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燃烧设备,加热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危废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危废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1:17:39

本申请涉及危废处理炉,具体为一种危废处理炉。

背景技术:

1、危废处理炉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危险废物的设备,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放射性等特性的废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危害。

2、参阅授权公告号为cn217763456u的实用新型一种危废处理炉,包括燃烧室、高温旋风室,该实用新型可处理的危废包括废气、废液、废固,燃烧室采用纯氧或富氧空气进行燃烧,燃烧温度1400~1800℃,保证危废中有毒有害物质完全分解为小分子的无害物质;燃烧产生的炉渣为液态,随燃烧产生的烟气进入高温旋风室进行快速分离,分离的液态炉渣由旋风室底部排出,分离的烟气经旋风室内激冷降温至900℃由旋风室上部送出。

3、结合现有技术和上述申请,危废处理炉针对危废物采用高温煅烧的方式进行燃烧,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但经过高温焚烧后如含有氮化合物的危废物,排放的烟气中含有较多氨气,直接排放容易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对此提出一种危废处理炉,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危废处理炉,具备针对危废处理炉进行资源回收等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危废处理炉,包括燃烧室和吸收室,所述燃烧室连通于所述吸收室,所述吸收室的内部安装有吸收管,所述吸收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连通有锥斗,所述锥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连通于所述吸收管,所述吸收室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吸收室的外部连通有进液管,所述吸收室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

3、进一步,所述吸收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收管。

4、进一步,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封板的上端。

5、进一步,所述锥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柱,所述螺旋柱的外壁开设有导流槽。

6、进一步,所述导流槽的数量为若干段,若干段所述导流槽呈螺旋状排布在所述螺旋柱的外部,所述螺旋柱贴合于所述锥斗的内壁。

7、进一步,所述螺旋柱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棉塞,所述棉塞上插接有恒压管,所述恒压管连通于所述吸收管和所述封板的上方。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危废处理炉,通过设置燃烧室和吸收室相互连通,使得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进入吸收室内进行回收,设置吸收管内流动分布回收溶液,使得经过吸收管排放的烟气能够和回收溶液均匀反应,从而实现对烟气资源的回收,同时设置位于锥斗内的螺旋柱、以及开设在螺旋柱外的导流槽,使得回收溶液能够经过导流槽呈螺旋状分布在吸收管内,提高回收溶液在吸收管内的分布均匀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危废处理炉,包括燃烧室(1)和吸收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连通于所述吸收室(2),所述吸收室(2)的内部安装有吸收管(4),所述吸收室(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封板(5),所述封板(5)上连通有锥斗(6),所述锥斗(6)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套(7),所述连接套(7)连通于所述吸收管(4),所述吸收室(2)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0),所述吸收室(2)的外部连通有进液管(8),所述吸收室(2)的底部开设有排水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室(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架(3),所述支架(3)固定连接于所述吸收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8)位于所述封板(5)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锥斗(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柱(11),所述螺旋柱(11)的外壁开设有导流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12)的数量为若干段,若干段所述导流槽(12)呈螺旋状排布在所述螺旋柱(11)的外部,所述螺旋柱(11)贴合于所述锥斗(6)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危废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柱(1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棉塞(13),所述棉塞(13)上插接有恒压管(14),所述恒压管(14)连通于所述吸收管(4)和所述封板(5)的上方。

技术总结本申请涉及一种危废处理炉,包括燃烧室和吸收室,所述燃烧室连通于所述吸收室,所述吸收室的内部安装有吸收管,所述吸收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封板,所述封板上连通有锥斗,所述锥斗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连通于所述吸收管。该危废处理炉,通过设置燃烧室和吸收室相互连通,使得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进入吸收室内进行回收,设置吸收管内流动分布回收溶液,使得经过吸收管排放的烟气能够和回收溶液均匀反应,从而实现对烟气资源的回收,同时设置位于锥斗内的螺旋柱、以及开设在螺旋柱外的导流槽,使得回收溶液能够经过导流槽呈螺旋状分布在吸收管内,提高回收溶液在吸收管内的分布均匀度,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技术研发人员:孙涛,梁伟明,姚亮,蒋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镇江新宇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0731技术公布日:2024/4/17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441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