力较强的w型止水铜片,所述w型止水铜片中间凸出部位长度为6~7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的具体方法为:在第二混凝土防渗墙(12)两侧贴合摆放10cm厚的sr塑性填料(13),在第二混凝土防渗墙(12)上部贴合摆放15cm厚的sr塑性填料(13),并做挤密处理,在sr塑性填料(13)外侧铺设与其长度一致的sr盖片(14),所述第二混凝土防渗墙(12)上端的sr盖片(14)上部与止水铜片(11)粘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凝土防渗墙(12)两侧的sr塑性填料(13)下端距离第二混凝土防渗墙(12)上端面距离为10cm,所述第二混凝土防渗墙(12)两侧的sr塑性填料(13)下端距离砂砾层(15)上端面距离为5~1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铺设砂砾层后,需要进行夯实碾压处理,提高混凝土重力坝基础承载力。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S1、对深厚覆盖层开挖至第一高程;S2、施工钢筋混凝土槽孔导向墙;S3、继续开挖形成槽孔;S4、将钢筋笼及预埋灌浆钢管固定在槽孔内;S5、对槽孔浇筑至设计高程,形成第一混凝土防渗墙,桩头打掉;S6、固定橡胶止水带;S7、固定止水铜片并现浇至设计高程,形成第二混凝土防渗墙;S8、监测追踪并进行灌浆处理;S9、摆放SR塑性填料;S10、铺设砂砾并绑扎混凝土坝底层钢筋,浇筑混凝土重力坝。本发明提供的适应深厚覆盖层基础及大变形的防渗接头结构的构建方法,解决了深厚覆盖层上混凝土重力坝基础与防渗墙间变形较大及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技术研发人员:甄燕,王海云,张博,李洋,李辉,温家兴,吕琦,由广昊,郑爱军,吕佳丽,冯碧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7/6014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