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塞流专用除油撬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27 10:46:05
本技术涉及段塞流,尤其涉及段塞流专用除油撬。
背景技术:
1、段塞流指管道中一段气柱、一段液柱交替出现的气液两相流动状态。液体段塞流经常发生于油、气两相流混输管道、气体长距离输送管道和井口立管出口,它们以两相段塞流动状态出现。液体段塞流可以引起机械问题(由于高流速和高动能)和工艺问题(引起液位波动、冲击和阻塞)。
2、现有的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在进行使用时不便于提供良好的分离效果,设备整体维护成本较高,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段塞流专用除油撬。
2、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包括椭圆封头和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补强圈一,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补强圈二,所述补强圈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流分离装置,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右侧的筒体内设置有tp板组,所述tp板组右端的筒体内设置有内检修斜梯,所述补强圈二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出口扑雾装置,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吊耳,所述筒体内固定连接有除雾器。
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流分离装置位于筒体的顶端,所述tp板组和除雾器位于筒体内的顶部,所述内检修斜梯位于筒体的中部。tp板组具有材质轻质、耐腐蚀等特点。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吊耳位于筒体的顶部。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筒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涡器,所述防涡器的左侧设置有鞍式支座一、右侧设置有鞍式支座二,所述鞍式支座一的左端设置有静电接地板,所述筒体的底端设置有补强圈三,在该补强圈三处设置有锥体二,所述锥体二与锥体一相连,所述筒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吹扫管一,所述筒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吹扫管二,所述筒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铭牌。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吹扫管二位于吹扫管一的左端。
7、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旋流分离装置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维护费用低等,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内检修斜梯,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内部零件进行维修更换和保养,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维护成本较低。
9、本实用新型通过置除雾器,除雾效率随气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流速高,作用于雾滴上的惯性力大,有利于气液的分离,通过设置静电接地板,可以保护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减少静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技术特征:1.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其特征在于,包括椭圆封头(1)和筒体(5),所述筒体(5)的一端设置有补强圈一(2),所述筒体(5)的另一端设置有补强圈二(10),所述补强圈一(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流分离装置(3),所述旋流分离装置(3)右侧的筒体(5)内设置有tp板组(4),所述tp板组(4)右端的筒体(5)内设置有内检修斜梯(6),所述补强圈二(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出口扑雾装置(9),所述筒体(5)上设置有吊耳(8),所述筒体(5)内固定连接有除雾器(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分离装置(3)位于筒体(5)的顶端,所述tp板组(4)和除雾器(7)位于筒体(5)内的顶部,所述内检修斜梯(6)位于筒体(5)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8)位于筒体(5)的顶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涡器(11),所述防涡器(11)的左侧设置有鞍式支座一(12)、右侧设置有鞍式支座二(20),所述鞍式支座一(12)的左端设置有静电接地板(13),所述筒体(5)的底端设置有补强圈三(16),在该补强圈三(16)处设置有锥体二(15),所述锥体二(15)与锥体一(14)相连,所述筒体(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吹扫管一(17),所述筒体(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吹扫管二(19),所述筒体(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铭牌(1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扫管二(19)位于吹扫管一(17)的左端。
技术总结本技术涉及一种段塞流专用除油撬,包括椭圆封头和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置有补强圈一,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补强圈二,所述补强圈一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流分离装置,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右侧的筒体内设置有TP板组,所述TP板组右端的筒体内设置有内检修斜梯,所述补强圈二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气体出口扑雾装置,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吊耳,所述筒体内固定连接有除雾器。本技术通过设置旋流分离装置,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简单、维护费用低等,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内检修斜梯,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内部零件进行维修更换和保养,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维护成本较低。技术研发人员:吕建伟,陈德平,丁晨强,蒋智达,潘俣寒,蔡述道,蒋珍洁,钱鹏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立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231130技术公布日:2024/7/11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6/115483.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种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