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摄影电影,光学设备的制造及其处理,应用技术 >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与流程  >  正文

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6-21 12:42:28

本发明涉及3d显示,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1、3d显示相对常规的2d显示,可以带给视频新型的接受者更加真实的观看体验。现有的3d显示技术主要分为裸眼3d显示技术和助视3d显示技术,其中,助视3d显示技术是指需要观众借助眼镜或者头戴设备才能观看到3d效果的技术,而裸眼3d显示技术则不需要观众佩戴任何助视设备,即可观看到3d内容。

2、在裸眼3d显示技术领域,其显示装置中的柱镜光栅是实现裸眼3d显示关键器件。其设置于显示器件层的上方,通过柱镜光栅上的透镜结构将不同位置的显示内容以不同的角度投射到观众的双眼,使观众获得立体显示效果。

3、但,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由于需要实现2d显示内容与3d显示内容的兼容性,常需要外部力量介入,调整液晶分子的极化取向或调整柱镜光栅器件与显示屏幕之间的距离,这导致在显示装置中,2d显示与3d显示的切换具有较大的延迟,影响使用者的观看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2d显示与3d显示具有较大延迟影响使用者观看体验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3、显示器件层,所述显示器件层的一面为发光面;

4、柱镜光栅层,包括多个柱镜结构,多个所述柱镜结构沿第一方向等距间隔设置于所述发光面上,相邻的所述柱镜结构之间具有副显示区,所述副显示区由两个相邻的所述柱镜结构之间的间隔区域形成;

5、所述显示器件层中设置有可分区显示的多组第一发光区和多组第二发光区,每个所述柱镜结构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区,每个所述间隔区对应设置有一组所述第二发光区;

6、所述第一发光区包括多个可进行发光的子像素,所述第二发光区包括多个可进行发光的子像素。

7、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副显示区与相邻的所述柱镜结构之间还设置有遮光区,所述遮光区不透光。

8、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为所述间隔区域的部分进行涂黑处理形成。

9、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为设置于所述副显示区与所述柱镜结构之间的遮光件形成。

10、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区中的子像素均位于所述柱镜结构的焦平面上,所述焦平面为所述柱镜结构的焦点所在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发光面彼此平行。

11、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区中的子像素均位于所述柱镜结构在第一投影面的投影内;

12、所述第二发光区中的子像素均位于所述副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投影面的投影内;

13、所述第一投影面垂直于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厚度方向,所述柱镜结构和所述副显示区在所述第一投影面的投影均为沿所述显示器件层的厚度方向的投影。

14、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柱镜结构的宽度为t,所述子像素的宽度为d,其中,t=n*d,n为整数且n大于或等于2。

15、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柱镜光栅层还包括多个平面透光部,每个所述平面透光部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柱镜结构之间;

16、所述副显示区位于所述平面透光部。

17、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器件层包括:

18、显示层,所述显示层具有所述第一发光区和所述第二发光区;

19、衬底层,所述衬底层设置于所述柱镜光栅层与所述显示层之间,所述衬底层背离所述显示层的一面为所述发光面;

20、硅胶层,所述硅胶层设置于所述衬底层与所述显示层之间。

21、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方法,其使用了上述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该显示方法包括:

22、响应于3d显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显示器件层的所述第一发光区发光,控制所述显示器件层的所述第二发光区不发光;

23、响应于2d显示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显示器件层的所述第一发光区不发光,控制所述显示器件层的所述第二发光区发光。

2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通过在显示器件层的发光面设置多个等距间隔的柱镜结构形成的柱镜光栅层,并在显示器件层中设置可分区显示的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使每一个柱镜结构与一个第一发光区对应设置,每一个副显示区与一组第二发光区对应设置。基于上述设置,当需要进行3d显示时,控制所有的第一发光区进行显示,由柱镜结构进行透光显示,所有的第二发光区不显示内容;当需要进行2d显示时,控制所有的第二发光区进行显示,由未设置柱镜结构的间隔区域中的副显示区进行显示,所有的第一发光区不显示。因此,本显示装置只需通过控制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的显示与否,即可实现2d显示和3d显示之间切换时。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在显示过程中并不需要显示装置发生结构变化,因此能够缩短2d显示与3d显示切换的时间,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显示区与相邻的所述柱镜结构之间还设置有遮光区,所述遮光区不透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区为所述间隔区域的部分进行涂黑处理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区为设置于所述副显示区与所述柱镜结构之间的遮光件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区中的子像素均位于所述柱镜结构的焦平面上,所述焦平面为所述柱镜结构的焦点所在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发光面彼此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区中的子像素均位于所述柱镜结构在第一投影面的投影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镜结构的宽度为t,所述子像素的宽度为d,其中,t=n*d,n为整数且n大于或等于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镜光栅层还包括多个平面透光部,每个所述平面透光部设置于两个相邻的所述柱镜结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件层包括:

10.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进行显示,该显示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件层和柱镜光栅层。显示器件层的一面为发光面,柱镜光栅层包括多个柱镜结构,多个柱镜结构沿第一方向等距间隔设置于发光面上,相邻的柱镜结构之间具有副显示区,副显示区由两个相邻的柱镜结构之间的间隔区域形成。每个柱镜结构对应设置有一组第一发光区,每个副显示区对应设置有一组第二发光区。本显示装置只需通过控制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的显示与否,即可实现2D显示和3D显示之间切换时。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在显示过程中并不需要显示装置发生结构变化,因此能够缩短2D显示与3D显示切换的时间,从而提高使用者的观看体验。技术研发人员:王先帆,庞斌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6/13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2877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