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讯 > 制冷冷却,气体的液化或固化装置的制造及其应用技术 > 一种空气热源泵的制作方法  >  正文

一种空气热源泵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9 14:15:17

本技术涉及空气热源泵,具体为一种空气热源泵。

背景技术:

1、空调制冷的同时主机排出的是热风,空气源热泵工作原理与其相反,它制取热水排出的是冷风。空气源热泵是目前世界能效比最高的制热设备之一,它根据逆卡诺循环原理,采用电能驱动,通过传热工质把空气中无法被利用的低品位热能有效吸收,并将吸收回来的热能提升至可用的高品位热能并释放到水中的设备。

2、但现有的空气热源泵在使用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弊端:一般的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其含有的热量较低,这就造成空气热源泵工作过程中热交换效率欠佳,设备能耗较高,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气热源泵,包括:主体模块以及预热模块,所述主体模块包括热源泵主体、设置在热源泵主体一侧的水箱、安装在水箱顶端的光电传感器以及安装在热源泵主体一侧的波纹软管。

3、所述预热模块包括对称固定在热源泵主体顶端的底座、转轴安装在底座上的转轴、对称固定在转轴上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反射聚焦板、安装在转轴端部的驱动件、对称固定在反射聚焦板两侧的支架、安装在相对支架上的保温管、安装在相对支架上且位于保温管内腔的热管以及固定在热管端部的送风件。

4、所述波纹软管一端连通热源泵主体的进风口,另一端与热管的端部固定连通。

5、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在转轴端部的蜗轮、安装在热源泵主体顶端的电机以及固定在电机轴上的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

6、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热管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支架上的铜管以及呈阵列固定在铜管内壁上的挡板。

7、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板与铜管内壁之间设置有开口,且相邻挡板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在铜管内腔形成s型的空气流道。

8、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送风件包括固定在热管端部的筒体、安装在筒体内壁上的高速风扇以及安装在筒体内壁上的滤网。

9、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保温管为透明pc材质。

10、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光电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电线电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2、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座、转轴、安装座在热源泵的顶端安装反射聚焦板,并在反射聚焦板上通过支架安装保温管以及热管,热端的一端通过波纹软管与热源泵主体的进气口连通,另一端安装送风件,在热源泵主体进行工作时,送风件将外界空气送入到热管内,此时,反射聚焦板将太阳光反射并聚焦到热管上,对热管进行加热,使外界空气经过热管时,热管能够对空气进行加热升温,升温后的空气再通过波纹软管进入到热源泵主体内,从而提升了空气热源泵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了设备的能耗,增加了实用性能。

13、2.本实用新型中,在转轴的一端安装驱动件,并在水箱的顶端安装光电传感器,利用光电传感器实时监测太阳光的照射角度,并通过驱动件驱动转轴进行转动,通过转轴转动带动反射聚焦板进行转动,使反射聚焦板能够始终朝向太阳,进而保证反射聚焦板对热管的加热效果,进一步的增加了实用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热源泵,包括:主体模块(100)以及预热模块(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块(100)包括热源泵主体(110)、设置在热源泵主体(110)一侧的水箱(120)、安装在水箱(120)顶端的光电传感器(130)以及安装在热源泵主体(110)一侧的波纹软管(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50)包括固定在转轴(220)端部的蜗轮(251)、安装在热源泵主体(110)顶端的电机(252)以及固定在电机(252)轴上的蜗杆(253),所述蜗杆(253)与蜗轮(251)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80)包括两端分别固定在相对支架(260)上的铜管(281)以及呈阵列固定在铜管(281)内壁上的挡板(2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82)与铜管(281)内壁之间设置有开口,且相邻挡板(282)之间呈中心对称设置,在铜管(281)内腔形成s型的空气流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件(290)包括固定在热管(280)端部的筒体(291)、安装在筒体(291)内壁上的高速风扇(292)以及安装在筒体(291)内壁上的滤网(29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270)为透明pc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气热源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130)的输出端与电机(252)的输入端通过电线电连接。

技术总结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热源泵,包括:主体模块以及预热模块,预热模块安装在热源泵顶端,用于对送入热源泵主体的空气进行预热,进而提升热源泵主体的热交换效率,包括对称固定在热源泵主体顶端的底座、转轴安装在底座上的转轴、对称固定在转轴上的安装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的反射聚焦板、安装在转轴端部的驱动件、对称固定在反射聚焦板两侧的支架、安装在相对支架上的保温管、安装在相对支架上且位于保温管内腔的热管以及固定在热管端部的送风件,底座用于安装转轴,转轴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底座上,安装座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另一端用于安装反射聚焦板,方便反射聚焦板进行转动,该一种空气热源泵,具有热交换效率高以及节能的优点。技术研发人员:宋瑞刚,罗智富,苗振宇,周卫东,隋尚达,李响,王博涵,唐鹤,张强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节能(吉林)综合能源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22技术公布日:2024/7/11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5/148295.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