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6-21 13:59:22
本技术涉及人工呼吸训练,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人工呼吸训练模型随着吹气次数的增多,肺袋内部积存训练者潮气增多,容易滋生细菌和传播病毒,以及模型对肺袋的磨损等,造成肺袋破损,需要更换肺袋,增加使用成本,缩减了模型使用寿命,但是该装置在实际使用时,增加了气泵、气泵控制器、气体流量计等装置,虽然达到了保护模型的效果,但是同样增加了使用成本,现有专利一种人工呼吸训练用模拟设备,专利授权号为cn 219456988 u中通过设置吸水组件,减少模型损耗的效果,减少了使用成本,同时设置安拆组件,便于对吸水组件进行安拆,达到便于清理的效果。
2、但是专利授权号为cn 219456988 u中将呼吸筒与气体流量计的气管相连,接着训练人员对呼吸筒进口端进行吹气,吹进的空气接触第二圆锥筒和第一圆锥筒,空气中的水分接触第二圆锥筒后变成水珠从拉杆上流至第一圆锥筒上,进入第一圆锥筒内的空气再次变成水珠从第一圆锥筒上混合流入清理筒内,经过吸水后的空气传入气管内,随后气管将气体传输至气囊内,使胸片向上运动,但是流入到清理筒内的水珠在蒸发之后变为水汽仍然会进入到气囊中,还有改进的空间,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它可以通过熔喷棉布对呼出气体中的水分进行截留,而进入到干燥仓中的气体则通过干燥剂进行吸附处理,同时利用密封凸台处设置的密封胶圈与密封槽的内壁相抵接,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未经干燥的空气经呼吸筒进入到人体模型的内侧,通过干燥剂对呼出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吸附处理,可很好的保证气囊的干燥。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包括人体模型;
6、所述人体模型的内侧设置有训练机构,且所述训练机构的进气口端导通连接有呼吸筒;
7、所述呼吸筒的顶口内壁处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的上方开设有密封槽;
8、所述呼吸筒的内侧安装有除湿机构;
9、所述除湿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呼吸筒内侧的干燥仓,设置在所述干燥仓外壁并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相螺接的第二螺纹部,一体成型在所述干燥仓顶端并与所述密封槽相嵌接的密封凸台,镶嵌在所述密封凸台外壁并与所述密封槽内壁相抵接的密封胶圈,呈阵列式开设在所述干燥仓底部的透气孔,安装在所述干燥仓顶口内侧的仓盖,开设在所述仓盖表面的通孔,复合粘接在所述通孔内侧的熔喷棉布。
10、进一步的,所述干燥仓的内侧填充有干燥剂,且所述干燥剂呈颗粒状结构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干燥仓顶口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所述安装座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仓盖表面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装配孔。
12、进一步的,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人体模型内侧的气囊,安装在所述气囊上方的胸片,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囊下方的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与气囊之间的金属弹片,与所述气囊导通连接的气管。
13、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弹片呈m形结构设置,且所述金属弹片的顶端处与气囊复合粘接相连。
14、进一步的,所述气管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与所述呼吸筒底端导通连接。
15、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顶口处设置有手柄,且所述手柄与仓盖为一体成型结构。
16、3.有益效果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1)本方案,通过熔喷棉布对呼出气体中的水分进行截留,而进入到干燥仓中的气体则通过干燥剂进行吸附处理,同时利用密封凸台处设置的密封胶圈与密封槽的内壁相抵接,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未经干燥的空气经呼吸筒进入到人体模型的内侧,通过转动干燥仓使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之间相脱离,从而将除湿机构从呼吸筒的内侧取出,打开仓盖,方便对干燥仓内侧的干燥剂进行更换,从而保证除湿的效果,通过干燥剂对呼出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吸附处理,可很好的保证气囊的干燥。
19、(2)本方案,通过设置手柄方便转动干燥仓,使第二螺纹部与第一螺纹部之间相螺接,从而方便干燥仓的拆装。
技术特征:1.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人体模型(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仓(5)的内侧填充有干燥剂,且所述干燥剂呈颗粒状结构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仓(5)顶口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9),且所述安装座(19)表面开设有螺孔,所述仓盖(10)表面边缘处开设有与所述螺孔相对应的装配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机构包括设置在人体模型(1)内侧的气囊(13),安装在所述气囊(13)上方的胸片(14),固定连接在所述气囊(13)下方的固定板(15),安装在所述固定板(15)与气囊(13)之间的金属弹片(16),与所述气囊(13)导通连接的气管(1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弹片(16)呈m形结构设置,且所述金属弹片(16)的顶端处与气囊(13)复合粘接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7)远离所述气囊(13)的一端与所述呼吸筒(2)底端导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的顶口处设置有手柄(18),且所述手柄(18)与仓盖(10)为一体成型结构。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属于人工呼吸训练技术领域,一种人工呼吸训练模型,包括人体模型,所述人体模型的内侧设置有训练机构,且所述训练机构的进气口端导通连接有呼吸筒,所述呼吸筒的顶口内壁处开设有第一螺纹部,所述第一螺纹部的上方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呼吸筒的内侧安装有除湿机构,它可以通过熔喷棉布对呼出气体中的水分进行截留,而进入到干燥仓中的气体则通过干燥剂进行吸附处理,同时利用密封凸台处设置的密封胶圈与密封槽的内壁相抵接,可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避免未经干燥的空气经呼吸筒进入到人体模型的内侧,通过干燥剂对呼出气体中的水汽进行吸附处理,可很好的保证气囊的干燥。技术研发人员:徐盛慧,李昌谱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慧医(天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20技术公布日:2024/5/2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618/3537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