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4:12:14
本申请属于制冷装置,具体涉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1、现有取冰技术通常通过手动取冰或者利用重力实现在储冰盒下方位置自动取冰。为了提升便利性,实现在合适的高度取冰,一部分冰箱设置设计在冰箱上部的冷藏门体上便利取冰,冷藏门体取冰需要设置两个制冰机,尤其是需要在冷藏室设置一套制冰机,冷藏室制冰储冰存在能耗高,保温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制冷设备,以解决现有制冷设备制冰储冰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冰装置,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第一制冷间室,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一制冷间室包括第一门体;第二制冷间室,设置于所述箱体,位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上方,所述第二制冷间室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的第二门体;制冰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取冰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体上;移冰装置,所述移冰装置包括移冰通道、移冰部和移冰组件,所述移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所述移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所述移冰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所述第二子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门体、且部分设置于所述把手内,第二子通道连通至所述取冰组件,所述第一子通道还连通所述移冰部的移冰出冰口,所述制冰组件连通所述移冰部的所述移冰进冰口,所述移冰组件设置于所述移冰部,以驱动冰块由所述移冰部向所述移冰通道移出。
3、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制冷设备通过将制冷设备设置于第一制冷间室,取冰组件设置于第二门体,移冰部设置于第一制冷间室,移冰组件驱动冰块由移冰部向移冰通道移出,冰块依次经过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后进入取冰组件,实现冷冻制冷冷藏取冰的方案,避免在第二制冷间室制冰储冰而占用第二制冷间室的空间。通过将第二子通道设置于第二门体,且部分位于把手内,不占用第二制冷间室内部空间,进一步提升制冷设备的容积率。
技术特征: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通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块在所述移冰通道内移动时形成移动轨迹,所述移动轨迹的各个位置的切线方向与重力方向的夹角大于90°,小于等于1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冰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门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段靠近所述第一门体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门体,所述衔接段靠近所述第一门体的一端正对所述第一子通道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冰部包括基准面,所述移冰部的基准面平行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背壁,所述移冰部垂直于所述基准面的延展厚度小于所述移冰部平行于所述基准面的延展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冰进冰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制冰组件的出冰口的口径,且所述第一门体关合于所述箱体上时,所述移冰进冰口扣合于所述制冰组件的出冰口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门体转动设置于所述箱体;或者,所述第一制冷间室包括第一抽屉,所述第一抽屉可推拉设置于所述箱体,所述第一门体固定于所述第一抽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外侧包裹设置有隔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
技术总结本申请公开一种制冷设备,移冰设备包括箱体、第一制冷间室、第二制冷间室、制冰组件、取冰组件和移冰组件。制冰组件设置于第一制冷间室;取冰组件设置于第二门体上;移冰装置包括移冰通道、移冰部和移冰组件,移冰部设于第一制冷间室,移冰通道包括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第二子通道设于第二门体、且部分设置于把手内,第二子通道连通至取冰组件,第一子通道还连通移冰部的移冰出冰口,制冰组件连通移冰部的移冰进冰口,移冰组件驱动冰块向移冰通道移出。本申请的制冷设备避免在第二制冷间室制冰储冰而占用第二制冷间室的空间,通过将第二子通道设置于第二门体,且部分位于把手内,不占用第二制冷间室内部空间,进一步提升制冷设备的容积率。技术研发人员:任志洁,全鑫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技术公布日:2024/7/4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7991.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