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2:48:26
本技术属于加热炉热回收过热保护,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2、在转炉余热发电项目中,加热炉内过热器的导热翘片上极易富集大量的烟气脱硫脱硝药剂,对过热器的工作效能及转炉发电量产生了较大影响。现有的一般做法是在加热炉停机检修期间,将过热器拆卸后吊运到炉体外部进行人工清洗,费时、费力、维修成本高,维修过程对转炉余热的利用总量产生较大影响。如何减少过热器的维修频次并使加热炉的产热效率保持平稳,有待亟需解决。
3、现有专利中,cn106642054a,一种过热器防护结构,设置在烟道内的过热器与余热锅炉的汽包连接,所述烟道竖直设置,所述过热器的管道水平设置,所述的过热器的换热管朝向烟气来向一侧设有防护板。通过与烟道结构配合,降低烟道内的烟气速度,从而降低其携带灰尘量,避免过热器管道上吸附过多的灰尘,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换热效果。然而在实践使用中,过热器的工作效能较低,从而对整体转炉发电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包括过热器主体,所述过热器主体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若干个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包括主体管外侧壁上设置有螺旋翘片;
4、所述左端板内设主进气腔和副进气腔,所述主进气腔设有第一进气口和与吸热管数量对应的第一出气口,所述副进气腔设有第二进气口和套设在第一出气口外侧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主体管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螺旋翘片的螺旋槽一端对应配合;
5、所述右端板设置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设置有第三出气口、第四出气口和若干个与所述主体管另一端配合连接的第三进气口;
6、所述第三出气口与加热炉受热系统的主蒸汽管连接,所述第四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通过副蒸汽管连通。
7、作为优选,所述加热炉受热系统包括省煤器、汽包和过热器主体依次连通,所述汽包还与水冷壁循环连通;
8、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汽包的出气口连通。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气口为与主体管同心的环形出气口,所述环形的宽度和螺旋翘片的高度相对应。
10、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管及其两端对应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三进气口呈交错设置;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三进气口包括若干个单元孔阵,每个单元孔阵包括四个边孔及其中心孔。
11、作为优选,所述左端板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主进气腔设置在内壳体中,所述副进气腔为设置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夹层腔体。
12、作为优选,所述水冷壁设置在加热炉的炉膛内,所述吸热管设置在炉膛和汽包之间的烟道内。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出气口和第四出气口集成为一个出气接头。
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左端板通过设置主进气腔和副进气腔,主进气腔的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分别与汽包和吸热管连通,为吸热管提供待加热的蒸汽,副进气腔设置第二进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通入经吸热管加热后的干蒸汽,通过第二出气口送入对应的吸热管的螺旋翘片的螺旋槽一端,使得干蒸汽对吸热管的导热翘片夹缝中的脱硫脱硝药剂及灰尘进行喷吹清理,避免了脱硫脱硝药剂对吸热管造成腐蚀损伤,同时,提高了过热器主体的工作效能;
15、本实用新型中的吸热管的导热翘片设置为螺旋翘片,有利于干蒸汽畅通至另一端,从而了提高脱硫脱硝药剂及灰尘的清理效率和效果。
技术特征:1.一种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包括过热器主体,所述过热器主体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若干个吸热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本技术属于加热炉热回收过热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炉过热保护装置,包括左端板、右端板和若干个吸热管;所述吸热管包括主体管外侧壁设置有螺旋翘片;所述左端板内设主进气腔和副进气腔,所述主进气腔设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副进气腔设有第二进气口和套设在第一出气口外侧的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与主体管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螺旋翘片的螺旋槽一端对应配合;所述右端板设置有出气腔,所述出气腔设置有第三出气口、第四出气口和第三进气口;所述第四出气口与第二进气口通过副蒸汽管连通。本技术利用干蒸汽对吸热管的导热翘片夹缝中的脱硫脱硝药剂及灰尘进行喷吹清理,提高了过热器主体的工作。技术研发人员:李文,路振,吕伟林,高强,付恒,周玉春,崔海波,崔新福,韩冬,赵鹏飞,段绍军,吴会凯,魏巍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耀华鲁信节能投资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621技术公布日:2024/2/19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3/21030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