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照明工业产品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异型灯具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异型灯具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09:54:40

本技术涉及灯具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异型灯具。

背景技术:

1、现有灯具的灯体一般包括安装部和出光部,安装部对应安装的外壳一般采用非透光材质,能够起到隐藏灯具电源的结构的效果,更加美观,而出光部对应安装的透光罩一般采用透光材质,发光源安装于透光罩和外壳围合的壳体中。光源位置到透光罩和外壳材质变化交界处的连线为遮阴线,遮阴线的延长线在灯具安装面上的投影区域为发光源的光线受到外壳阻挡而无法照射的阴影区,即俗语中“灯下黑”现象。而为了提高亮度,发光源往往控制光线散发角度以聚光,并且定向布置,这进一步减少了照射到阴影区的光线,加剧了“灯下黑”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尽量避免在灯具安装面形成阴影区,减少“灯下黑”现象的发生,使灯具实现全面照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型灯具。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异形灯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异型灯具,包括安装部和出光部,所述安装部呈敞口设置,所述出光部设置有弧面段,并且所述弧面段内侧朝向所述安装部的敞口一侧,所述出光部在安装面的投影面盖合所述安装部的投影面,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发光源,所述发光源的光线朝向所述出光部。

4、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尽量避免在灯具安装面形成阴影区,减少了“灯下黑”现象的发生,使灯具实现全面照明。具体地说,弧面段在安装面的投影大于安装部在所在安装面的投影,即弧面段和安装部之间了留有反射通道供光线通过,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出光部的弧面段,弧面段除了让部分的光线通过,进行直接照明外,还反射一部分光线改变其原来的传播路径,使得光线向灯具的安装面传播,光线照射在安装面上,消除因为发光源的定向设置以及不透光安装部的遮挡造成的阴影区,从而避免了“灯下黑”现象的发生,实现全面的照明。另外照射到安装面的光线受到安装面反射,对照明面实现间接照明,而间接照明的光线更为柔和,能使整个空间环境更加舒适。

5、优选的,所述发光源的光线最大发散角度的边缘线与所述出光部弧面段的边缘线重合。

6、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发光源的位置保证其光线经过弧面段反射后整体为扩散而非聚焦状态,出光部的弧面段对发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全反射,并且对光线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确保弧面段能将反射的光线能通过弧面段和安装部之间的反射通道,最终反射至安装面上安装部所邻近的区域,避免阴影区的形成。

7、优选的,所述发光源采用灯珠,所述灯珠呈平面阵列分布,所述灯珠的发散角度为α,所述灯珠的阵列中心处至所述弧面段弧顶处的连线为基准线,所述基准线的长度为基准距离h,所述灯珠到阵列中心的距离为l且满足其中n的范围取{0、1、2、3、4、5}。

8、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控制灯珠之间的间距,使灯珠阵列发出的光线能均匀地照射到弧面段各处,进而让从出光部透出的光更为均匀,降低照明场景下的人员视觉疲劳。具体地说,光强会随距离衰减,同平面的各灯珠与弧面段的垂直距离各有不同,阵列边缘处的灯珠较近,光强损失小,阵列中心处的灯珠较远,光强损失大,而通过多个灯珠的照射区域叠加即可补偿和因距离损失的光强。灯珠到阵列中心的距离l所满足的公式为经验公式,是根据灯珠阵列中心到弧面段弧顶位置的距离h以及灯珠自身的发散角度α确定灯珠之间的布置关系的。具体体现为阵列中心位置靠近阵列中心处灯珠数量较阵列边缘处的灯珠数量密集。

9、优选的,所述弧面段对应的弧段的半径为r,所述基准线的长度h满足r:h=a,其中a的范围取[1.05,1.10]。

10、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确定灯珠阵列与弧面段之间的位置关系,进一步保证弧面段各处光强均匀。具体地说,通过控制发光源与弧面段之间距离,控制灯珠照射的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避免照射重叠面积过大和过小,导致弧面段光强分布不均匀,而在弧面段表面形成“光斑”或者“暗斑”区域,影响观感,而当发光源位于限定范围的位置内,各灯珠之间的重叠照射区域的光强与相邻的照射区域的光强相近,不易产生“光斑”或者“暗斑”区域。

11、优选的,所述弧面段内侧设置有波浪纹。

12、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柔化发光源发出的光线。具体地说,波浪纹的纹样在光线传播过程中充当棱镜,将光线折射到不同的角度。这种分散效应可以使光线呈现出柔和的效果,减少眩光和反射,可以提供更加舒适和自然的光照环境。

13、优选的,所述出光部设置有对流入孔,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对流出孔,所述发光源的背侧设置有导热部,所述导热部隔断所述出光部和所述安装部并且设置有对流通孔。

14、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对发光源进行散热。具体地说,发光源在进行照明期间会因为电流的热效应累计热量,当发光源温度过高时,会降低光效,降低使用寿命,甚至对周围的元件造成热损伤,通过在出光部和安装部分别设置对流入孔和对流出孔,利用发光源附近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发生变化,引起自然对流,较热的空气上升并且从对流出口流出,而较冷的空气从对流入口补充到安装部和出光部内,空气流通过程中流经对流通孔,从而带走发光源的热量,实现散热。

15、优选的,所述导热部包括热岛和散热网,所述热岛的中部高于边缘并且设置于所述灯珠的背侧,所述散热网连接所述热岛。

16、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增强导热部的导热和散热能力。具体地说,热岛设置于灯珠背侧,有效吸收灯珠发光时产生的热量,并且其中部高于边缘的设置于灯珠中部发热量大、边缘发热量低的发热规律相符合,提高热岛对灯珠的导热效率,散热网的换热面积较热岛大,主要发挥散热的作用,将热岛吸收的热量迅速散发出去,从而保持灯珠的正常工作温度。

17、优选的,所述散热网包括散热子网和连接柱,相邻所述散热子网间隔设置并且通过所述连接柱连接,相邻所述散热子网的网孔相互错开。

18、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增强散热网的散热效率。具体地说,多层的散热子网增大了散热网的散热表面积;连接柱除了起到连接相邻的散热子网外,还起到传导热量的作用;散热子网的网孔相互错开设置,可以形成更多的散热通道,使热量能够更快地通过散热网传导出去,这样可以增加散热网与环境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19、优选的,所述导热部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连通所述对流通孔。

20、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加快自然对流的空气流通速度,提高单位时间内导热部的换热量。具体地说,导热管在自然对流中,热气流流经的风道,引导热气流的流向,尽量避免了热气流在安装部内无序流动,扩散热量在安装部内的分布,降低温度差异,从而降低自然对流气流速度的情况。另外,导热管两端的温度差产生了空气密度的差别,受热气流因密度小而上升,并从导热管上端风口排出,对对流通孔处形成稳定的负压区,加速气流流动,提高散热效率。

21、优选的,所述安装部内与所述导热部相对的侧面设置有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引导受热气流向所述对流出孔。

22、通过采取上述的技术方案,尽量避免热量在进行对流过程中流动不畅,在安装部内堆积,从而提高热量的传递效率。此外,还可以通过调整导流面的位置和角度,进一步优化气流的流动方向,确保热量能够充分传递到对流出孔处。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4、尽量避免在灯具安装面形成阴影区,减少了“灯下黑”现象的发生,使灯具实现全面照明。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1705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