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叶轮双泵腔的马桶冲刷水泵的制作方法
- 国知局
- 2024-07-30 14:45:37
本技术涉及马桶冲刷出水控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双叶轮双泵腔的马桶冲刷水泵。
背景技术:
1、马桶的水箱排水机构排出的水分成两路,一路分流至马桶底部的喷射口对底部的污物进行虹吸式冲洗,另一路分流至马桶便池顶部的冲刷喷口对马桶内壁的裙边进行冲洗。在使用时,需要对出水进行切换,常见的切换方式有:在出水道设置电磁阀或者球阀,但是其容易出现噪音大的问题,而且切换结构容易受损故障。
2、后来,有人研究了一种新的马桶冲刷切换结构,其提高了冲水切换件的使用寿命,例如cn 115045370 a公开了一种用于马桶冲刷的控制方法、装置,其冲水切换件和电机设置在冲水切换装置中,冲水切换装置还包括壳体总成,壳体总成设有过水腔,以及连通该过水腔的进水道和至少两出水道。冲水切换件包括转轴和设置在该转轴上的封堵部,冲水切换件设置于壳体总成的过水腔中,且冲水切换件的转轴一端穿设于壳体总成对应设置的轴孔,并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使转轴由电机驱动而带动封堵部切换封堵任一出水道或开启各出水道。马桶内的水泵将液体(水)泵入进水道,通过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来切换冲水切换件的封堵部与至少两出水道的位置,从而实现水路在马桶内壁底部的喷射口和马桶便池顶部的冲刷喷口的分流和转换。但是,其封堵部切换封堵或开启任一出水道,均依赖额外的电机来驱动,生产成本较高,而且,使用时耗能较大。
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双叶轮双泵腔的马桶冲刷水泵,其结构简单巧妙,利用一个旋转动力主体控制双叶轮双泵腔,切换出水控制可靠性较为理想,而且,只需要配置一个旋转动力主体,省去了用于控制封堵部的电机,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使用时也更加节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双叶轮双泵腔的马桶冲刷水泵,包括有
4、旋转动力主体,其包括有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定子、转子,所述转子具有伸出所述壳体两端的转轴,所述定子围绕所述转子设置,所述转轴穿过所述转子中心;所述转轴可切换正反转;
5、第一泵腔,其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外部,所述第一泵腔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
6、第一叶轮组件,其包括有第一转盘、第一叶轮,所述第一转盘安装于所述转轴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外部,所述第一叶轮位于所述第一泵腔内;
7、第二泵腔,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外部,所述第二泵腔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
8、第二叶轮组件,其包括有第二转盘、第二叶轮,所述第二转盘安装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外部,所述第二叶轮位于所述第二泵腔内;
9、所述转轴正转时,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随同所述转轴正转,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叶轮达成联接,所述第一叶轮随同所述第一转盘正转,使得第一出水口能够出水,与此同时,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叶轮脱离联接;
10、所述转轴反转时,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随同所述转轴反转,所述第二转盘与所述第二叶轮达成联接,所述第二叶轮随同所述第二转盘反转,使得第二出水口能够出水,与此同时,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第一叶轮脱离联接。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转盘之朝向所述第一叶轮的端面上具有多个绕所述第一转盘的轴中心外周间距布置且朝向反转方向弯曲的第一弧形拨片,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弧形拨片之间设置有第一滚珠;所述第一叶轮之朝向所述第一转盘的端面上具有第一围合部,所述第一围合部环绕所述第一弧形拨片;
12、所述第二转盘之朝向所述第二叶轮的端面上具有多个绕所述第二转盘的轴中心外周间距布置且朝向正转方向弯曲的第二弧形拨片,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弧形拨片之间设置有第二滚珠;所述第二叶轮之朝向所述第二转盘的端面上具有第二围合部,所述第二围合部环绕所述第二弧形拨片;
13、所述转轴正转时,所述第一弧形拨片随所述第一转盘正转,所述第一滚珠离心滚动至接触所述第一围合部的内环侧,所述第一弧形拨片的远轴中心端抵于所述第一滚珠上,使得所述第一弧形拨片、所述第一滚珠、所述第一围合部保持抵紧达成联接;与此同时,所述第二弧形拨片随所述第二转盘正转,所述第二弧形拨片止挡于所述第二滚珠离心滚动前进方向上,使得所述第二滚珠抵于所述第二弧形拨片并与所述第二围合部的内环侧保持间距;
