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土壤修复改良方法与流程
- 国知局
- 2024-08-02 17:53:20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具体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土壤修复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1、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2、随着工业化发展,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当土壤污染超过其自我净化能力时,土壤性状和质量就会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最终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危害,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修复。
3、目前的土壤修复主要通过加入高成本的矿物材料、生物质材料和吸附剂等,另外对重金属处理效果一般,实用性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土壤修复改良方法。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水泥40~45份、腐植酸30~40份、醋酸盐15~20份、水玻璃10~20份、混酸5~8份。
4、较佳的,该土壤修复改良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水泥42份、腐植酸35份、醋酸盐17份、水玻璃15份、混酸6份。
5、其中,所述生物水泥由生产乙炔气产生的废料工业电石渣和哺乳动物尿液中的尿素这两种废料制成。
6、其中,所述混酸包括强酸和弱酸,所述强酸与弱酸的质量比为5:1。
7、其中,所述强酸为浓硫酸与浓硝酸按质量比10:1混合得到,所述弱酸为柠檬酸与绿原酸按质量比5:1混合得到。
8、一种土壤修复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s1、将待修复土壤破碎、筛分,得到土壤预处理料;
10、s2、将土壤预处理料与水、土壤修复改良剂均匀混合,得到待处理浆料,所述土壤修复改良剂为如上述所述的土壤修复改良剂;
11、s3、将待处理浆料堆放养护20天。
12、其中,所述s2中土壤预处理料与水的质量比为2:1。
13、其中,所述s2中土壤预处理料与水先混合得到泥浆,然后加入土壤修复改良剂混合均匀,土壤修复改良剂的加入量为每立方米泥浆加入100kg的土壤修复改良剂。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由生物水泥、腐植酸、醋酸盐、水玻璃、混酸这些原料制成,其中:(1)生物水泥有助于增加土壤强度、提高土壤保湿性、提高土壤的耐久性,且生物水泥相对于传统水泥成本更低,并具有可持续性;(2)腐植酸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主要有以下三点,①改善土壤团粒结构,②对酸性土壤和盐碱地具有缓冲作用,③活化土壤中植物的养料;(3)醋酸盐可用于修复酸性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和增加养分,降低有机污染物的残留物和重金属的毒性,提高植物根系的活力和生物量;(4)水玻璃可以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可以提高土壤的结构稳定性,还可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此外,水玻璃还具有抗透湿、抗亵渎和抗冻性能;(5)配合混酸实现对土壤的修复和养护,改良效果佳。
技术特征:1.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水泥40~45份、腐植酸30~40份、醋酸盐15~20份、水玻璃10~20份、混酸5~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水泥42份、腐植酸35份、醋酸盐17份、水玻璃15份、混酸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水泥由生产乙炔气产生的废料工业电石渣和哺乳动物尿液中的尿素这两种废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酸包括强酸和弱酸,所述强酸与弱酸的质量比为5: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强酸为浓硫酸与浓硝酸按质量比10:1混合得到,所述弱酸为柠檬酸与绿原酸按质量比5:1混合得到。
6.一种土壤修复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土壤预处理料与水的质量比为2: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土壤修复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土壤预处理料与水先混合得到泥浆,然后加入土壤修复改良剂混合均匀,土壤修复改良剂的加入量为每立方米泥浆加入100kg的土壤修复改良剂。
技术总结本发明公开一种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土壤修复改良方法,土壤修复改良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生物水泥40~45份、腐植酸30~40份、醋酸盐15~20份、水玻璃10~20份、混酸5~8份;土壤修复改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待修复土壤破碎、筛分,得到土壤预处理料;S2、将土壤预处理料与水、土壤修复改良剂均匀混合,得到待处理浆料,所述土壤修复改良剂为如上述所述的土壤修复改良剂;S3、将待处理浆料堆放养护20天。本发明对于土壤的改良效果佳,修复效果好,重金属处理效果明显,且成本低。技术研发人员:尹健君,袁国凯,刘毅阳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科德徕环境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18/257862.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