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模块和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3:56:43
本技术涉及外泌体分离,具体而言,涉及制冷模块和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1、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nm的双磷脂膜结构小囊泡,广泛且稳定地存在于多种临床样本中,临床样本包括血液、尿液、腹水、组织液、眼泪、唾液和脑脊液等。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信交流的载体,携带来源于母细胞的蛋白、核酸、代谢小分子等特异性组分,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包括肿瘤发展的多种事件,譬如免疫逃逸、血管生成、肿瘤转移、肿瘤耐药等。外泌体能更早、持续地被癌细胞释放并进入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其脂质双层膜结构能够有效保护所携带的蛋白质和包裹的核酸类物质。因此,外泌体被认为是体外诊断研究和肿瘤临床检测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对象,有望在肿瘤早期诊断、肿瘤转移复发评估、肿瘤异质性评估、动态检测肿瘤发生发展和疗效、耐药突变检测、个性化用药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临床价值。
2、相关中用于分离细胞培养液等液体内膜性囊泡的方法和设备,受于用于进行分体提纯的分离芯片自身结构的限制,分离芯片单次分离提纯处理的外泌体存在上限,而无法满足大体积样本,譬如10l以上体积的样本。因而需要对单个分离芯片单次分离提纯后的液体进行中转暂存,但外泌体的存放温度有特殊的要求,若将需要中转暂存的液体放置于冰箱,一方面不便于液体的转移和输送,另一方面也不便于观察中转暂存的液体的体积,从而不便于自动化作业,而无法满足大体积样本的分离提纯作业的效率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制冷模块和制冷装置,以满足大体积样本的外泌体的分离提纯。
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模块。制冷模块包括存放盒、制冷组件和液位检测组件。存放盒设有第一存放空间和第二存放空间。第一存放空间被构造为能够存放用于存放生物样本的容器。第二存放空间与第一存放空间连通并允许光线通过。制冷组件与存放盒导热接触。制冷组件被配置为能够提供第一温度。液位检测组件包括装配盒、光耦和加热件。装配盒设于第二存放空间。光耦设于装配盒并与装配盒导热接触。光耦被配置为通过发射光线和接收光线以检测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光耦朝向第一存放空间。加热件设于装配盒并与装配盒导热接触。加热件被配置为提供第二温度。第二温度大于第一温度。
3、上述实施例中,制冷组件提供第一温度并与存放盒导热接触,从而改变存放盒自身的温度,以使第一存放空间的温度满足生物样本的存放需求。存放有生物样本的容器放置于第一存放空间,能够满足生物样本中转暂存的温度需求,同时利用存放盒的结构形式也有利于对容器进行放取或直接对容器进行灌液和取液。光耦通过装配盒能够固定于第二存放空间,光耦朝向第一存放空间发射光线后通过对接收光线的状态判断,能够检测出第一存放空间的容器内液体的液面高度,从而根据容器容积得知液体的体积,方便对液体进行自动化装填。而加热件提供的第二温度通过装配盒进行热传递,使光耦的温度高于第一存放空间内的温度,避免光耦表面出现冷凝水而影响光耦对液面检测的准确性,以便于自动化进行液体的中转暂存。因此制冷模块能够用于大体积样本液体分离提纯的处理作业。
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存放盒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设有第一存放空间和第二存放空间。盖体与盒体可拆卸连接。盖体连接于盒体时,盖体能够罩设于第一存放空间以止挡容器从第一存放空间移出。
5、上述实施例中,利用盒体和盖体的拆装配合,将容器放置于第一存放空间后,盖体的罩设能够使得第一存放空间相对封闭,以提升第一存放空间内温度的稳定性。同时盖体还能够约束第一存放空间内容器的位置,从而便于光耦对液面高度进行检测。
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设有连通口。连通口连通第一存放空间与存放盒的外界。存放盒还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一密封件设于连通口处。且第一密封件被配置为能够与盖体以及与容器均密封贴合。
7、上述实施例中,容器能够通过连通口部分伸出于第一存放空间外与外置管路连接,或者外置管路能够通过连通口伸入至第一存放空间内与容器连接,从而实现容器与外部设备的管路连接,以便于向容器内自动化装填或抽取液体。并且第一密封件可以将容器、盒体以及盖体之间的空间与存放盒的外界相分隔,降低冷凝水的产生,从而有利于维持第一存放空间内温度的稳定。
