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投影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2:04:05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投影显示。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激光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1、激光投影设备是一种使用激光技术来投影图像或视频的设备,它使用激光光源代替传统的光泵光源,具有更高的亮度和色彩鲜艳度。
2、激光投影设备通常包括光源、光机和镜头等部件,光源用于出射高亮度的光束,光源出射的光通过整合及滤色后,照射至光机中的光阀的表面,光阀可以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调制,形成投影光束,镜头可以将投影光束投射至投影屏幕上,以使人眼可以从屏幕观看到投影画面。在这一过程中,光源、光机、镜头等部件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从而影响激光投影设备的使用寿命。为了对光源、光机、镜头等部件进行散热,激光投影设备内通常设置有散热系统。在相关技术中,对激光投影设备内部的热源部件进行散热的方式通常包括液冷和风冷,无论是液冷还是风冷均需要通过风扇送风,来保证散热效果并维持整机正常运行。
3、然而,激光投影设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行时,存在风扇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可解决了激光投影设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行时,存在的风扇噪音较大的问题。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多个电子元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4、第一散热模块,所述第一散热模块配置为对至少部分所述电子元器件散热;
5、第二散热模块,所述第二散热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吹风结构和散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设置于靠近所述进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连接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散热器、所述第一进液管和所述第一出液管内设置有流通介质,所述第一吹风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在风流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将自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的空气吹向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一散热模块配置为,在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第二散热模块启动,所述流通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流经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空气与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后流向所述壳体的内部,经所述第一换热器换热的所述流通介质流向所述散热器,经所述散热器散热后,循环回所述第一换热器。
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投影设备包括第一散热模块和第二散热模块,第一散热模块用于对至少部分电子元器件(例如,光源、光机和镜头等)散热,第二散热模块用于在环境温度高于第一预设温度时,与自进入壳体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以降低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的温度,由此加强了第一散热模块在环境温度较高时的散热效果,使得第一吹风结构在环境温度较高下也会较为缓和的运行,噪音较小,由此较好的解决了激光投影设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行时,存在的吹风装置(第一吹风结构)的运行噪音较大的问题。
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吹风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电子元器件包括光源、光机、镜头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所述光机和所述镜头,以及所述光源沿所述风流方向依次排列。
9、壳体内的风流方向为自壳体的进风口吹向出风口,电路板,光机和镜头,以及光源沿风流方向依次排列,也就是说,进入壳体的风先吹向电路板,然后经过光机和镜头,然后吹向光源。若将光源设置于风流方向的上游,那么与光源热交换产生的,以及与对光源散热的散热模块热交换产生的温度较高的气体吹向电路板,这使得电路板的散热条件较为恶劣,电路板的散热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电路板的寿命。由于光源的产热量远大于电路板,故将光源设置在风流方向的下游,电路板设置在风流方向的上游,进入壳体的空气首先与电路板,以及与对电路板散热的散热模块进行热交换,然后吹向光源,由于光源的产热量远大于电路板,所以电路板对空气的温度影响较小。此外,在环境温度较高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散热模块启动,首先对进入壳体的空气降温,以使得进入壳体吹向电路板,以及光机和镜头的空气温度较低,由此使得即使环境温度较高时,在壳体内流通的气体的温度也不会过高,所以,即使光源设置在风流方向的下游,在不增强第一吹风结构的吹风效率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散热需求,因此,即使环境温度较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投影设备的噪音也不会很大。
1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模块包括第一光源散热模块,所述第一光源散热模块包括导热组件和散热翅片,所述导热组件分别与所述光源和所述散热翅片连接,所述导热组件将所述光源的热量导向所述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置于所述光源在所述风流方向的下游,且设置于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
11、由于散热翅片与壳体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会散发出较多的热量,故将散热翅片设置在风流方向的下游,使得散热翅片散发的热量直接自出风口吹出,避免散热翅片散发的热量影响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此外,基于本技术实施例设置有第二散热模块,在环境温度较高时,第二散热模块启动,首先对进入壳体的空气降温,以使得风流方向下游的空气温度能够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所以即使散热翅片设置在风流方向的下游,也能够满足散热需求,因此,即使环境温度较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激光投影设备的噪音也不会很大。
1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模块还包括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光源和所述散热翅片之间;
13、所述第二换热器连接有第二进液管和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第一进液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接;
