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蒸汽制造应用技术 > 电液热能造气炉的制作方法  >  正文

电液热能造气炉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2:57:47

本技术涉及锅炉,具体为一种电液热能造气炉。

背景技术:

1、电液热能环保造气炉结构简单,可以在传统锅炉的基础上改建,其成本较低,在使用过程中控制方便、对人工要求低,对环境污染小,是锅炉业的未来趋势,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然而现有的电液热能环保造气炉中,其内部形成蒸汽的水管端部采用弯管结构,结构不够紧凑,导致水管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如此一来,水管在造气炉内分布的数量减少,水管与热量的接触面积减少,导致造气炉的热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液热能造气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造气炉结构不够紧凑、热效率不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液热能造气炉,包括竖立设置的炉体,还包括筒体、水管以及至少一组第一加热单元,所述筒体设置在炉体内,炉体内侧壁与筒体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一水腔,筒体内竖直设置有若干与第一水腔连通的所述水管,相邻水管相互接触,若干水管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形成油腔,每组第一加热单元包括若干第一加热棒,若干所述第一加热棒沿炉体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一端穿过第一水腔伸入至筒体内的水管之间。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第二加热单元,第二加热单元至少设置有一组,每组第二加热单元包括若干第二加热棒,炉体底壁与筒体底壁之间形成与第一水腔连通的第二水腔,若干所述第二加热棒间隔设置,其一端穿过炉体侧壁伸入至第二水腔内并与炉体另一侧壁连接。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热单元设置有多组,相邻第一加热单元的第一加热棒平行或交叉设置。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以及压力表,安全阀的接口与炉体内的油腔相连通,压力表与筒体内的水管相连通。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一端与筒体内的油腔连通。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第一水腔以及若干水管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进油口一端与筒体内的油腔连通,炉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排油口一端穿过第二水腔与筒体内的油腔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炉体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一端与第一水腔以及若干水管连通,炉体底壁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与第二水腔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水位计,所述水位计设置在炉体侧壁上,其一端与第一水腔连通,用于实时监测第一水腔以及若干水管的液面高度。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炉体侧壁上,其一端穿过筒体伸入至油腔内,用于实时监测油腔内油液的温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加热棒对油腔内的油液进行加热,水管与油液接触面积更多,热量通过油液充分传递到水管以及第一水腔内,使得分布紧密且机构紧凑的水管以及第一水腔中的水转化为水蒸气,从而提高了水转化为水蒸气的热效率;

14、2、通过第二加热棒对第二水腔内的水进行加热,相邻第一加热单元的第一加热棒平行或交叉设置,相邻第二加热单元的第二加热棒平行或交叉设置,第二加热棒配合第一加热棒进一步提高水转化为水蒸气的热效率;

15、3、通过温控器实时监测油腔内油液的温度,避免油液温度过高,并通过调节第一加热棒以及第二加热棒的温度,从而调节油腔内油液的温度,从而控制第一水腔以及若干水管内水的蒸发过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液热能造气炉,包括竖立设置的炉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筒体(2)、水管(3)以及至少一组第一加热单元(4),所述筒体(2)设置在炉体(1)内,炉体(1)内侧壁与筒体(2)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一水腔(11),筒体(2)内竖直设置有若干与第一水腔(11)连通的所述水管(3),相邻水管(3)相互接触,若干水管(3)外壁与筒体(2)内壁之间形成油腔(31),每组第一加热单元(4)包括若干第一加热棒(41),若干所述第一加热棒(41)沿炉体(1)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一端穿过第一水腔(11)伸入至筒体(2)内的水管(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加热单元(5),第二加热单元(5)至少设置有一组,每组第二加热单元(5)包括若干第二加热棒(51),炉体(1)底壁与筒体(2)底壁之间形成与第一水腔(11)连通的第二水腔(12),若干所述第二加热棒(51)间隔设置,其一端穿过炉体(1)侧壁伸入至第二水腔(12)内并与炉体(1)另一侧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4)设置有多组,相邻第一加热单元(4)的第一加热棒(41)平行或交叉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安全阀(13)以及压力表(14),安全阀(13)的接口与炉体(1)内的油腔(31)相连通,压力表(14)与筒体(2)内的水管(3)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5),排气口(15)一端与筒体(2)内的油腔(3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蒸汽出口(16),蒸汽出口(16)与第一水腔(11)以及若干水管(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口(17),进油口(17)一端与筒体(2)内的油腔(31)连通,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油口(18),排油口(18)一端穿过第二水腔(12)与筒体(2)内的油腔(3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9),进水口(19)一端与第一水腔(11)以及若干水管(3)连通,炉体(1)底壁设置有排水口(10),排水口(10)与第二水腔(12)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位计(6),所述水位计(6)设置在炉体(1)侧壁上,其一端与第一水腔(11)连通,用于实时监测第一水腔(11)以及若干水管(3)的液面高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热能造气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器(7),所述温控器(7)设置在炉体(1)侧壁上,其一端穿过筒体(2)伸入至油腔(31)内,用于实时监测油腔(31)内油液的温度。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液热能造气炉,包括竖立设置的炉体,还包括筒体、水管以及至少一组第一加热单元,所述筒体设置在炉体内,炉体内侧壁与筒体外周壁之间形成第一水腔,筒体内竖直设置有若干与第一水腔连通的所述水管,相邻水管相互接触,若干水管外壁与筒体内壁之间形成油腔,每组第一加热单元包括若干第一加热棒,若干所述第一加热棒沿炉体高度方向间隔设置,其一端穿过第一水腔伸入至筒体内的水管之间。本技术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加热棒对油腔内的油液进行加热,使得分布紧密且机构紧凑的水管以及第一水腔中的水转化为水蒸气,提高了热效率。技术研发人员:宋伟达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宋伟达技术研发日:20230926技术公布日:2024/4/24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3/210794.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