14、所述转轴反转时,所述第二弧形拨片随所述第二转盘反转,所述第二滚珠离心滚动至接触所述第二围合部的内环侧,所述第二弧形拨片的远轴中心端抵于所述第二滚珠上,使得所述第二弧形拨片、所述第二滚珠、所述第二围合部保持抵紧达成联接;与此同时,所述第一弧形拨片随所述第一转盘反转,所述第一弧形拨片止挡于所述第一滚珠离心滚动前进方向上,使得所述第一滚珠抵于所述第一弧形拨片并与所述第一围合部的内环侧保持间距。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围合部、所述第二围合部的内环侧均为内齿圈。
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叶轮之背离所述第一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回转叶片,所述第二叶轮之背离所述第二转盘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回转叶片。
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拨片、所述第二弧形拨片均呈渐开线形状。
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弧形拨片、所述第二弧形拨片均设置有三个以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弧形拨片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滚珠,相邻的所述第二弧形拨片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二滚珠;以及,所述第一弧形拨片、所述第二弧形拨片的渐开线形状均是朝向正转方向延伸;
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罩设组装有第一罩壳、第二罩壳,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罩壳上,所述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设置于所述第二罩壳上,所述第一罩壳与所述壳体的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泵腔,所述第二罩壳与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之间形成所述第二泵腔。
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有主壳体和端盖,所述主壳体包括有端壁和连接于所述端壁的一端的内筒壁、外筒壁,所述外筒壁围绕于所述内筒壁的外围,所述定子设置于所述外筒壁与所述内筒壁之间区域,所述转子设置于所述内筒壁所围绕区域,所述端盖组装于所述内筒壁、外筒壁的另一端敞口处,所述端盖与所述端壁上正对设置有避让通孔以供所述转轴的两端穿过。
2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避让通孔的外端设置有密封轴承供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径大于所述避让通孔且遮盖住所述避让通孔的外端,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径均大于所述密封轴承的外径且遮盖住所述密封轴承的外端,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的外径均大于相应的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外径,且遮盖住相应的所述第一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外端。
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端壁包括有端壁中心区和端壁外围区,所述端壁中心区相比所述端壁外围区更往内沉设以形成端部凹腔一,并且,所述端盖的中心区往内沉设以形成端部凹腔二,所述密封轴承位于相应的所述端部凹腔一、所述端部凹腔二内;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则遮盖住相应的所述端部凹腔一、所述端部凹腔二的外端。
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旋转动力主体提供可切换正反转的转轴且伸出两端,在旋转动力主体的两端各自设置有相应的叶轮组件及泵腔,使得:转轴正转时,第一转盘、第二转盘随同转轴正转,第一转盘与第一叶轮达成联接,第一叶轮随同第一转盘正转,使得第一出水口能够出水,与此同时,第二转盘与第二叶轮脱离联接,而转轴反转时,第一转盘、第二转盘随同转轴反转,第二转盘与第二叶轮达成联接,第二叶轮随同第二转盘反转,使得第二出水口能够出水,与此同时,第一转盘与第一叶轮脱离联接。如此,利用一个旋转动力主体控制双叶轮双泵腔,切换出水控制可靠性较为理想,而且,只需要配置一个旋转动力主体,省去了用于控制封堵部的电机,有利于控制生产成本,使用时也更加节能。
24、以及,其结构简单巧妙,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适于量产推广应用。
25、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文地址:https://www.jishuxx.com/zhuanli/20240729/168169.html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uon@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