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2:06:44
本申请涉及光学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成像质量的手机等便携设备的光学成像镜头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大范围地应用在旗舰或高端机种上,并且为了提高竞争力,高良品率和低成本的广角镜头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2、为了满足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需求,容易忽略其敏感镜片位置设计的合理性,例如,第一片镜片和最后两片镜片位置处的组立元件间隔、厚度等排布不合理,这些不合理性会严重影响光学成像镜头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或者其它问题的光学成像镜头。
2、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六片式镜片组和多个组立元件,六片式镜片组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其中,第一镜片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镜片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镜片的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多个组立元件至少包括第一组立元件、第四组立元件和第五组立元件,第一组立元件设置于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之间且抵设于第一镜片的像侧面,第四组立元件设置于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之间且抵设于第四镜片的像侧面,第五组立元件设置于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之间且抵设于第五镜片的像侧面;其中,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第六镜片的有效焦距f6、第一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cp1与第四组立元件和第五组立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45满足:1.5<|f1+f6|/(cp1+ep45)<13.5。
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多个组立元件还包括第二组立元件和第三组立元件,第二组立元件设置于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之间且抵设于第二镜片的像侧面,第三组立元件设置于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之间且抵设于第三镜片的像侧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还满足:2<(dis+dis)/epd<5,i=2、3、4或5,其中,i取2时,dis表示第二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is表示第二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i取3时,dis表示第三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is表示第三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i取4时,dis表示第四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is表示第四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i取5时,dis表示第五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is表示第五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epd为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
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抵设于第一镜片至第六镜片中的屈折力为正的镜片像侧面的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jm满足:0.5<f/djm<2.5,其中,j=1、3、4或5。
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镜片和第三镜片的组合焦距f23、第二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与第二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满足:5<|f23|/(d2s+d2m)<13。
6、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第二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一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与第一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满足:-6<(f2×r3)/(d1m×d1m)<-3。
7、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镜片的有效焦距f3、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f4与第三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满足:0.1<|f3+f4|/d3s<8.1。
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三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第四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第三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与第三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满足:1<|r6+r7|/(d3m+d3m)<3。
9、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f4、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第三组立元件和第四组立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34与第四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cp4满足:11<|f4-f5|/(ep34+cp4)<21。
10、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第五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第四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与第四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4s满足:5<|r8+r9|/(d4s+d4s)<8。
11、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第五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第五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与第五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cp5满足:-117<(f5×r10)/(d5s×cp5)<-26。
12、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1s、第五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5m与光学成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2<(d1s+d5m)/epd<3。
13、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镜片的物侧面至第六镜片的像侧面的轴上距离td、镜筒的物侧端面的内径d0s与镜筒的物侧端面和第一组立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01满足:4<(f×td)/(d0s×ep01)<9。
1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四镜片至第六镜片中的至少一个镜片在近轴区域呈弯月型。
15、根据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第一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六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2满足:r1>r12>0。
16、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中的第一个组立元件和最后两个组立元件较为敏感,本申请通过控制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第六镜片的有效焦距、第一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与第四组立元件和第五组立元件沿光轴的间隔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在使得第一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处于合理区间的同时控制第四组立元件和第五组立元件沿光轴的间隔,避免敏感组立元件对光学成像镜头的离焦性能产生影响,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性能,并提升光学成像镜头的组装稳定性以及成像质量。
技术特征:1.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组立元件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抵设于所述第一镜片至所述第六镜片中的屈折力为正的镜片像侧面的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jm满足:0.5<f/djm<2.5,其中,j=1、3、4或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和所述第三镜片的组合焦距f23、所述第二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2s与所述第二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2m满足:5<|f23|/(d2s+d2m)<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镜片的有效焦距f2、所述第二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所述第一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1m与所述第一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1m满足:-6<(f2×r3)/(d1m×d1m)<-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的有效焦距f3、所述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三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3s满足:0.1<|f3+f4|/d3s<8.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所述第四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所述第三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内径d3m与所述第三组立元件的像侧面的外径d3m满足:1<|r6+r7|/(d3m+d3m)<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镜片的有效焦距f4、所述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三组立元件和所述第四组立元件沿所述光轴的间隔ep34与所述第四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cp4满足:11<|f4-f5|/(ep34+cp4)<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所述第五镜片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9、所述第四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4s与所述第四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外径d4s满足:5<|r8+r9|/(d4s+d4s)<8。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镜片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五镜片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所述第五组立元件的物侧面的内径d5s与所述第五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cp5满足:-117<(f5×r10)/(d5s×cp5)<-26。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包括镜筒以及置于镜筒内的六片式镜片组和多个组立元件,六片式镜片组包括沿光轴从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的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四镜片、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其中,第一镜片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镜片具有负屈折力,第六镜片的像侧面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多个组立元件至少包括第一组立元件、第四组立元件和第五组立元件;其中,第一镜片的有效焦距f1、第六镜片的有效焦距f6、第一组立元件的最大厚度CP1与第四组立元件和第五组立元件沿光轴的间隔EP45满足:1.5<|f1+f6|/(CP1+EP45)<13.5。技术研发人员:袁一博,朱晓晓,戴付建,赵烈烽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5/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563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