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燃烧设备,加热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8-01 01:36:25

本技术涉及火炬余热回收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1、火炬主要用于焚烧可燃烧性气体,如沼气等,从而降低这些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火炬一般由输气系统、塔体、燃烧器、自动控制器等组成,

2、火炬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对火炬余热利用不充分,造成大量的热量损失,现有的是通过余热回收桶收集燃烧时的余热,但是在使用时余热回收桶的热传导性太差,不能更改的吸收热量,并且在使用时,容易造成气体流通堵塞,不能保证火炬的充分燃烧,为此,提出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火炬塔、收集组件和通气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火炬塔上,所述通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上,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水泵、进液管、壳体、若干个进液通风机构、第一环管、第二环管和螺旋管体,其中,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泵上,且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环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环管固定连接,所述进液管和所述第一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壳体设置在所述火炬塔上,且所述壳体与所述火炬塔的内部相连通;若干个所述进液通风机构环形阵列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一环管设置在所述水泵的内侧底壁上;所述第二环管设置在所述水泵的内侧顶壁上,且若干个所述进液通风机构分别环形阵列设置在所述第一环管和所述第二环管上;所述螺旋管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环管,且所述螺旋管体与所述第二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环管和所述螺旋管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管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液管,且所述出液管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液通风机构包括进气管、方形块体、第一管体、环体、若干个叶片、第二管体和扇叶,其中,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环管,且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第一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一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方形块体的一侧开设有圆形通孔,且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开设有圆形空腔;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方形块体,且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方形块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体与所述圆形空腔相连通;所述环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所述圆形空腔的内壁,且所述扇叶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内壁;若干个所述叶片环形阵列设置在所述环体的外壁;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贯穿所述方形块体,且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方形块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圆形空腔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环管,且所述第二管体与所述第二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二环管的内部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设置在所述方形块体上,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圆形通孔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贯穿所述壳体,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气组件包括锥形盖、出气管和若干个杆体,其中,所述出气管贯穿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且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和所述壳体的内部相连通;若干个所述杆体的底端环形阵列设置在所述出气管的上表面,且若干个所述杆体的顶端设置在所述锥形盖的下表面。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一管体对称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一管体处于同一平行线上。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螺旋管体的螺旋形状为锥形。

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8、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水泵,将外部水依次通过进液管、第一环管、进液通风机构、第二环管、螺旋管体和出液管进行高效余热回收,进液通风机构用于对壳体内补充氧气,保证火炬塔的充分燃烧,保证火炬塔燃烧的余热利用更加充分,避免大量的热量损失。

9、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火炬塔(1)、收集组件(2)和通气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组件(2)设置在所述火炬塔(1)上,所述通气组件(3)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2)上,所述收集组件(2)包括水泵(20)、进液管(21)、壳体(22)、若干个进液通风机构(23)、第一环管(24)、第二环管(25)和螺旋管体(26),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通风机构(23)包括进气管(230)、方形块体(231)、第一管体(232)、环体(233)、若干个叶片(234)、第二管体(235)和扇叶(236),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3)包括锥形盖(30)、出气管(31)和若干个杆体(32),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235)和所述第一管体(232)对称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管体(235)和所述第一管体(232)处于同一平行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体(26)的螺旋形状为锥形。

技术总结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炬余热收集利用装置,包括火炬塔、收集组件和通气组件,所述收集组件设置在所述火炬塔上,所述通气组件设置在所述收集组件上,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水泵、进液管、壳体、若干个进液通风机构、第一环管、第二环管和螺旋管体,其中,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水泵上,且所述进液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环管,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壳体和所述第一环管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启动水泵,将外部水依次通过进液管、第一环管、进液通风机构、第二环管、螺旋管体和出液管进行高效余热回收,进液通风机构用于对壳体内补充氧气,保证火炬塔的充分燃烧,保证火炬塔燃烧的余热利用更加充分,避免大量的热量损失。技术研发人员:苑振华,张瑞峰,马越,兰亚琴,曹美峰,马东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013技术公布日:2024/6/2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4/2059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