14、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进液管和所述第二出液管内设置有所述流通介质;
15、所述第二散热模块还配置为,在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流通介质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流经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空气与所述第二换热器换热后流向所述散热翅片,经所述第二换热器换热的所述流通介质流向所述散热器,经所述散热器散热后,循环回所述第二换热器。
16、这样,能够加强散热翅片的散热效果,进而加强光源的散热效果,由此使得光源即使设置在风流方向的下游也能够较好的散热。
17、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散热翅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吹风结构,所述第二换热器在所述风流方向的下游设置有抽风机。
18、第二吹风结构和抽风机的设置加速了空气在壳体内的流通,进一步降低了进入壳体内空气的温度,增强了第一换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19、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吹风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风扇。
2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投影设备还包括热回收模块,所述热回收模块包括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
21、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换热水箱内,所述散热器与所述换热水箱内的水热交换;
22、所述第一进液管或第一出液管上设置有第一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配置为,在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一循环泵启动,所述流通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散热器之间循环流动。
23、盛装有水的换热水箱用于与散热器换热,以使得循环至散热器的温度相对较高的流通介质降温,然后循环回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以对进入壳体的空气进行降温,换热水箱内的水可以作为生活用水,即换热水箱作为热回收的装置,节省了能源。
24、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回收模块还包括储水箱,连通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换热水箱的进水管,以及连通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换热水箱的出水管;
25、所述进水管或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第二循环水泵,所述第二循环水泵配置为,在环境温度高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所述第二循环水泵启动,水在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换热水箱之间循环流动;
26、所述储水箱上还连接有补水管和放水管,所述补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放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27、储水箱的设置增大了与散热器换热的水量,加强了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并且储水箱和换热水箱内的水循环流动,生活用水可以通过储水箱的放水管放水,同样,储水箱内的水需要及时补上,补水管的设置便于储水箱的补水。
28、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水管与生活用水终端连接。
29、这样,更便于用户取用储水箱内的水。
30、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激光投影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
31、所述储水箱内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和液位检测装置;
32、所述储水箱和所述第二控制阀之间的放水管上还连接有第二放水管,所述第二放水管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所述第三控制阀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均为电磁阀;
33、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配置为,在所述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储水箱内的水位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打开,以向所述储水箱内补水,在所述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储水箱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打开,以更换所述储水箱内的水。
34、这样,液位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使得储水箱内的水始终保持在预设值以上,避免储水箱内水过少,用户又没有及时发现,导致散热器的散热效果不好,进而使得进入壳体的空气温度降低的较少,进而影响第一散热模块的散热效果,从而使得第一吹风结构、第二吹风结构和抽风机的工作效率提升,从而使得激光投影设备的噪音增大。此外,温度检测装置的设置能够较好的保证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在储水箱内的温度高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及时通过储水箱放水和补水来降低储水箱内的水温,从而保证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散热器的散热效果好,那么循环回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流通介质的温度便较低,那么进入壳体经过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体温度即较低,经过第二换热器吹向散热翅片的气体温度即较低,由此能够加强第一散热模块和散热翅片的散热,使得激光投影设备的各电子元器件的工作温度能够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由此使得第一吹风结构、第二吹风结构和抽风机运行的噪音较小,从而使得激光投影设备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行时,其噪音也较小。
35、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翅片式换热器。
36、翅片式换热器能够加强空气和第一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效率,使得进入壳体经过第一换热器换热后的气体温度降低的更多,以及够强化空气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换热效率,使得经过第二换热器吹向散热翅片的气体温度降低的更多,从而加强第一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5356.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