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盖体包括固定部和保温部。固定部与盒体连接。固定部被配置为约束容器相对第一存放空间的位置。保温部连接于固定部背离盒体的一侧。连通口由固定部延伸至保温部。第一密封件设于保温部或被配置为与容器连接。
9、上述实施例中,固定部连接于盒体而相对盒体固定,固定部约束容器的位置,以使容器相对第一存放空间固定,一方面有利于观测容器内的液面高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容器与外置管路连接。同时保温部和第一密封件能够阻隔第一存放空间通过固定部与存放盒的外界进行热传递,提升第一存放空间内温度的稳定性。
10、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相对于第一存放空间设于盒体的外侧。存放盒还包括第二密封件。第二密封件相对于第一存放空间设于盒体的外侧。盒体和制冷组件分别与第二密封件密封贴合,并围设形成密封区域。
11、上述实施例中,若制冷组件设于盒体内,则需要考虑制冷组件的装配与第一存放空间保温性能之间的配合。制冷组件设于盒体外侧,便于制冷组件进行装配,并且简化结构,降低设计成本。同时通过设置第二密封件形成密封区域,减少盒体与制冷组件之间冷凝水的形成,以提升制冷组件对存放盒温度调节的稳定性,并且能够使制冷组件与存放盒之间的热传递尽量集中通过密封区域进行,提升制冷组件对存放盒温度调节的效率。
12、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盒体设有排液通道。排液通道连通第一存放空间与存放盒的外界。
13、上述实施例中,盒体通过排液通道能够将第一存放空间内的冷凝水排出第一存放空间,避免造成污染或影响第一存放空间内生物样本的保存。
1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组件包括固定架、制冷件、通风管、散热件和风扇。固定架设于存放盒。制冷件设于固定架。制冷件与存放盒导热接触。制冷件被配置为能够提供第一温度。通风管与固定架连接。散热件至少部分位于通风管内。制冷件穿过通风管或散热件穿过通风管使制冷件与散热件导热接触。风扇设于通风管。风扇被配置为能够在通风管内形成经过散热件的气流。
15、上述实施例中,制冷件直接与存放盒导热接触并提供第一温度,从而实现对存放盒温度的调节,并提高热传递效率。制冷件通过固定架能够固定装配于存放盒,提高制冷件位置的稳定性,以提升制冷组件对存放盒温度调节的效率。制冷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散热件并进行逸散,同时风扇配合通风管形成经过散热件的稳定的气流,提高散热件逸散热量的效率,从而提升制冷件提供第一温度的作业的稳定性。
16、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制冷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件。温度检测件设于存放盒并与存放盒导热接触。温度检测件与制冷件信号连接。温度检测件被配置为,当温度检测件检测到存放盒高于设定温度时,制冷件进行制冷作业,设定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设定温度小于第二温度。
17、上述实施例中,温度检测件检测存放盒的温度,以判断第一存放空间内的温度能否维持容器内生物样本的存放,在不满足生物样本存放温度的要求时,及时启动制冷件进行作业,避免生物样本损坏。同时若存放盒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允许制冷件暂停作业,降低能耗。
18、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盒包括导热件和隔热件。光耦和加热件均设于导热件,且均与导热件导热接触。导热件被构造为包覆于光耦外侧,并延伸至光耦的发射光线侧和接收光线侧。隔热件包覆于加热件和导热件外侧。隔热件与装配盒连接。
19、上述实施例中,加热件提供的第二温度通过导热件热传递至光耦,从而对光耦各处均匀调节温度,降低光耦的发射光线侧和接收光线侧产生冷凝水的可能,以提高光耦对液面检测的准确性。同时隔热件包覆于光耦、加热件以及导热件的外侧,避免光耦、加热件以及导热件的温度影响第二存放空间内的温度,从而避免影响第一存放空间内的温度,提升生物样本存放温度的稳定性。
20、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容器和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冷模块。容器被构造为能够存放生物样本。容器放置于第一存放空间。
21、上述实施例中,容器放置于存放盒的第一存放空间内,制冷组件向存放盒提供第一温度,从而使容器维持于生物样本存放所需的温度。同时存放盒能够固定容器,以便于容器装填或抽取液体。而光耦发射的光线和接收的光线在第一存放空间与第二存放空间之间穿过,从而实现对容器内液面高度的检测,以便于对容器自动化装填或抽取液体。液位检测组件设于第二存放空间,使得加热件能够通过装配盒加热光耦,避免光耦表面产生冷凝水,同时也降低对第一存放空间内温度的影响,有利于维持生物样本存放温度的稳定。因此制冷装置能够用于大体积样本液体分离提纯的处理作业过程中。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6680.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