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 > 增亮扩散片的制作方法  >  正文

增亮扩散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2:19:04

本技术涉及光学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增亮扩散片。

背景技术:

1、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重要功能即在供应均匀的面光源以供液晶显示面板使用。一般来说,为了使背光模组提供均匀的面光源,通常会使用数片扩散片以将配置于背光模组内的点或线光源得以扩散为均匀的面光源。

2、专利号为“202222678835.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压、耐摩擦、高遮蔽扩散膜,包括透明基材层,所述的透明基材层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的第一表面为展示面,所述的第二表面与导光板贴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表面涂布a胶形成扩散层,在所述的第二表面涂布b胶形成抗摩擦层,所述的扩散层和抗摩擦层均具有纳米级凸点结构。

3、上述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雾度和遮蔽性能,但也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没有增加光射出漫反射分布,亮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亮扩散片。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增亮扩散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扩散层,包括第一棱镜层和扩散膜;增亮层,增亮层位于扩散层的下面,增亮层包括第二棱镜层、增亮膜、第三棱镜层,第二棱镜层位于增亮膜的上面,第三棱镜层位于增亮膜的下面。

3、优选地,所述扩散膜包括气泡层、抗蓝光层、扩散基层,气泡层位于抗蓝光层的上面,扩散基层位于抗蓝光层的下面。

4、优选地,所述增亮膜包括紫外线吸收层、量子点层、防水层、抗压支撑层,紫外线吸收层位于量子点层的上面,量子点层位于防水层的上面,防水层位于抗压支撑层的上面。

5、优选地,所述量子点层和防水层之间通过一粘合层连接。

6、优选地,所述紫外线吸收层的厚度为0.3~0.8mm。

7、优选地,所述第一棱镜层包括多个圆凸起状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层包括多个三角形状的第二棱镜,第三棱镜层包括多个三角形状的第三棱镜。

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一,第一棱镜层可以有效增加光射出漫反射分布,降低扩散层的表面光泽度;光线通过第二棱镜层和第三棱镜层的配合,可以有效增加光射出漫反射分布,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降低光的色散现象,提高增亮膜光场分布的均匀性和亮度。

9、二,气泡层中的多个气泡可对光线进行折射、散射,提高均匀出光的效果;抗蓝光层可以大幅度吸收415 ~ 455 nm波段的有害蓝光,提高抗蓝光效果,减少蓝光对人体的视觉伤害。

10、三,紫外线吸收层将紫外线吸收,防止对人员的眼部和面部等造成损害;量子点层可以使光线被均匀的打散,从而可以减小曲面的产生;防水层采用聚乙烯,防止产生水气影响;抗压支撑层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提高整体结构强度,防止产生凹陷、弯折等情况。量子点层和防水层之间通过一粘合层连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防止发生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增亮扩散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扩散层(1),包括第一棱镜层(11)和扩散膜(12);增亮层(2),增亮层(2)位于扩散层(1)的下面,增亮层(2)包括第二棱镜层(21)、增亮膜(22)、第三棱镜层(23),第二棱镜层(21)位于增亮膜(22)的上面,第三棱镜层(23)位于增亮膜(22)的下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膜(12)包括气泡层(121)、抗蓝光层(122)、扩散基层(123),气泡层(121)位于抗蓝光层(122)的上面,扩散基层(123)位于抗蓝光层(122)的下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22)包括紫外线吸收层(221)、量子点层(222)、防水层(224)、抗压支撑层(225),紫外线吸收层(221)位于量子点层(222)的上面,量子点层(222)位于防水层(224)的上面,防水层(224)位于抗压支撑层(225)的上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增亮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层(222)和防水层(224)之间通过一粘合层(223)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亮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层(221)的厚度为0.3~0.8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亮扩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层(11)包括多个圆凸起状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层(21)包括多个三角形状的第二棱镜,第三棱镜层(23)包括多个三角形状的第三棱镜。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亮扩散片,其包括:扩散层,包括第一棱镜层和扩散膜;增亮层,增亮层位于扩散层的下面,增亮层包括第二棱镜层、增亮膜、第三棱镜层,第二棱镜层位于增亮膜的上面,第三棱镜层位于增亮膜的下面。所述扩散膜包括气泡层、抗蓝光层、扩散基层,气泡层位于抗蓝光层的上面,扩散基层位于抗蓝光层的下面。本技术中的第一棱镜层可以有效增加光射出漫反射分布,降低扩散层的表面光泽度;光线通过第二棱镜层和第三棱镜层的配合,可以有效增加光射出漫反射分布,汇聚光源所发出的光线,降低光的色散现象,提高增亮膜光场分布的均匀性和亮度。技术研发人员:孙武,孙晴,乔登清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爱思开迈克沃高科技材料(苏州)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08技术公布日:2024/5/29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665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